電話的進化
喂!你好!我是嘟嘟。怎么?奇怪?告訴你,我是一部電話。而且是一部新型電話,所以你可能沒見過我吧!別急,待會兒我會自我介紹的,因為今天我所要談的就是我們電話的家史。
古代,在邊疆用烽火傳遞軍情,用驛站傳遞書信,而且還流傳著美麗的神話“千里眼”和“順風耳”。但這個寄托著人們美好希冀的神話卻一直沒有實現(xiàn)。直到150多年前……
1844年,美國人莫爾斯才發(fā)明了電報機。電報的發(fā)明,為通信的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1850年,有一位叫布索的德國青年提出像電報一樣傳送聲音的理論。1860年,德國的一位大學教授萊斯,仿照耳朵的結構,制造了一種傳聲的機器為“德律風”。這就是我們電話的始祖了。
1876年英國人貝爾經(jīng)過長期鉆研,終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實用的電磁電話機,這是為人類的進步做出的卓越的貢獻。
第一部電話機,連手機都沒有。整個就是木架子、線圈、鐵片裝起來,它靠的是用電磁傳聲。這個電話機不分話筒和聽筒,只有一個機件,說話和接聽要交替使用,十分簡陋。1877年貝爾改進了電話,使它分成了話筒和聽筒,但卻沒有撥號盤和電鈴。后來人們對電話機的結構進行改制,成為真正實用的磁石電話機。它必須手搖發(fā)電,先接通電話局,繼而打到目的地去。在這之后,美國科學家安德斯設計出又一種電話--共電話機。共電話機不必用手搖,拿起手機便可自動接通電話局。磁石話機、共電話機統(tǒng)稱為“人工電話”。在電話家族中。他們是第一代。也就是我的爺爺。
可隨著電話需要量的急劇增加,人工電話局一片繁忙。接線員常常忙得手忙腳亂,口干舌燥卻還使人們不滿意。他們渴望一種機器能代替他們的工作。1889年,自動交換機誕生了!這種機器能自動接線,根據(jù)用戶的“指揮”尋找并接通線路。用戶用什么指揮自動交換機呢?自動電話機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比共電話機多了一個圓形撥號盤。每一個電話設制一個號碼,電話雖然多種號碼絕不重復。自動交換機就根據(jù)用戶號碼和被叫機號碼接通線路的。原來的自動電話機只能接通一個小區(qū)域,打遠距離還得有求于電話局,很不方便。這樣,又發(fā)展到市內直撥、國內直撥、國際直撥電話。自動電話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這是我的父輩。
在通信王國里,電話已成為一個興旺發(fā)達的大家庭,可人們的要求在不斷地提高,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電子的廣泛應用,我們,電話家族的新一代出世了!
電話的堂哥是錄音電話。它是由錄音機和電話機兩部分組成。在通話時可錄下雙方的對話,也可在主人外出時先錄好留言,在外人打電話進來時先放留言,再把對方的話錄下來。錄音電話為人類提供了不少便利。
錄音電話能錄下通話人的聲音,卻不能記錄下文字,書寫電話姐姐卻能做到。書寫電話在通話的同時,可以像傳真機那樣傳送雙方寫的字或畫的圖形。有的書寫電話姐姐,連聾啞人都能打電話了呢!
不過,在這一代中,屬皎皎者的還是我--可視電話:我功能多,用途廣,有更多的優(yōu)越性。我嘟嘟不僅實現(xiàn)了“順風耳”,還實現(xiàn)了“千里眼”!我由電視和電話組合起來,電視由電視接收機和攝像機組成。在雙方通話時就能看到對方了:而且我對人類的貢獻還不只通話,我在工業(yè)生產(chǎn)、醫(yī)療、軍事、科研等各個領域都被應用。
今天,電話家族在電信王國中已占有重要的、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人類服務著。古代騎馬送信、飛鴿傳書已成為悠久的歷史,人類互相通信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讓我們一起努力,創(chuàng)造更新更先進的電話,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