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兒童文學(xué)《王魚之死》有感
浩瀚的太平洋中,生活著一種叫做王魚的海洋生物。王魚的故事能夠給我們帶來啟示,你是否想聽聽?
太平洋中的王魚分為兩種,一種有鱗片,一種體小無鱗。一開始它們都是沒有鱗片的,無麟王魚生活平淡,而有的王魚卻渴望轟轟烈烈的生活,于是它們就分泌出一些液體,讓一些小動物吸附在它身上,久而久之就變成了鱗片。有鱗王魚在海里成為了“王”,十分驕傲自滿。王魚們老了,有鱗王魚的鱗片全都脫落了,又變?yōu)樽钤绻舛d禿的丑樣子。原本無鱗的王魚早已習(xí)慣了,認為沒什么;可那曾經(jīng)享受過榮華富貴的有鱗王魚都很失落,最終自殘而死。
有鱗王魚的死,是因為他們的貪慕虛榮。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大起大落、轟轟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有鱗王魚的頹廢、失落就像增廣賢文里所說:“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fēng)!笔茄剑簧臉s華富貴到最后一無所有,無論是誰都會有難過之情。
有一些自殺,或者患抑郁癥的名人,多半是生活的壓力太大,他們不堪重負,最終想獲得一種解脫。是的,他們太優(yōu)秀,優(yōu)秀到什么都要強迫自己的第一,不給自己放松和休息的時間。普通人平常的過一生,看似像一杯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但也會有很多其他人無法領(lǐng)會的樂趣。很多人因為一時的成功沖昏了頭,迷失了自我,落得一個有鱗王魚的下場。1978年,中國出了一個神童寧鉑。他2歲半時會背30多首毛澤東詩詞,3歲時能數(shù)100個數(shù),4歲學(xué)會400多個漢字,最終被中國科技大少年班錄取。是啊,他是一個天才,可是令人惋惜的是,他因為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剃度出家為僧。
生活不需要你有多大的成就,只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也能過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