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歷史——《風(fēng)流去》讀后感
“三千年來浪淘盡,一聲嘆息風(fēng)流去”,這是鮑鵬山老師的著作《風(fēng)流去》封面上的兩句詩,翻開中國古代厚重的歷史冊頁,你確實會不由自主的發(fā)出一聲嘆息,不論是忠臣烈士還是奸詐小人,留下的只不過是一紙泛黃的記錄。而在鮑鵬山老師的著作中,他筆下的那些歷史人物,卻好像是超越了時空,活生生地站在我們面前,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歷歷在目,如親眼所見。
“認識”鮑鵬山老師是看他在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節(jié)目里,他在主講《新說水滸之魯智深》,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鮑鵬山老師斯文外表下藏著的是無盡的激情。后來就在網(wǎng)上購買了他的一本作品《風(fēng)流去》。細讀這一篇篇鮑老師蘊藉深情的文章,感覺到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凈純粹,尖銳犀利,幽默風(fēng)趣,讓我從中照見自己的生活,窺見自己的影子,驚悚自己的命運。
在書中,我看見了睿智的老子,固執(zhí)的孔子,驕傲的孟子,勇悍的墨子,偏激的屈原……,但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一些在歷史上享有顯赫名聲的人物,原來只是沽名釣譽之徒,他們的聲譽只是人們?yōu)榱四撤N需要而強加在他們身上的,而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這些被人們刻意扭曲了歷史。
司馬相如,一個文字技巧超群的純作家,相信我們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讀過他的作品,但對這個人絕對有所認識,因為他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是被當(dāng)作風(fēng)流佳話來傳頌的,有些時候更被當(dāng)作所謂的沖破封建禮教的自由婚姻的第一個典范。但鮑老師為我們揭開了司馬相如的面紗,原來司馬相如只是垂涎卓文君的美貌,更垂涎他父親卓王孫的財產(chǎn),于是和他的好朋友王縣令精心策劃了一個騙局,最終目標(biāo)是謀奪卓王孫的財產(chǎn)。為愛私奔只是謀奪財產(chǎn)的一個手段,可憐的文君小姐只是這個騙子手中的一顆棋子。小時候讀到文君當(dāng)爐賣酒的故事,有些奇怪司馬相如和她已經(jīng)回成都了,為什么又回到臨邛來開酒店呢?要開酒店,在成都開豈不是更能賺錢嗎?現(xiàn)在知道了,這其實是敲詐卓王孫錢財?shù)囊粋無賴策略:你不給錢我,就讓你的女兒拋頭露面,就讓你難堪。當(dāng)然,他的目的最后還是達到了,因為卓王孫的臉皮沒有這么厚,只有乖乖認輸,把三分之一的財產(chǎn)分了給他。司馬相如錢一到手,立馬結(jié)束營業(yè),回成都去做富翁了。所以,鮑老師稱司馬相如是“aplayboy”。
孔融,一個天下知名的人,孔子的后代,在他生活的時代已經(jīng)很出名了,往后更被后人不斷給他戴上道德光環(huán),讓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孔融讓梨”故事是被當(dāng)作德育典范來向小孩子講述的?墒,鮑老師通過對歷史材料的研究和分析,卻告訴我們另一個孔融的形象:這是一個志大才疏的人物,自命不凡卻毫無實干能力,自負才高卻始終在二流境界徘徊,但他卻憑著不凡的出身,出位的言行贏得了當(dāng)時的名聲和后世的贊譽。孔融在當(dāng)?shù)胤焦贂r(北海相),弄得當(dāng)?shù)卣伪缐模I賊四起,而他收拾不了就一走了之,連老婆孩子都不管了(“棄郡而逃,僅以身免”),不過他有一件事倒比張飛厲害,張飛只是用柳條打督郵,還被劉備罵了,而孔融可以一天之內(nèi)殺掉五個他認為該殺的督郵,也沒什么麻煩事。他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但卻說出嚴(yán)重違背儒家孝道的言論:說父親是為了滿足情欲才生下孩子,并沒有什么親情可言;而母親只是一個裝著孩子的容器,一旦分離,則二者毫不相關(guān)。(父之于子,當(dāng)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fā)耳。子之于母,亦復(fù)奚為?譬如寄物瓶中,出則離矣。)這真是不孝之極!難怪曹操會把它列作殺孔融的理由之一?兹谝驗樽尷,罵曹操,最后被曹操殺掉。然后揚名于當(dāng)代后世。與他一樣的還有他的朋友禰衡,不過這個禰衡比孔融還要差勁,他連“讓梨”都沒有,只有罵人,不單罵曹操,什么人都罵,結(jié)果被黃祖殺掉,但也因為罵過曹操而成名了。
通過鮑老師的解讀,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所受的歷史教育是經(jīng)過精心剪輯的片段,并不是全貌,更沒有教會我們分析歷史事件的方法,因此我們所接觸的歷史是扭曲的歷史,許多歷史人物是人為另外包裝過虛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