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夢讀后感
相反,在書中,我最討厭的人就是“我”。懦弱無能,說話做事總是口是心非,典型的小女人形象,是她自己的個性造成了她命運的悲劇結(jié)尾。她既然已經(jīng)是曼陀麗的女主人了,已經(jīng)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給邁克西姆了,為什么生活在自己的家里會像作賊一樣呢?為什么面對自己的丈夫不敢說出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感受呢?夫妻之間應(yīng)該這樣嗎?還總是覺得他忘不了前妻,那么沒有自信。既然已經(jīng)作出了自己的選擇,為什么就不能挺起胸膛來面對來自周圍那挑釁的目光呢?她應(yīng)該用自己的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實力,讓別人心服口服,讓自己變得愉快,也讓邁克西姆知道自己沒有愛錯人?“我”卻選擇了躲躲閃閃地去生活,讓人很自然地把“我”和呂蓓卡區(qū)分開來。
“我”------曼陀麗的女主人的到來,必定會引來周圍人的目光和議論,從邁克西姆帶我回曼陀麗的那天起就是這樣,到后來各種各樣的人的到訪和“我”出于禮貌的回訪,在心里上對“我”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因為他們那種不相信的眼光,疑惑的神情和略帶輕蔑的話語,讓“我”覺得自己的地位又低了一等。
至于邁克西姆對“我”感情,也說不出特別的感覺。也許對于邁克西姆來說:只要不是再一個呂蓓卡就行了,在穿著上不要有任何呂蓓卡的影子。他在心里上就是需要有個像“我”一樣有“天真笑容”的人。他對我的愛在書中,至少是我作為讀者所沒有感受到的。邁克西姆本來就是個手傷的男人,隨著真相的揭露,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邁克西姆的痛。面對自己那畸形的婚姻,他簡直到了就要瘋狂地方地步,直到后來因無法忍受不堪的生活而寧可以生命作為賭資來殺死自己的妻子。
或許是上天的愛憐吧,竟然陰差陽錯地讓世人認為呂蓓卡是水淹死的,而且還在二個月后在一個較遠的碼頭發(fā)現(xiàn)了“呂蓓卡”是尸體。去認識的邁克西姆,可以說是行尸走肉。二個月,時間不長不短,邁克西姆承受的,也決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他整天就在等著警察來逮捕他,可是等來的確實人尸。當時他肯定也是嚇壞了,他也不知道,那具尸體是不是呂蓓卡的。直到看見尸體,他的心情應(yīng)該還是泛著波瀾的,到底是認還是不認,內(nèi)心的掙扎仍抵不過自己想要自由生存的念頭。他認完尸體后,也許心里稍平靜了一下,但接下來的便是更緊張,因為既然尸體不是真正的呂蓓卡,那么畢定是別人家的姑娘,他們回找上門嗎?那到時應(yīng)該怎么辦?到時就不只是是殺人了。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邁克西姆那根繃緊的弦也稍微輕松了一點,直到事情差不多平息,邁克西姆便開始了旅行,碰到了“我”,把“我”也卷入這場讓人變得神經(jīng)質(zhì)的事件中去。
人物我也只想介紹到這里,也只是我個人的內(nèi)心想法而已。對于這本書,看到第一章對夢境的描述確實有點枯,他們失去曼陀麗后的平靜生活,然后是回憶,一點一點的。接下來回憶到“我”的出現(xiàn),當時她還是范.霍珀夫人的仆人。在那個美麗的城市,那種攀權(quán)附勢的人的嘴臉和對低等人的輕蔑的態(tài)度也表現(xiàn)地淋漓盡致。在“蔚然海岸”旅館的服務(wù)員的對客態(tài)度,也揭示了當時社會那種階級分明的現(xiàn)狀,這種手法諷刺意味頗重。作者也通過刻畫呂蓓卡那種放浪的形骸之外的腐化生活,以及她與德溫特的畸形婚姻,對英國社會中的享樂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