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學詩讀后感日記
對不起,文字總是那么蒼白,請原諒一個學了一年數(shù)學忘了文章如何寫的人吧。。。
香菱,一個被人販子拐賣給薛蟠當妾的女子,其中的血淚自不必多說。然而,出乎我的意料,香菱并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卑微而對生活失去希望,或是成天怨天尤人,以淚洗面。相反的,她異乎尋常的自信面對自己的生活。從走進大觀園的伊始,她就沒有被其中錯綜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和豐厚的物質(zhì)生活所吸引。惟獨的,卻被寶玉等人所辦的詩會所吸引,為林黛玉的文氣所癡狂。在眾人或是玩鬧,或是攻于心計知識,她沉醉于詩歌的曼妙之中。
初讀香菱學詩總會想:香菱學詩是不是僅僅只為融入到眾人中去,繼而在賈母面前賣乖討好而耍的把戲呢?但仔細一想,香菱定是真心想學才致癡迷到如此地步。若是為了討好,定不能如此,必有破綻露出。根本不說茶飯不思,夢中得佳句了。
香菱為什么會對學詩如此執(zhí)著呢?我想與其說是學詩不如說是在追尋精神寄托。她如此執(zhí)著地追求著,使她身上的一切苦難都顯得微不足道,只有在詩歌的世界里,她的精神才能得以放松,她才可以尋找到她一直想要的東西,而不必被世人所羈絆。也是在詩歌的世界里,她感受到一種平等的交流,她可以和寶玉、黛玉等平起平坐,她不再是那個被人拐來的女子,她不再是誰生命中的點綴。特別是在后來的觀雪吟詩活動中,香菱與眾人一起作詩,這一刻恐怕是香菱最幸福的時刻了。
香菱的執(zhí)著讓我感到深深的震撼。為了學詩,她竟然可以癡狂到如此的程度;叵胍韵伦约旱纳睿坪踹沒有什么能讓我如此地投入。對與香菱的執(zhí)著,寶釵笑道:“你能夠像她這苦心就好了,學什么有個不成的。”這話原是說給寶玉聽的,但又何嘗不是對我們說的呢?像香菱這樣的,我至今只有耳聞,未曾目睹過。但我相信若是我輩眾人能有如此癡迷的,必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看了這回故事,不知大家注意到眾人的反應沒有。先說說寶釵,“這個人定是瘋了”“何苦自尋煩惱呢?”“可真是著了魔了”。她覺得香菱這樣做實在是怪事。既是進了這大觀園為何不享受一下這里的富貴溫柔,偏偏為這破詩傷了身子,費了心神。寶釵是寶釵,她懂的是機智處世之術(shù),哪里曉得香菱的心思為哪般。再說說探春等人,她們見了香菱學詩,“咱們跟了去看,看他有些意思沒有”“眾人正笑”“爭著要詩看”這群人的純粹是以獵奇為主導的,他們也不懂得香菱的心思,他們的心早已被生活磨得粗糙。再看黛玉,她是唯一懂得香菱的人,她耐心地解答香菱的疑問,對香菱的詩提出中肯的意見。也只有黛玉這樣心思細膩的女子方能理解個中的奧妙。
縱觀全回,作者借香菱學詩揭示了在逆境中任然保持樂觀、向上的封建時代的女性的心里,也描繪出大觀園中各色人物之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