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散文讀后感300字
巴金散文最精彩的篇章是那些懷念故人和歌頌普通人高尚精神的作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巴金散文讀后感3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巴金散文讀后感300字
今天我看的書是《巴金散文集》,我最喜歡的是《繁星》中的一段話:“我們默默的望著繁星,一面輕輕地響著腳步,反仿佛兩個人都屏了呼吸,在傾聽醒醒的私語,這個時侯仿佛就是中國,我不覺自語似的說。”這里是作者在外國的時候看見可滿天的繁星想起了自己的祖國。這說明作者十分懷念自己的祖國,想念自己的親人,不知道祖國怎么樣了。
這使我想起了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飽含了作者深切的思想之情。還有的就是一篇《海上升明月》,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是:“四周都寂靜了.太陽也收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熱的空氣中開始有了涼意.微風掠過了萬頃煙波。”這是作者對大好河山的一種贊美,作者在經(jīng)歷風霜解放之后,游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寫下了許多篇韻味深長的文章,可見作者對祖國的熱愛。
巴金散文讀后感
自從我閱讀《巴金散文集》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大自然里無限的奧妙,也讓我的心靈感到強烈的震撼。
《巴金散文集》中,最讓我難忘的一篇文章是《把心交給讀者》,那篇文章讓我明白了一個寫作者,不應(yīng)該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而要把良好的思想作品寫給讀者們閱讀與欣賞,如果灌輸給讀者們的作品起了毒害作用,那么讀者們就會把它扔進垃圾箱,寫作者的寫作生涯也到此停止,所以,如果寫作者沒有了讀者,也不會有什么成就,當然,讀者們對于寫作者的作品的評價信就相當于寫作者的養(yǎng)料,沒有了養(yǎng)料,寫作者就無法生存。所以,身為一個寫作者,只有通過讀者們的評價信才能檢查自己的寫作效果,才能檢查自己作品對社會的作用。
那是在一九四零年年尾,趙金爺爺從重慶到江安,在曹禺家住了一個星期左右,曹禺在戲劇?茖W樣圪,江安是一個安靜的小城,外面有什么人來,住在哪里,一下子大家都知道了。巴金爺爺剛住了兩天,就接到學校一部分學生送來的信,請巴金爺爺去講話。但巴金爺爺只寫了一封回信寄去,說他不善于講話,而且也不知道講什么好,因此不到學校去了,不過巴金爺爺非常感謝那些學生對他的信任,他會經(jīng)常想到他們。青年是中國的希望,他們的期望就是對我的鞭策,這是巴金爺爺說的話,巴金爺爺還說,像他宋一位小說家不算什么,如果他的作品不能給他們帶來溫暖,不能支持他們前進,他沒有資格做那些學生的老師,但他卻很愿意做他們的朋友,在他們面前,他實在沒有什么可以感到驕傲的地方。當他們在舊社會的荊棘叢中,泥濘路上步履艱難的時候,倘使他的作品能夠做一根拐杖或一根竹竿給他們用來加一點力,那巴金爺爺就很滿意了。這種禮謙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面對學生們的邀請,他卻認為自己沒有什么可心驕傲的地方。“舊的要滅亡,新的要壯大,舊社會要完蛋,新社會要到來,光明要把黑暗驅(qū)逐干凈。”這是巴金爺爺在解放前,尤其是抗戰(zhàn)以前,沒有具體回答讀者們來信上的問題,自己感到很痛苦,卻只能這樣鼓勵讀者們的話,是啊,對于讀者們對寫作者提出的問題,寫作者不應(yīng)該用花言巧語敷衍他們,至少要指出一個方向,一個并不模糊的方向。
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能看到讀者們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只有聆聽到讀者們的思想,才能讓讀者們把自己的苦與樂傾訴于寫作者,有時候,寫作者會是讀者們最好的傾訴內(nèi)心感受的對象。而當讀者與寫作者對面交談時,那善良的表情,激動的聲音,懇切的言辭,這說明讀者們愿意做寫作者的知心朋友。
巴金《家》讀后感600字作文
讀過巴金的《家》之后,雖然對那個年代的事不是很多的了解,但是可以看懂,而且書中有一個特別顯著的氣息:到處閃耀著青春的色彩。這種單純而自然的環(huán)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寫的那樣:“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 巴金老先生筆下的《家》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而《家》的那些子弟 們正代表了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專橫、衰老、腐朽的最高統(tǒng)治 者高老太爺。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機構(gòu)中腐敗、貪婪的官員。那些官員仗著自己的 官職, 隨意支配人,在無形中,人們對他產(chǎn)生了怨恨,對他也產(chǎn)生了無形的威脅。
還有像狡猾貪婪的四老爺克安的貪官,他們運用自己的小聰明,毫無顧忌地從公 家手中“榨錢”,行賄受賄是樣樣不缺。社會中也有像腐化墮落的敗家子五老爺 克定的青少年,他們整日沉迷于網(wǎng)絡(luò)的虛擬世界,他們由于承受不了社會各方面的壓力自甘墮落。盡管有如此之多的“烏云”,但它永遠遮擋不住“太陽”的光輝。
總之,《家》這部作品從思想內(nèi)容上,對摧殘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禮 教和封建制度進行了憤怒的控訴,對那些在封建禮教的重壓下受苦、掙扎最后作 了犧牲品的人們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對那些為爭取自由的生活而奮斗的人們進行了大力的歌頌。
這個社會永遠都是在進步的,并不會因為有什么不進步的羈絆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夠停止;沒有什么可以阻擋得了時代的潮流。在走過的途中,它會噴發(fā)出應(yīng)由的水花,這就會形成一股股奔騰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勢,向著唯一的海流去。
《巴金》讀后感
前幾天,我看了一本叫《巴金》的書是巴金寫的短篇小說,很好看,都很令我我感動,我最喜歡的是《長生塔》。
有一個孩子,他的父親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很偉大的皇帝,他有很多的大臣和妃子,他一直過著很快樂的生活。
皇帝也避免不了衰老。不長時間,他就生了一場大病。他覺得自己老了。就命令各位大臣,給他找長生秘方。
他們找遍了各個地方,都沒有蹤影。有一個老臣說:“有一個叫長生塔的建筑,站在上面就可以長生,但是這座塔已經(jīng)倒了。”但是皇帝并不生氣,他下令讓全國的百姓都來建這個長生塔。
長生塔就像長城一樣,為了建塔,死了很多人,最后終于建成了。皇帝一上去,塔就倒下了,皇帝也被埋在下面了。
我認為這個皇帝真是個惡毒的人,死了很多的人吶!反正他害死了百姓,自己也得死,世界上沒有不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