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歌》讀后感600字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就搖頭晃腦地教我背《明日歌》,我頭都搖暈了,也不明白這詩里為什么有那么多的“明日”。爸爸告訴我:“時間是最寶貴的,只有緊緊把握今天的人,才能有所作為。什么事都等明日,將會一事無成。”哎,爸爸的話比詩還難懂。
上了小學(xué),老師教我們讀寓言故事《寒號鳥》:冬天快來了,喜鵲忙著做窩,而寒號鳥整天玩了睡,睡了玩。喜鵲勸他趕快做窩,寒號鳥總是說:“明天就做窩。”最后寒號鳥被凍死了!寒號鳥用生命做代價,讓我懂得了《明日歌》的真正含義:明天只是一個偷懶的借口,如果你經(jīng)常拿這個做借口,永遠活在明日里,壞習(xí)慣就養(yǎng)成了。“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呀!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明日”有時候會變身。有時候它變成“等”:“等我忙完了,我一定要天天去跑步!”等著等著,等到了健康不再;有時候它變成“改天”:“改天請你吃飯!”有人遇到誰,都喜歡說上這么一句,聽的人如果當(dāng)真了,基本上是要失望的;有時候它變成“得空”:“得空我要好好練字!”這個空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得到……“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等”“改天”“得空”……就像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泡泡,把希望留給明日,怎么能不破滅呢?
當(dāng)天的事當(dāng)天做,這是我對《明日歌》最深刻的理解。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多做幾道計算題,我感覺賺到了一個“明日”;體育課的時候多跑了兩圈,我看見“明日”在對我微笑;今天多背一首詩,我仿佛聽見“明日”在對我說:“小朋友,你屬于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