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亨特張觀后感
這種不靠臉蛋和身材的電影,現(xiàn)掛是其魅力,但又極可能傷害影片本身。
我一面在拍攝過程中逐漸適應(yīng)這種現(xiàn)掛的方式,一面又反思自己的自由創(chuàng)作是否得體。電影是個限制性極強的藝術(shù)產(chǎn)品,不到兩個小時時間,卻要交代好要交代的事情,完成要完成的使命,如何分配自己的那點兒智商,成為很消耗智商的事情。到拍攝后期,我的心得是:演電影實在不應(yīng)該是件抖機靈的事兒,真正有智商的演員,是不會凸顯自己的聰明伶俐的。
無招勝有招。俺就這樣讓自己蛻變?yōu)橐粋知道老老實實演戲的老戲骨。
個中原因:一,大家的審美比較接近,都懂得“杰克李”(節(jié)制、克制、理智)的可貴,我上面提到的那場戲,最后就被高群書老師給刪了,英熊所見略同;二,到一定歲數(shù),就自然知道收斂了。我前段時間給一位老前輩寫信,想起十幾年前與他吃飯,為顯自己見識廣博見解深刻,每次都要挖空心思說許多輕狂的話,丟人啊,以為人家多稀罕似的。
瞧瞧,什么叫智商?我們只用一部片子,就學到了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
神探亨特六:真正的主角
兩月前我流竄到南京,請當?shù)氐拿耖g觀影舵主衛(wèi)西諦老師吃了頓飯。席間問道,南京分幾個區(qū)?衛(wèi)老師翹起蘭花指一一算來:鼓樓、玄武、下關(guān)、白下、秦淮、建鄴、雨花……我急忙攔住他:您告訴俺共有幾個區(qū)就行啦。愛較真的衛(wèi)老師依然嘟囔了一會兒才說,大概有十來個吧。
好,你在各區(qū)成立影評人協(xié)會,然后各發(fā)一個影帝給我。
衛(wèi)老師幾欲暈去。
反正,俺要從你這里拿十個影帝走,指標已下達,官人我陪你走六個酒。我蠻橫又諂媚地說,來,許個愿吧~~~~~~
有分教,我早已立下雄心壯志:俺要憑《神探亨特張》一部片子,摘下六十六個最佳男主角桂冠,真正實現(xiàn)“拿獎拿到手軟”的美好意境。
不僅如此,咱還特別追求這些獎項的含金量。行至滬上,我又拜會了上海灘觀影界腳夫妖靈妖大師。除明確指標外,還要求與俺同獲提名的人選要好好斟酌一下,最好是約翰尼·德普、陳道明、哈維爾·巴登、梅麗爾斯·特離譜這樣的。如此對手,敗在俺的手下還有點兒意思,要國內(nèi)熒屏上那些大瓜臉,饒了他們吧,勝之不武。
除了這些精密安排外,俺也對自己做了精心準備,用各種方言演練了獲獎詞。包括戛納口音的法語、柏林口音的德語和威尼斯口音的意大利語,至于奧斯卡味兒的英語,就算了吧,俗。
我的獲獎詞是:這部電影的主角不是我,而是這座城市。
是的,即使像俺這樣的絕對男一號,在片中也連個特寫鏡頭都沒有。高群書老師解釋,一是因為老男人的臉太糙,沒什么美感;二是壇子臉離太近會擠爆銀幕。于是,我們這些在冰天雪地里辛勤出演的老胳膊老腿,都淪為影影綽綽的背影,而真正的主角,正是這座叫北京的城市。
高老師用絕對業(yè)余的演員、絕對專業(yè)的攝影,記錄下了這座城市在這個時代里的聲音和質(zhì)感、面孔與表情。事實上他是早有預(yù)謀,看劇本時,我問他,您是想拍成《塊肉余生記》,還是《清明上河圖》?他回答:二合一。
編輯《讀庫》的各類稿子時,我經(jīng)常有一個感觸,我們所知所居的北京,與中國任何一個鄉(xiāng)村(哪怕只是在京郊)的距離,都遠遠大于北京與紐約、北京與倫敦之間。而在《神探亨特張》拍攝期間,鏡頭所及,我的感觸更深,就在這個城市里,一座寫字樓與旁邊的貧民窟之間,也同樣是遙遠無比的距離;擁擠在一起的不同人群,也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陌生而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