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排比開頭
小巷的深處,往往有一個幽深的祠堂,彌漫著地方宗教的滋味,反射著宗族強盛的背景。這祠堂,是湘西土家、苗家的神明之地。祀司、祭典、家法、族規(guī)都在這里一一展現(xiàn)。雖然祠堂已經(jīng)作古?伸胨、祭典時的縷縷青煙,還似乎肅穆莊嚴(yán)地飄蕩,那被戴上家法族規(guī)枷鎖的男子女子的眼淚與憤懣,似乎還在慘烈地呼喊。不過,你更多嗅到的是這個家族平和安詳?shù)臍庀。那樓亭閣榭、九曲回廊,那四合的庭院、臨空的戲臺,都會讓你想起扯幾把椅子搖扇聊天的苗家鄉(xiāng)親,想起端一碗茶水抹一把淚水的土家戲迷,想起他們坐井觀天天地小的美好境界,想起他們看戲論道道理深的人生況味。
那千年的戲臺啊,是否還在風(fēng)卷殘云、刀刃槍聲?
問城墻,城墻上的彈痕會告訴你。
問城門,城門里的槍傷會告訴你。
問長城,長城上的烽火會告訴你。
一塊塊從河灘拉上來的巨大石頭,帶著水的淚漬,被石工的刀和手,鑿得方方正正的,疊成一個個城門、碉樓,砌成一堵堵城墻、哨臺。那是用來抵御戰(zhàn)爭、抵抗強敵的。歷代的封建統(tǒng)治者們,一直視苗人和土家人為苗蠻和土蠻。欺詐他們。剝削他們。奴役他們。稍有反抗,就剿殺他們。驍勇善戰(zhàn)的苗家土家人,只得自己建武裝、屯兵營、訓(xùn)武士,構(gòu)筑堅固的防御工事,保衛(wèi)神圣的美麗家園。一代代苗族兒女揭竿而起。一代代土家兒女浴血奮戰(zhàn)。墻倒了又砌。樓塌了再建。人戰(zhàn)死了再生。一個個,一批批,一輩輩,一代代,筑成了這雄渾堅硬的古老城墻,鑄就了這雄偉壯麗的南方長城!雄關(guān)漫道堅,關(guān)山萬里險,鐵蹄聲聲繞狼煙。那長城上的血漬,是歷史烙上的疤痕;那城墻上的彈洞,是歷史留下的眼睛;那墻壁上的苔蘚,是歷史生長的靈魂。古老而偉大的南方長城啊,你是湘西祖祖輩輩的血肉與忠骨鑄就的血脈與根!
盡管,歷代的封建統(tǒng)治者那么歧視他們、擄掠他們、剿殺他們,當(dāng)國家和民族處于水深火熱中時,他們會拋棄家仇族恨,義無反顧地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撫慰國家和民族的傷痛。
虎門銷煙、保衛(wèi)定海、嘉善抗日,都有鳳凰兒女勞師遠征,血染炮臺,壯烈殉國。嘉善抗日時,幾千鳳凰將士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幾乎全部陣亡。一座小城幾千寡婦,一座小城滿地哭聲,那該是多么的令人為之動容!為之感嘆!為之牽腸掛肚、銘心刻骨!
不知是山水的靈氣,還是天生的遺傳,這鳳凰的女人男人們,個個都像從國畫中走出來的,又俊又美。那滿街滿村走動的男人女人,個個都水汪汪、神炯炯、亮閃閃的,秀色蔥蔥,美色兮兮,人見人愛。女人扭動的腰肢和銀飾,擺動滿街楊柳;男人健朗的胸膛和腳鈴,擦亮一街的閨房。這還不算,這些男人女人,好像自小就是在藝術(shù)的胎盤中孕育的,一生下來就會唱歌、跳舞,就會挑花、繡朵,就會寫書、畫畫,那滿街的詩社畫社,那滿巷的蠟染扎染,還有剪紙刺紙,都讓這個小堀透溢著濃濃的書香氣。這些質(zhì)地優(yōu)良的民間工藝和民間文化,不但讓他們一生下來就生活在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里,也讓他們飽餐了民間文化的養(yǎng)料,深諳了民間文化的神韻,讓他們個個都有了滋味、有了晶位、有了韻味。苗家的“四月八”、 “趕秋”、 “椎牛節(jié)”,土家的六月六、打鎦子、擺手節(jié),讓這個小城開門關(guān)門,都是民風(fēng)徐徐、民情悠悠。世上的許多時尚文化都風(fēng)一樣吹過風(fēng)一樣消失了,而這些民間的工藝和文化,卻萬年不竭地傳了下來,何也?根植民間。民間養(yǎng)育。誰敢說脫離了民間的藝術(shù)是最經(jīng)典的藝術(shù)?這小城的男男女女,就是靠這些民間藝術(shù)的食糧,長大、成人,走出湘西,走向世界,從而成為藝術(shù)的榜樣、文化的榜樣和做人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