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中學生作文: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起源
關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由來是怎么樣的,史籍中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民間傳說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位經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
另一種傳說是中秋節(jié)吃月餅始于元代。當時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使得廣大人民不堪忍受紛紛揭竿而起。朝廷肯定不會讓自己的江山如此簡單的就被推翻,于是開展大規(guī)模的搜查活動,各地起義軍間傳遞消息就十分的困難。后來劉伯溫想了個主意,命人在餅子里塞入“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再派人分頭送到各地起義軍中。八月十五那天,各地義軍同時響應,開始了全國范圍內的農民起義。
后來朱元璋得了天下,便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八月十五,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在東北地區(qū),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隱約的記得兒時聽父輩們在一起講的故事說:元朝初,元蒙統(tǒng)治者懼怕民眾起來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監(jiān)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里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著紙,紙上寫著于八月十五夜統(tǒng)一時間殺掉“達子”(即監(jiān)視的兵)……此故事應該與上面的說法同出一轍吧。
不論月餅源于何代,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