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前形態(tài) 輕松做作文
兒童的作文是一種習作,是一種最基本的語言交際的表達訓練。因此,兒童作文有別于文學創(chuàng)作,對它的要求不能過高。 其實,兒童的作文非常平常,并不高深莫測。短短的一段,哪怕只有幾句話,不一定有很高的立意,有很明確的中心,但只要是真實的,那就是作文。
我們從當前兒童的作文現(xiàn)狀及作文訓練嚴重脫離兒童的實際情況中看出,孩子作文寫不好,根子在作文的前形態(tài)發(fā)育不良。孩子學習寫作,一般都要經(jīng)歷聽、看、做、想(形象思維)——說話(抽象思維的前形態(tài))——寫作(抽象思維)的過程。如果前形態(tài)發(fā)展不充分,作文的先天發(fā)育不足,后天就難以彌補,即使再花功夫,也難以達到原本可以達到的最好水平。說話是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前形態(tài),因此,鍛煉孩子的說話能力是作文起步必須強調(diào)的一環(huán)。口語表達發(fā)展得越充分,書面表達就越容易掌握。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認為,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因為,兒童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積累和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也可讓他獲得更多的知識。絕大多數(shù)成功人士都肯定了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因此,筆者以為,兒童的作文起步可以從故事和閱讀的訓練開始。
故事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門戶。對兒童來說,再沒有比聽故事更為重要的了。師長們可以選最合適的故事講給兒童聽,還可以有意識地教兒童講故事。兒童通過聽講故事,不僅記住了故事的內(nèi)容,領(lǐng)會了故事所含的思想感情,而且促進了語言的發(fā)展。聽講故事能幫助他們較快地掌握語言的連貫性,步入學習藝術(shù)語言的大門。
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兒童的學習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它能提高兒童的言語能力。閱讀還能促使兒童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為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新西蘭兒童教育專家與作家多蘿西·巴特勒說:“把幼兒的書放到他夠得著的地方。從他降生起就試著給他看書,封面要鮮明清晰……”兒童漸漸長大,兒童的圖書角落也要隨之擴大,從一個小抽屜到一個小書架……在日常生活中,師長要提供給兒童更多的講話機會,使兒童的口頭表達能力在反復的練習中得到提高。師長可以利用做家務活的時候,和兒童閑談;可以利用上學、放學路上走的時候,和兒童聊天;可以利用看電視的時候,和兒童交流……談話的內(nèi)容,自然應該是包羅萬象的:日常生活,動物植物,天文地理……
兒童對自然界的一切充滿著好奇,他們喜歡看,喜歡問,喜歡說。師長應該順應兒童的心理,盡可能引導兒童有順序地觀察,有條理地提問。這種引導是隨地進行的,不必受任何事物的制約。例如:在街上,引導兒童說說路邊的樹(從樹干、樹枝到樹葉);在公園里,引導兒童看看說說晨練的人們(從老人、中年人到青少年);在新村里,引導兒童看著說說周圍的環(huán)境(從居民樓到小花園)……但必須堅持引導兒童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并把觀察到的事物按照同樣的順序說出來。這樣,漸漸地,兒童就會養(yǎng)成觀察有順序、講話有條理的習慣。
在與兒童交流中,師長還要有意識地向兒童提一些不只是一個詞或一個句子就能回答的問題。例如:你最好的朋友是誰,他長得啥樣子,有什么特征?亭子里有些什么人,他們都在干什么?等等。長此以往,兒童的講話會更有條理,更連貫。
師長還要善于將形象通俗的成語、詞匯融入日常生活中,在豐富自己語言的同時,隨時教給兒童新的詞匯。例如:和兒童一起在超市購物時,把“琳瑯滿目”教給兒童;和兒童一起置身于高樓下,把“高樓大廈”教給兒童;和兒童一起在公園的草地上,享受陽光的愛撫間,把“和煦的陽光”教給兒童。這樣,在師長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兒童的語言也會變得精彩而富有變化。
總之,實施作文起步訓練,必須重視兒童作文的前形態(tài)發(fā)展。兒童吸收和貯藏了足夠的語言信息,才能夠轉(zhuǎn)化為完整的表達能力。只有從口語入手,以口語訓練帶動書面語訓練,使兒童的口語和書面語得到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文訓練效果。
“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xiàn)實”,思維的結(jié)果往往可以用語言固定下來。葉圣陶說:“思想不能空無依傍,思想依傍語言。思想是腦子里在說——說那不出聲的話,如果說出來,就是語言;如果寫出來,就是文字。朦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語言,清晰的思想是有條有理組織完密的語言!眱和绻f得清楚,一般來說思維也是清晰的。因此,從說到寫是一個澄清思想、疏通思路的過程。兒童觀察生活現(xiàn)象所得的素材比較零亂,必須經(jīng)過大腦思維加工組織,將零散的素材有條理地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對素材的一次整合,比較粗糙,是一個雛形。這時,將口頭語言用書面的形式記錄下來,也就形成兒童最初的作文。
一個兒童有了語言的積累,有了生活的積累,作文的前形態(tài)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那么,作文也就不再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可以說,只要找到適合兒童自己的學習作文的方式,作文就已經(jīng)是水到渠成的了。這樣的作文,雖然可能缺少文采,層次結(jié)構(gòu)也未必完善,但是,兒童的作文已經(jīng)順利起步,他們已經(jīng)不再害怕作文,有了作文學習的興趣,有了自覺表達的愿望。隨后,他們會在不斷的訓練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