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所見》譯文及創(chuàng)作背景
《所見》描繪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袁枚《所見》譯文及創(chuàng)作背景,歡迎閱讀。
袁枚《所見》原文
所見
牧童①騎黃牛,
歌聲振②林樾③。
意欲④捕⑤鳴⑥蟬,
忽然閉口立⑦。
袁枚《所見》注釋及譯文
注釋:
、倌镣褐阜排5暮⒆印
、谡瘢赫袷;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哿珠(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
、苡合胍
、莶叮鹤健
、搌Q:叫。
、吡ⅲ赫玖。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
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
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袁枚《所見》創(chuàng)作背景
詩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于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幕觸發(fā)了詩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一首“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