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作文名師點津系列――把論證落實為結構
1.寫議論文,最頭疼的不是沒有內容,而是不懂得怎樣展開這些議論的內容。
2.搭一篇議論文的框架并不難,難在條分縷析地說理,深入透徹地論證。
【作家在線】
[作家范文]
受教育也是義務
剛剛頒布的《教育法》讓我們明確了:受教育也是義務──就像公民必須履行納稅,應征入伍的義務一樣,它不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自己與國家之間的事。
接受這樣一種觀念,我們就不難理解:在廣州,家長以任何原因中斷孩子上學,都要被罰款300-5000元,甚至追究刑事責任。這是今年年初廣東通過的在廣州市強制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地方立法。本報1月份報道此事時,大家聽著還很新鮮,《教育法》頒布了,才感到廣東的這個地方立法,體現了《教育法》中“義務”的含義。
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guī)范,它不僅賦予公民以權利,而且要求公民承擔義務。但《教育法》所規(guī)定的權利和義務卻是同一種行為──接受教育,即使他自愿放棄受教育的權利,仍無“權”拒絕履行受教育這個義務。這里面當然包括中小學生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依法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責任。因為,所謂義務,就是依法必須承擔的責任。
但目前,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受不受教育得自己說了算。怎知,自以為可以“說了算”的事情,實際上關系著民族的命運。想一想一個文盲給社會造成的負擔與一個有知識的人為社會創(chuàng)造的價值的強烈反差,人們就會明白:受教育與否,的確不完全是自己意志和權利范圍之內 的事。因此,宣傳《教育法》,推動《教育法》的實施,就意味著這樣一種啟蒙:人們必須在教育這個問題上重新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自己與國家的關系,自己與民族前途的關系。只有端正了認識,才能依法承擔義務。 (馬少華)
[范文啟示]
文章開篇亮出 論題:受教育也是義務。接著引廣州懲治家長中斷孩子接受義務教育的法規(guī),用實例闡釋了《教育法》的這一新政策。然后,從正確理解和反面誤解兩個方面對立地展開論證。最后,在嚴密分析的基礎上,再次申明觀點。
文章雖不長,理辯卻清晰有力,成份體現了作者縝密的思維和架構文章的能力:
1.展開論證,實際上就是從作者的思想認識出發(fā),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論述論題中的道理,闡明作者的見解和主張。
2.展開論證,應依據論題本身的內容,按照論題內部的邏輯聯系,確立清晰的論辯思路,使文章形成明朗清新的結構。
【實用兵法】
便于展開論證的幾種結構模式
掌握幾種常用的便于展開論證的結構模式:
1.分層并列
例如:請根據下面這則材料寫一篇議論文:
有人曾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么?”第一個工人說:“砌磚!钡诙䝼工人說:“我正在賺錢!钡谌齻工人說:“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睋f到了后來,前兩個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了有名的建筑師。
材料中,三個人的理想不同,結果就不同。我們就以《談理想》為題,運用并列式結構進行構思:
中心論點:樹立崇高的理想是獲得事業(yè)成功的前提。
。1)理想是奮斗的起點。
。2)理想是奮斗的目標。
。3)理想是奮斗的動力。
[提示]
運用“并列式”結構展開論證,要注意:
。1)多角度分析問題、認識事物,不能停留在一個層面和角度。
(2)并列層次之間的輕重程度及其相互關系,確定合理的順序。
(3)形式要一目了然。每段的中心句最好放在開頭。
2.層層推進
做法:可按照如下基本模式:
是什么(概念)→為什么(原因)→怎么樣(方法)→會怎樣(意義、作用、結果)
例如:
《要鉆牛角尖》這個題目就可以運用“層進式”結構展開論證:
(1)什么是“鉆牛角尖”:對任何事情,哪怕是極細小的事情,都采取認真鉆研的態(tài)度。(是什么)
。1)搞學問,“鉆牛角尖”才會有所成就;搞科技,“鉆牛角尖”才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為什么)
(3)“鉆牛角尖”要有認真的態(tài)度,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學的方法。(怎么辦)
(4)發(fā)揚“鉆牛角尖”精神會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會怎樣)
[點招]
運用“層進式”論證,也可以簡化為問題式的五步法:
1.提出問題(由材料提出,存在什么問題——即是什么);
2.分析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即為什么);
3.問題的嚴重性(危害——即怎樣,其實屬于分析問題);
4.解決問題(聯系材料從不同角度說明如何解決問題);
5.說明方法的意義(會怎么樣)。
3.展開對比
做法:把兩種事物(或意思)加以對比,或者是用另一種事物(或意思)來烘托某一種事物(或意思)。
例如,《為“班門弄斧”叫好》論證部分:
(1)正面論證 :處女作的發(fā)表;普通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甚至于科學家的新發(fā)現,正是敢于在“班門”弄斧而又有所突破的結果。
。2)反面論證:如果人人都不敢在“班門”弄斧,“班門”永遠是至高無上的,“班門”終將消失;正如“長江后浪推前浪”,如果取消“后浪”,長江就成了一潭死水,最終擺脫不了干涸的命運。人類社會也是一樣,沒人“班門弄斧”,社會就不可能進步。
4.點面結合
“點”是指花費較多的、能有力證明論點的,并且是新鮮生動、比較獨特的某個事例(“獨家新 聞”最好),這樣的事例能讓人過目不忘。
再用一個排比句,一個一個地羅列出與“點”內容相映的、同樣有針對性、典型性的一般事例,這叫“面”,這些事例人皆盡知,所以只需提及。
雖然“面”可能一般化或陳舊,但這個“面”與“點”配合起來,能使文章顯得充實飽滿。
[舉例]
習作《挫而彌堅》。作者先舉了愛因斯坦成才的事例做重點論據,然后寫道:
正是這種挫而彌堅的奮進精神,使愛因斯坦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由此,我還想到達爾文長達8年的環(huán)球考察;愛迪生經過幾十萬次試驗,才有了那造福人類的一千多項發(fā)明;唐玄奘艱苦卓絕的印度取經之行,還有中國女排的姑娘們用汗水和眼淚換來的勝利。
“面”的事例縱橫交叉,有古有今(縱向),有中有外(橫向)。思路清晰,有說服力。
【佳作驗招】
[上榜佳作]
給愛一點空間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即將步入
婚姻殿堂的女孩問她的母親:“怎樣才能使 用故事引出問題,
愛天長地久?怎樣留住愛人的心?”母親無 使論題更加具有現實
語,她默默地彎腰,從沙地上捧起一捧沙子。 意義。
她雙手平攤,沙粒在她的掌中穩(wěn)穩(wěn)而立,一
滴也未漏出。突然,母親雙手緊握,用力擠
壓掌中的沙子,許多沙粒從她的指縫間滑落。
當她再次向女兒攤開手掌時,掌中的沙粒已
所剩無幾了。她望著驚訝又疑惑的女兒,說: 用生動的故事、
“給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一個自由的空間, 通過媽媽的口提出文
過多的愛和壓力會使愛窒息”。 章的論點,夠巧妙!
聽完這個故事,我沉思良久。愛是沒有
錯的,但愛的方式卻各有千秋。不能否認有
些愛的方式只能給你愛的人帶來禁錮和傷害。
報紙上曾經多次報道過“巨型嬰兒”的
故事。一對夫婦中年得子,異常興奮。對孩
子千嬌萬寵,一直讓他睡在搖籃里,不管孩 擺現象。
子實際年齡是多少,還把他像嬰兒一樣呵護
著。不料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夫婦倆
的生命,當警察走進他們的家時,被一個躺
在巨型搖籃里的“巨型嬰兒”驚得目瞪口呆,
不知如何處理這個已是青年的“嬰兒”。他
既不會自己走路也不會自己吃飯,自理能力 析危害。
為零,不知如何走完剩下的大半人生。夫婦
倆愛孩子,這無可厚非,但他們如此溺愛他, 挖根源。
卻毀了他本該燦爛美好的一生。孩子如同美
麗的鮮花,把他們放在溫室中培養(yǎng),雖然避
過了風雨,卻使他們越發(fā)嬌嫩,不小心受到
一丁點傷害,就謝了。而真正經歷過風雨的
野玫瑰,卻能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昂首屹立,常
開不敗,絢麗多姿。那么,深愛著孩子的父 指辦法。
母呵,何不給孩子一個空間,一次機會,讓
他們自由的穿越風雨,展翅九天?
據說,鷹都在懸崖上筑巢,巢中先鋪一 “巨型嬰兒”是
些荊棘,然后再鋪大量的柔軟的干草,以免 反面的例子,鷹的事
傷到小鷹。當小鷹慢慢長大后,老鷹就漸漸 例則從正面展開論證,
拿去干草,小鷹自然受不了刺痛,都退到巢 兩相對比,觀點更加
邊,這是老鷹就把她的孩子們推下山崖,迫 鮮明突出。
使它們自己飛起來。求生的欲望使小鷹們撲
騰著起飛,從而學會了飛翔。我們難道能說 鷹的事例 也采用
鷹媽媽不愛小鷹嗎?不!她是愛孩子的。正 了步步推進的“層進
是因為愛,才不得不用這種方式讓它們在殘 式”論證結構。
酷的生存環(huán)境中盡早自立,展翅九萬里,一
躍上青天。
有人曾說:“自由是愛的空氣,禁錮會 本文典型地運用
使愛窒息,賜予是愛的雨水,泛濫會把愛淹 了“對比式”和“層
沒。”不要用熱烈的心炙烤鮮花,因為這樣 進式”的論證結構,
它會凋謝,不要強加給琴弦一個它不能承受 有力地揭示了“愛需
的力道,因為這樣它會斷掉。給愛一點空間, 要空間和自由”的道
讓你愛的人在愛的滋潤下健康成長! 理,思路清晰,邏輯
。ㄍ跽妫 嚴密,結構明朗。
[滿分作文]
語言是溝通的鑰匙
假如溝通是一扇門,那么語言就是這扇門的鑰匙。
如果溝通的門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語言的鑰匙便引領著你走向皓月當空,繁星滿天;如果溝通的門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那么語言的鑰匙便引領著你走向鳥語花香的綠洲;如果溝通的門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無邊的大海,那么語言的鑰匙便引領著你走向如宗愨般“乘長風破萬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語言在溝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閃光的鑰匙,使溝通直接到達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于親情的溝通。誠然,父母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當子女跌倒時,是痛斥“沒用的東西,怎么搞的”,還是送以一句“這次是有點失策,下回努力”,即會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當子 女摘吃了早戀 的禁果時,父母們是鄭重聲明:“那不行,絕對不行”,還是先說一句“你的心情爸媽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盡管溝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潔,但語言的表達卻讓溝通的效果不一樣?梢,親情的溝通,要用好語言的鑰匙。
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利于友情的溝通。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與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都用優(yōu)美的語言送走了友人,達到了友情的溝通。李白《蜀道難》一文中勸說友人歸來的語言精辟,達到 了友情的溝通。從李白的“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友人便從言語中感受到友人的關懷,溝通也便到了心坎。溝通并不像白居易說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它需要語言為它傳達彼此的關切。友情的溝通,需要語言的鑰匙。
恰如其分的表達,利于愛情的溝通。文學著作中簡?愛與男主人公羅伯特早期的認識,便因為羅伯特孤傲的語言表達而困難重重。幸好,簡?愛直接而愛憎分明的語言打破了兩人間的障礙,兩顆相愛的心才得以溝通。劉蘭芝被遣回家時對焦仲卿所說的“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焦仲卿“誓天不相負”的回答當中,愛情得到了溝通。愛情有時不能像柳永說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而需要溝通。愛情的溝通,需要語言的鑰匙。
再看,觸龍說趙太后、魏征諫太宗,無不以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見稱。君臣間的溝通,同樣需要語言的鑰匙。
一言以蔽之,請好好運用語言的鑰匙,讓溝通直接到達心坎上。(廣東一考生)
[點評]
典型的并列式結構。文章從三個角度議論語言的作用,點出語言有助于親情的溝通、語言有助于友情的溝通、語言有助于愛情的溝通,議論中肯,層次清楚。
[美文清賞]
友 善
日常生活中不難看到這樣的情景:有的人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便惡語相向,甚至動起手來;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別人遇到困難時無動于衷;還有的人能關愛家人和朋友,但對其他人卻漠不關心……這些現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現,既有悖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不符合現代文明的發(fā)展方向。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對人友善,是公民應具備的基本道德素養(yǎng)!豆竦赖陆ㄔO實施綱要》也把“友善”作為20字基本道德規(guī) 范之一,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全社會倡導友善。
友善,意味著寬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強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懷寬廣,精神境界純潔高尚。友善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古代賢哲對這個問題有過許多 精辟的論述?鬃用鞔_提倡“躬自厚 而薄責于人”,荀子則更強調了友善的重要,他說:“與人善言暖若錦帛,與人惡言深于矛戟!币粋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這樣,才有助于成就大事業(yè),整個社會氛圍才會和諧,社會總體效率才會提高?梢哉f,一個充滿友善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
友善,還意味著樂于助人,互愛互助。對處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發(fā)揚友愛互助精神,人間就會充滿美好的真情。近年來,我國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各種互幫互助活動,如“希望工程”、“送溫暖”活動等等,使傳統美德在新的歷史條 件下得到發(fā)揚光大,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和諧人際關系,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對親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許不難,但能以友善之心對待陌生人,卻并非易事。我們倡導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廣具愛心!袄衔崂弦约叭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內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廣推善舉,我們的社會才會充滿溫馨。
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經濟全球化、人際交往日趨頻繁的今天,讓我們共同努力,以取得諧調的發(fā)展。 (佚名)
[面批作文]
責 任
陽光說:“我要照亮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高山低谷還是江河湖海。這是我的責任!贝猴L說:“我要吹綠每一片大地,從亞細亞到歐羅巴,從亞美利加到阿非利加。這是我的責任。”(詩的意境、詩的語言引出論題,注定了作者對“責任”的理解也充滿詩情?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的,我們應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任。(觀點隆重出場。)
我們在過去不斷地破壞環(huán)境,使得現在地球面臨著各項危機。(這句話來得有些突然,如果在段首加句過渡的話就好了。)
。ㄟ@里不必分段哦。)由于人類漫不經心地往大氣層中排放各種各樣的有害廢物,結果使大氣層成了“公共垃圾箱”,大氣環(huán)境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根據全球大氣污染監(jiān)測系統提供的數據,有約60%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煙霧和灰塵等懸浮顆粒物濃度超過規(guī)定標準的環(huán)境中,全球每天有800人因呼吸有污染的空氣而早亡。(觸目驚心,很有說服力。)
以上都是由于人類不負責任地污染大氣的結果。如果每個人都不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真令人不敢想象這個世界將變成什么樣。所以前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強調:“世界環(huán)境日是一個良知的呼喚。在這一天,讓我們激勵自己。環(huán)境危機已不允許我們遲疑。需要立刻采取行動!保ㄉ隙我龑嵗,這段展開分析,有理有據,論證很踏實,不錯。)
保護和治理環(huán)境是我們所有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句話旨在強調?但意思與上段加利的話相同,似乎不必再重復。再說,一個學生的呼吁遠沒有聯合國秘書長的號召來得有力。所以,這句話有點像口號。)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在不同時間都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不同的角色要求我們承擔不同的責任。(在內容上是由遠及近,在層次上是推進。)
對于商人,信譽是最寶貴的,而講信譽就是責任心強的最好體現。(只舉商人一個例子很難對應“不同的角色要求我們承擔不同的責任!保├纾褐袊慕^大多數品牌沖不出國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自己的產品缺乏責任心。沒有責任心,就保證不了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對比式。)而我國有些品牌如海爾,能在國際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憑的就是對商品的責任心。(這么說,有證據嗎?)
我們要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首先就要從增強每個公民的責任心開始。(又進一層。)試想,一個人如果連最起碼的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責任心都沒有,那素質又從何談起呢?(反問有力。)
作為一個中學生好好做人,認真學習。這就是我們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的體現。(由遠及近,由大到小,層層推進,有較的邏輯性和針對性。)
【班門練斧】
任選一題寫成文章。
1. 讀下面材料,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材料:一位斯巴達人對他的母親抱怨說:“我的劍太短了。”母親回答:“孩子,你前進一步,劍不就長了嗎?”
2.結合下面兩則材料,提煉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材料一:在一個美麗的鄉(xiāng)村,有一個30來歲的乞丐,長得很結實。他每天端著一個飯碗到別人家中討飯,他的要求不高,無論是稀飯,還是饅頭他從不嫌棄。有人看中了他的力氣,想讓他 去幫著打打零工,并許之以若干工錢。豈料,該乞丐竟一口回絕,說:“給人打工掙點錢多苦,遠不如討飯來得省力省心!
另外,在某居民新村每天傍晚都會有一個老人到垃圾箱撿垃圾。老人駝背,這使得他原本矮小的身材愈發(fā)顯得矮小。他每次從垃圾箱里拾垃圾都仿佛是在進行一場戰(zhàn)斗。為了拾到垃圾,他必須將臉緊緊地靠在垃圾箱的口子上,否則他的手就不足以夠到里面的“寶貝”。而那個口子正是整個垃圾箱最臟的地方。老人每次拾完垃圾,都像打了一場勝仗,他完全不會顧及別人臉上的那種鄙夷?粗切┛梢該Q錢的“戰(zhàn)利品”,走在新村的小路上,他總是顯得格外的高興。
材料二:一個人說:同樣是貧窮,一種是不思進取的懶惰,一種是直面生活的勤勉;一種是人格的湮滅,一種是不屈的抗爭。兩種境遇確實讓人唏噓。
另一個人說:是呀,同樣是貧窮,有的人會貧困潦倒,有的人卻心在夢在。難怪有人斷言,物質上的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貧窮。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澳大利亞人認為,如果給財富按先后順序排列,那么,第一大財富便是健康。澳大利亞人口稀少,資源豐富,地域遼闊,同時也是個高福利的國家,根本不存在生存危機,所在他們把健康的體魄看成是第一位。第二大財富是接受高等教育。他們認為人類的進步是以文化為載體的,只有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第三大財富是有幸福的家庭。健康的子女、和諧的家庭是身心健康的保障。第四才是金錢。
請以“財富是什么”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
4.下面的文字是議論文《一天和一年》的開頭部分,請在第二段“……啟發(fā):”后面寫出“啟發(fā)”的內容(即文章議論中心),并完成此文。
一天和一年
一位畫家在拜訪德國著名畫家門采爾時曾訴苦說“為什么我畫一張畫只要一天的時間,而賣掉它卻要等上整整一年?” 門采爾嚴肅認真地對他說:“倒過來試試吧,如果你用一年的時間去畫它,那么只需一天就能夠賣掉它!
讀了這個故事頗受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