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熱門旅游導游詞(通用5篇)
陜西熱門旅游導游詞 篇1
秦始皇陵距西安30公里,位于西安市臨潼縣東約5公里,南依驪山,層戀疊嶂,山林蔥郁;北臨渭水,逶迤曲轉,銀蛇橫臥。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huán)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yōu)美。
秦始皇陵是為秦始皇蠃政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能與之媲美的是古埃及金字塔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開工修建,前后歷時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時間還長8年,動用修陵人數(shù)最多時近于80萬,幾乎相當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shù)的8倍。
陵園仿照秦國都城咸陽建造,大體呈回字形,陵墓周圍筑有內外兩重城垣,陵園內城垣周長3870米,外城垣周長6210米,陵區(qū)內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為寢殿、便殿、園寺吏舍等遺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級階梯,狀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積約25萬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經歷二千多年的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現(xiàn)封土底面積約為12萬平方米,高度為87米,整座陵區(qū)總面積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考古發(fā)現(xiàn)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中心點的深度約30米。陵園以封土堆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眾多,內涵豐富、規(guī)?涨,除聞名遐邇的兵馬俑陪葬坑、銅車馬坑之外,又新發(fā)現(xiàn)了大型石質鎧甲坑、百戲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處,數(shù)十年來秦陵考古工作0土的文物多達10萬余件。在陵園里設立有多處文物展臺,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來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區(qū),重現(xiàn)當年陵園內科學周密的排水設施;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肯定還會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發(fā)現(xiàn)。
陜西熱門旅游導游詞 篇2
大雁塔位于和平門外4公里的慈恩寺內,相傳唐代永徽三年。赴印度取經的玄奘法師。奏請在寺內建塔,用于存放他自印度帶回來的經籍。這座塔初名為經塔。后世人稱它為大雁塔,此塔巍峨挺拔,引起世人的贊嘆。
這座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大雁塔,成為古城西安獨具風格的標志。大雁塔初建時只有5層,高60米,是仿照西域佛塔形式建的。后經多次修葺至今塔高64米,共7層,底邊各長25米。大雁塔是中國樓閣式磚塔的優(yōu)秀典型。塔身用青磚砌成,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有顯著的民族特色和時代風格。至于雁塔之前冠以“大”字,則是后人為了區(qū)別于薦福寺小雁塔之故。
塔內有木梯,可以盤旋登塔,憑欄遠眺,可飽覽關中大好風光。大雁塔的底層南門兩側,鑲嵌兩塊石碑,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在貞觀廿二年(648),為玄奘所譯諸經作的總序。另一塊“大唐三藏圣教序論”是唐高宗為“圣教序”所作的紀文,此二碑是研究唐代書法、繪畫、雕刻藝術的重要文物。尤其是塔的西石門楣上的線刻殿堂圖,更是研究唐代建筑的珍貴資料。
小雁塔
小雁塔在西安市友誼路南側的薦福寺內,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成為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因規(guī)模小于大雁塔,修建時間較晚,故稱小雁塔。
薦福寺原建于唐長安城開化坊內,是唐太宗之女襄城公主的舊宅。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外戚為高宗薦福而建寺。天授元年(690年)改為薦福寺,是唐長安城中的著名寺院。唐代名僧義諍在薦福寺譯經,共譯56部,撰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一書,對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極有價值。
現(xiàn)寺內存有的小雁塔,為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筑,初為15層,高約46米,塔身每層疊澀出檐,南北面名辟一門。塔身從下至下逐層遞減內收,愈上愈促,秀麗玲瓏,別具風格。門框為青石徹成。塔身內部為空筒式結構,設木構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明清兩代因屢經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僅存13層。今寺內還保存一口重萬余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的臣大鐵鐘,鐘聲宏亮,是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
陜西熱門旅游導游詞 篇3
西岳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山岳之一,位于華陰市城南,海撥2200 米,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水經注》),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古稱太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這里有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華岳仙掌"。
華山以奇險峻秀而馳名天下,自山麓至絕頂,名勝古跡極多,廟宇道觀,亭臺樓閣,雕塑石刻隨處可見,險徑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勁松,引人入勝。山頂有朝陽(東峰)、落雁(南峰)、蓮花(西峰)三峰,皆巋然筆立,直插云霄。三峰之下,有云臺(北峰)、玉女(中峰)諸峰環(huán)侍拱衛(wèi),各具特色,顯得山勢雄偉,峰巒疊翠聳削。
北峰,亦稱云臺峰,是總轄四峰的沖要處所,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只有一嶺南通,故險要異常。峰頂有真武宮,依山為屋,疊起層樓,隱映于蒼松翠柏之間,周圍山色如畫,絢麗多姿。
東峰,峰頂朝陽臺,、是華山觀日出的絕佳境地,故稱朝陽松林,東峰有甘露池、青虛洞、下棋亭、鷂子翻身等景點。據(jù)說宋太祖趙匡胤曾在這里和陳摶下棋,結果失敗,而將華山輸與陣摶。
南峰,又稱落雁峰,是華山的最高峰,海撥2200米。四周皆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shù)里,濃陰匝地。南峰上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也稱白帝祠。峰頂有老君洞,相傳道家始祖老聃隱居于此。洞北有太上皇,泉水碧綠,東注澗下,今稱“仰天池”。東面崖下有石坊,稱“南天門”。坊外西出有長空棧道,通至賀老石屋。南峰上還有老子峰、煉丹爐八卦池等名勝古跡。
西峰,是華山最秀麗奇峻的山峰,因峰頂翠云宮前有蓮花石,形狀如蓮花。故稱蓮花峰。據(jù)傳說故事《寶蓮燈》中的三圣母之子沉香壁山救母之處就在西峰。翠云宮旁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石旁樹立一柄鑄鐵長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筆立如削,空絕萬丈,人稱舍身崖。此外,還有西元洞和蓮花洞等古跡。
華山登山道路蜿蜓曲折,處處是懸崖絕壁,峭峰陡立,奇險異常。1985年修筑了12公里長的華山登山道,對其它險要處也設有鐵鏈護欄保護游人的安全,使登山者感到有驚無險。1994年沿當年人民解放軍智取華山道路又修筑了一條登山臺階路。1996年華山索道建成營運。“自古華山一條路”已成為歷史。山上山下,風景區(qū)內,新建了旅游飯店、餐館、商店等旅游服務設施,可以滿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需要。
陜西熱門旅游導游詞 篇4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建于195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展館正門上方懸掛著紅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來延參觀時題寫的館名。1996年被中宣部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xx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xx年3月起免費開放。
館藏文物31130件,其中一級文物l34件,二級文物2236件,是全國革命類博物館藏品最多的紀念館之一。藏品有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棉紡、石刻、鐵器、手稿、文件、書報雜志、貨幣、郵票、-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劉志丹用過的硯臺、皮帶、大衣、馬鞍;謝子長的眼鏡、手槍;紅二十七軍三團政委李赤然用過的公文包;毛澤東贈張明科的手槍;“小米加步槍”的文物組合;邊區(qū)參議會議員證;邊區(qū)政府紅色大印;李鼎銘的金屬私章和使用的狼皮褥子;中央醫(yī)院的出診箱、魏一齋用過的聽診器;延安時期氣象觀測設備;干部學校的各種印章、教材、筆記、校旗;邊區(qū)軍民食用的豆錢錢、米糠、野菜,學習用的樺樹皮、馬蘭紙、自制的樺樹皮飯盒;新華化學廠生產的肥皂;兵工廠制造的武器;邊區(qū)銀行印鈔票的油滾、石板、印刷機及印刷紙幣、光華商品代價卷;大生產運動中頒發(fā)的獎狀、獎章、紀念證和宣傳材料;毛澤東等人的手稿及著作早期版本、題詞手跡;“四八”烈士遺物;延安時期出版的《新中華報》、《解放日報》、《解放周刊》、《邊區(qū)群眾報》等等。其中有許多文物彌足珍貴,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實事求是”石刻:這是l943年毛澤東為中央黨校的題詞。鐫刻在四塊二尺見方的方石上,原嵌于中央黨校禮堂正門上方。1947年胡宗南軍隊進犯延安時,把禮堂全部毀壞。由于黨校師生事先將石刻從墻壁上取出,埋人地下,石刻幸免于難。建國后,延安師范學校在黨校原址上勞動時挖出了石刻,交于延安革命紀念館保存。石日晷:延安自然科學院使用過的計時器,采用當?shù)卮稚呈瞥桑L77厘米。寬41.5厘米,厚l9厘米,呈長方形,石塊上畫一半圓,圓心豎一短棍,棍影隨太陽升落不斷移動,對應于石塊所刻l.12鐘點。1947年國民黨軍隊進犯延安時,埋于地下,1953年出土,交紀念館保存?蛔溃洪L51厘米,寬37.5厘米,高31.5厘米,黑漆斑駁。l936年2月5日,毛澤東、彭德懷率東征紅軍駐進清澗縣袁家溝,當晚宿于農民白育才家中,毛澤東在此桌上辦公。次日,陜北大雪。2月7日,毛澤東伏案疾書,寫下千古絕唱《沁園春·雪》。毛澤東作詩的“書桌”就是這張小炕桌。毛澤東離開后,房東一直將之作為傳家寶,精心保護ol972年被紀念館從袁家溝征回展出。黃呢大衣:劉志丹烈士遺物。劉志丹在從事兵運工作時,得到這件大衣。后來送給高維嵩,劉志丹犧牲后,高維嵩把它交給母親保存,l953年,他贈送給紀念館。小青馬:毛澤東的座騎標本。鞍轡齊全,栩栩如生。西北局從三邊草地選購回延安,毛澤東的警衛(wèi)員賀清華在南門外體育場試騎后決定留為毛澤東的座騎。轉戰(zhàn)陜北途中,它是毛澤東的主要代步工具。一次,在部隊未發(fā)現(xiàn)敵情的情況下,它機警地把毛澤東馱在山崖隱蔽處,躲過了國民黨飛機的偵察。中共中央進駐北平后,小青馬作為軍功馬被送到北京動物園飼養(yǎng)。隨著歲數(shù)的增大,毛色漸白,成了一匹白馬,1962年衰老而終,馬皮被制成標本。l964年8月,運回延安。據(jù)說,它臨終前,頭向中南海方向長嘶三聲,似同主人告別。
在眾多照片中,有一張照片特別能引起人們興趣。那就是新華社副社長石少華拍攝的《毛澤東在延安和兩個小八路親切談話》照片。1964年,毛澤東在北京設便宴招待石少華,談到他的攝影作品,特別問道:“你知道那兩個小八路是誰嗎?他們現(xiàn)在做什么?”照片中個子高的小八路是張學思的通訊員安定寶,中間個矮的那位叫劉長貴,山西壽陽人,l937年參加紅軍,次年末到延安。1955年轉業(yè)到遼寧海城絲綢廠,任武裝部長,l993年因卡車撞倒電纜不幸被擊中而逝世。1939年4月的一天,毛澤東來參加“抗大”3周年紀念大會。上午8時許,毛澤東從乘坐的一輛淺灰色轎車上下來。安定寶和劉長貴跑上前去。毛澤東親切地問:“小同志,你們多大啦?”劉長貴搶答:“我十四,他十五。”毛澤東又問:“你們這么小,為什么參加革命啊?”兩個小八路同聲回答:“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解放全中國!”毛澤東很滿意地點了點頭,又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問:“你們來看我,知道我是誰嗎?”“知道,你叫毛主席。”毛澤東笑了:“不對,我不叫毛主席,叫毛澤東。”當?shù)弥獌蓚小八路都沒念過書時,他就在手心上教他們寫“毛澤東”3個字。當時在場的新華社記者石少華便拍下了這一歷史場面,成為反映延安生活的經典作品。
陜西熱門旅游導游詞 篇5
寶雞地處關中平原西部,地理坐標處于東經106°18′-108°03′,北緯33°35′-35°06′,全市平均海拔618m。東西長156.6公里,南北寬160.6公里,是國家規(guī)劃建設的關中—天水經濟區(qū)副中心城市,陜西省第二大城市,陜甘川寧毗鄰地區(qū)區(qū)域性中心城市。截止20xx年底全市轄渭濱區(qū)、金臺區(qū)、陳倉區(qū)、鳳翔縣、岐山縣、扶風縣、鳳縣、太白縣、眉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等3區(qū)9縣和國家級寶雞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1992年國家首批)、寶雞蟠龍新區(qū)、寶雞陸港新區(qū)、省級寶雞蔡家坡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等。處于西安、成都、蘭州、銀川四省會(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總面積1.82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3.67萬人。
寶雞區(qū)位優(yōu)勢和交通優(yōu)勢明顯。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在此交匯,連霍、寶平高速公路穿境而過,310國道等干線公路網四通八達,西寶客專正在加緊建設,是新歐亞大陸橋上通向我國西北、西南,東西貫通隴海、北連包蘭、南接成昆諸線的重要交通樞紐。寶雞古稱陳倉,是華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發(fā)祥地、佛骨圣地、青銅器之鄉(xiāng)、民間工藝美術之鄉(xiāng),館藏珍貴文物1萬多件,法門寺被稱為“千載佛家圣地、萬世人文經典”,太白山被譽為“中華南北界、神州分水嶺”,3A以上景區(qū)17個,省級以上森林公園7個,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和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城市。據(jù)《史記》記載,“炎帝生于姜水”(現(xiàn)在寶雞市區(qū)的清姜河),并在此“教民稼穡”、啟“日中為市”,開啟了中華農耕文明和商業(yè)文明。3020xx年前的周族從岐山腳下壯大,建立了西周王朝,“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釣魚臺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周公廟印證著周人崛起的奧秘。寶雞傳統(tǒng)文化厚重,影響中華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禮》、《周易》和記載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一膾炙人口的著名詩句、開中國詩歌之先河的《詩經》便誕生此地。
隋、唐兩朝皇帝避暑圣地九成宮,留下的《九成宮醴泉銘碑》被歷史文人墨客奉為 “楷書法則”。更有國家4A級景區(qū)--隋唐皇家寺院法門寺因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指骨舍利而聞名于世,成為“佛骨圣地”。寶雞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璀璨的民俗文化,岐山臊子面、木板年畫、刺繡剪紙、臉譜泥塑、民間社火等民俗瑰寶聲名遠播。近年來枕頭豬、泥塑羊和泥塑馬等民間工藝品三上國家生肖郵票,寶雞因此被譽為“民間工藝美術之鄉(xiāng)”。寶雞還被稱為“青銅器之鄉(xiāng)”,現(xiàn)己出土的青銅器多達兩萬件,因其數(shù)量多、規(guī)格高而聞名中外。寶雞工業(yè)基礎雄厚。寶雞是西部工業(yè)重鎮(zhèn),是國家“一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布點建設的老工業(yè)基地,現(xiàn)有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386戶,上市公司6戶,入駐世界500強企業(yè)4戶、中國500強及行業(yè)龍頭企業(yè)8戶,100多個產品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被國家確定為先進制造業(yè)基地、新材料研發(fā)生產基地。
目前,正以大企業(yè)大集團為引領,以“兩區(qū)多園”為平臺,以高端化、集群化為方向,打造以“中國鈦谷”為目標的千億鈦及鈦合金產業(yè)集群,以“西部汽車城”為目標的千億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產業(yè)集群,以“西部裝備制造業(yè)名城”為目標的500億石油鐵路裝備及機床工具產業(yè)集群,以麟北煤田開發(fā)為重點的500億現(xiàn)代煤化工產業(yè)集群。寶雞是國家創(chuàng)新型試點城市、西部唯一的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首批技術創(chuàng)新城市和知識產權示范市,擁有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和20多個國家級、省級技術研發(fā)中心,各類人才35萬人,專利授權量在陜西僅次于西安。以農業(yè)科技專家大院和良種繁育中心為支撐的科技農業(yè)是陜西農業(yè)的一大特色,是我國西部重要的商品糧和果、畜、菜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