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進行推斷
1、 根據(jù)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冬眠只是冬眠動物的一種機能,但是從人類治療疾病和宇宙旅行等需要來看,研究人的冬眠還是有重大意義的。
b、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動物體內(nèi)找到了控制冬眠的遺傳基因,因此人們對冬眠奧秘的傳統(tǒng)解釋產(chǎn)生了懷疑。
c、人在睡眠時體溫降低、心跳放慢,這雖然不能認為就是冬眠,但是對研究人類實現(xiàn)冬眠具有重要的啟示。
d、身體碩大的熊跟人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熊冬眠的遺傳基因一旦得以破譯,人的冬眠就有可能實現(xiàn)。
2、本文第一段提出了一種假說,對這種假說推斷不正確的一項:
a、在物種進化的過程中,某些哺乳動物在調(diào)節(jié)性上獲得了進化,從而具備了冬眠的功能。
b、比較起人類來,冬眠的哺乳動物在更寬的范圍里發(fā)生了進化。
c、冬眠的哺乳動物比起人類來具有更強的體溫調(diào)節(jié)機制。
d、冬眠的哺乳動物和非冬眠的哺乳動物之間的區(qū)間并不在于體溫是否可以調(diào)節(jié)。
反饋練習:
銅奔馬正名
作為中國旅游標志的東漢銅奔馬是1969年在甘肅武威出土的,據(jù)云當時被定為“馬踏飛燕”,也有學者引經(jīng)據(jù)典,將其定名為“馬超龍雀”。最后可能因為眾說紛紜,無奈之下取名為“銅奔馬”。“銅奔馬”一名雖然簡明扼要,但有馬無燕,未愜人意。
最近有人在《光明日報》上撰文,更考定此物應(yīng)名“飛廉銅馬”。其根據(jù)有二:一是《后漢書•董卓傳》中有“飛廉銅馬之屬”的記載,二是“《三才圖會》里的飛廉圖,便是一只飛鳥”。愚意此說更屬不妥。
首先,《三才圖會》一書乃明朝嘉靖、萬歷間人所作,且《四庫提要》認為其中采摭浩博,然間有冗雜虛構(gòu)之病。其次,關(guān)于“飛廉”,注家多有出入!赌•耕柱》云:“夏后啟使飛廉折金于山川。”《史記•秦本紀》云:“飛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币陨蟽蓵@然認為飛廉是人。但是《淮南子•叔真訓(xùn)》高誘注:“飛廉,獸名,長毛有翼!薄冻o•離騷》王逸注:“飛廉,風伯也!焙榕d祖補注:“飛廉,神禽,能致風氣。”可見飛廉到底是人是神,是獸是禽,古人也無定論。兩漢之間神話頗多,漢代畫像石中常有人騎神獸、駕神龍升天的景象,亦有騎馬的形象,但神獸歸神獸,馬歸馬,在這些圖案中各有其形。武威銅馬是一件寫實的作品,馬足下的飛鳥亦然,所以很難將其與神話中的飛廉相提并論。至于《后漢書•董卓傳》所說,當是飛廉歸飛廉,銅馬歸銅馬,非指一物,故文后有:“之屬”一詞。
然而,武威銅馬足下確有一鳥,其象征之意為人所關(guān)注。一提到馬,人們很快想到奔騰如飛,而飛燕的速度同樣也是無庸置疑的。歷朝多有以燕喻良馬之詩文,如南朝沈約詩有:“紫燕光陸離”句,注:“紫燕,良馬也!绷撼單牡墼娫疲骸白涎嘬S武,赤兔越空!倍渲谐嗤弥噶捡R,紫燕亦指良馬。李善注謝靈運詩云:“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一名飛燕騮!痹诠糯,武威銅馬之足下的飛燕無疑是用來比喻良馬之神速,這種造型讓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銅馬應(yīng)直截了當取名為“紫燕騮”或“飛燕騮”,此名恰合古意,最為雅致貼切。
根據(jù)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四庫提要》雖然比《三才圖會》晚出,卻是一部權(quán)威性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