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教案
自主探究
夯實基礎(chǔ)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不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撫育(fǔ) 哺育(bǔ)
果脯(fǔ) 逮捕(bǔ)
b.繃帶(bēnɡ) 繃臉(běnɡ)
蜇痛(zhē) 屋櫛(zhì)
c.枯死(ɡū) 澄徹(chénɡ)
澄清(dènɡ) 踱步(duó)
d.瀕死(bīn) 譏誚(qiào)
咩叫(miē) 兩肋(lèi)
答案:c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嬉戲 嬉皮笑臉 喜笑顏開 嬉笑怒罵
b.摧殘 催促朦朧 宣泄 喧鬧一瀉千里
c.魅力 魑魅魍魎 麥桿 杠稈
廝殺 廝打
d.痊愈 九霄云外 通宵達旦 枝葉扶疏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
a.哦,狂暴的西風(fēng),秋之生命的呼吸!
b.你,在指環(huán)的里面!
c.要是冬天/已經(jīng)來了,西風(fēng)啊!春日怎能遙遠?
d.各自帶一份禮物/分送給世人——年老或是年少。
答案:c
4.對下列作家作品的陳說,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秋頌》的作者是濟慈,他是英國人。
b.《西風(fēng)頌》的作者是英國詩人雪萊,他是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c.《狗之歌》是俄羅斯詩人葉賽寧的著名作品。
d.《不是死,是愛》的作者是羅伯特•勃朗寧,他的代表作是《葡萄牙十四行》。
答案:d
課內(nèi)閱讀
閱讀雪萊的《西風(fēng)頌》(見選修教材17頁),完成1~5題。
1.雪萊說:“構(gòu)思和基本寫成這首詩,是在佛羅倫薩阿諾河岸的一個樹林里。當日氣溫和煦、清新,而這場暴風(fēng)正集聚水氣,傾瀉下秋雨。如我所預(yù)料,在日落時分,狂風(fēng)大作,雨雹如注,伴隨了西薩爾濱地區(qū)特有的那種壯觀的雷電!蹦敲,詩中的“西風(fēng)”象征什么?
答案:狂暴的西風(fēng)既是自然界的風(fēng),更是革命的風(fēng)暴。詩人明寫自然之風(fēng),本意卻在呼喚、盼望革命的風(fēng)暴,象征手法使“西風(fēng)”這一意象更加飽滿而意蘊深刻。
2.詩作共分五大部分。前三部分描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后兩部分又寫了什么?
答案:前三部分主要從正面直接描繪西風(fēng),寫它給大地、天空、海洋帶來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后兩部分主要抒寫詩人由此而產(chǎn)生的情感。
3.第一部分,以“狂暴的西風(fēng),秋之生命的呼吸”領(lǐng)起,有何作用?以“不羈的精靈啊,你無處不運行;/破壞者兼保護者:聽吧,你且聆聽!”收束,又有何作用?
答案:以“狂暴的西風(fēng),秋之生命的呼吸”領(lǐng)起,既為全詩定下一個激昂的調(diào)子,又以速描式的筆法幾筆勾畫出西風(fēng)的精神風(fēng)貌。以“不羈的精靈啊,你無處不運行;/破壞者兼保護者:聽吧,你且聆聽!”總束第一部分,為西風(fēng)的形象再次描上濃濃的一筆。
4.第二、三部分,詩人轉(zhuǎn)換視點,各側(cè)重寫什么?
答案:第二部分轉(zhuǎn)寫西風(fēng)來時天空的變化:天空因為“你”而“混亂”;流云像大地的枯葉一樣被撕扯,有如狂女的頭發(fā),在“你”蔚藍的波面上到處飄落,從天穹一直到中天;“你”又把力量凝聚,如此堅實浩大,使墓陵的圓頂承受著“你”的全部重壓,最終使圓頂轟然爆炸——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一齊迸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