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出門遠行
柳宗元到了柳州任所之后,心情郁悶,在夏季六月的一天,他登上柳州城樓,觸景生情,想到朝廷的昏暗,戰(zhàn)友的疏離,不覺愁情滿懷,于是寫下了這首七言律詩,寄給劉禹錫等四位同道。
【品評】
詩的開頭兩句,寫登城樓觸景傷懷,是總寫。
“城上高樓接大荒”,寫城樓的形勢,是寫實!
柳州城外邊遠,城樓很高,四野雜樹參天,野草叢生,人煙稀少,登城樓遙望,看到的是一片遼闊的大荒野。這句起勢高遠,意境闊大,情景俱包,悲涼之氣,籠罩全詩,很自然地開啟了下句“海天愁思正茫!!
詩人面對著遼闊的大荒野,不禁悲從中來,愁思萬端。他想到自己懷著濟世之志,參與政治革新,本是為了替朝廷除弊興利,做一些對百姓有益之事,卻不料“風波一跌逝萬里,壯心瓦解空縲囚!保ā度较罚┻h謫永州,十年被棄,壯志未酬。好不容易得到召還,滿懷希望地回到長安,以為政治理想又可實現(xiàn)了。誰知立足未定,又被貶逐到更僻遠的柳州,離鄉(xiāng)去京更遠,使他感到孤獨,對戰(zhàn)友的思念更深!
他極目南望,一片荒野無涯之色,使他不禁“愁思茫!,如海如天了!懊C!,既是寫“海天”的無邊無際,同時,也是寫“愁思”的無窮無盡!
中間四句,緊承上句,就登樓所見景象,由近及遠托景抒懷!
前兩句是近景,寫夏天的風雨景象!
“驚風亂飐芙蓉水”,寫狂風吹打荷花,乃水中景象。夏季水池里長滿了嬌艷美麗的荷花,可是狂風突起,肆意吹打,嬌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上東倒西歪,飄搖動蕩。句中的“驚”字,說明狂風突起!
“亂”字承“驚”而來,“亂飐”,形象地寫出了狂風肆意吹打荷花的情景!懊苡晷鼻洲道髩Α保瑢懕┯甏蜣道,乃陸上景象。城墻上長滿了芳香的薜荔,景色美麗,不料突遭密集的雨點猛烈斜打,備受摧殘!靶薄弊殖猩暇洹帮L”字而來,因為風狂,所以雨斜!靶鼻帧,寫出了暴雨猛烈地沖打薜荔的情景。以上兩句,表面上是寫夏季的急風暴雨景象,但言在此而意在彼,實際上是暗喻朝廷保守勢力對革新派的打擊和迫害。以自然景象暗喻人事,這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在古典詩文中也是經(jīng)常運用的。這種曲折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有含蓄蘊藉之妙!
后兩名是遠景,寫山水景象。
“嶺樹重遮千里目”,寫山。詩人登上城樓,是為了遙望遠方的戰(zhàn)友。他站在城樓上向南眺望,那山上的樹木重重,遮斷了他的視線,使他望不到遠隔千里的戰(zhàn)友,他不楚黯然神傷;他把視線收回,俯視著城外的柳江,柳江逶迤東去,使他不禁又產(chǎn)生了“江流曲似九回腸”的悲哀。這是寫江流。用回環(huán)曲折的江流比喻詩人自己的愁腸百折,異常貼切。這句本于司馬遷《報任安書》“腸一日而九回”句意,詩人只是稍加點化,便情韻別致。這一句既照應了開頭“海天愁思正茫!币痪,又很自然地引發(fā)下文的慨嘆!
詩的最后兩句,感嘆共同的不幸遭遇,直抒情懷,點明寄書寓意!
詩人與劉禹錫等四位戰(zhàn)友,一同遭受貶逐,又“共來百越文身地”,天各一方。既是這樣,彼此就應音書頻寄,常來常往,音訊不斷才是。可是,“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藉。這茫茫愁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猶自”二字,表現(xiàn)了詩人對戰(zhàn)友們的殷切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