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jì)念劉和珍君》導(dǎo)學(xué)案
3、背誦這一部分。
(二)理清局部思路: 第4節(jié)
1、 齊讀
2、 思考討論:本部分寫得知劉和珍遇害,圍繞慘案,作者以什么順序又是怎樣展開思路的?
以我的活動為線索,其思路是:聽到噩耗——頗為懷疑——尸骸為證——聽到污蔑——呼喚爆發(fā)?梢娛且詴r間為順序的。
3、 背誦這一部分。
三、引領(lǐng)探究:
(一) 在分析思路的基礎(chǔ)上,理解關(guān)鍵語句的含義 :
引領(lǐng)啟發(fā):許廣平曾說:“《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淚,是用血淚寫出了心坎里的同聲一哭。”下面我們就用心去解讀幾個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憤之情:
1、 “真的猛士……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參見《創(chuàng)新設(shè)計》42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戰(zhàn)士!皯K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鮮血”指反動政府制造兇殺的黑暗現(xiàn)實。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 于正視黑暗的現(xiàn)實的。這兩句話的含義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對國家和民族的慘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慘命運感到哀痛,他們又為改變黑暗現(xiàn)實、以勇往直前奮斗獻(xiàn)身為最大的幸福。 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對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這篇文章里,也確實以猛士的姿態(tài)“敢于直面”“敢于正視”。
2、 “慘象……流言……滅亡” 。
“慘象”指反動軍閥的血腥鎮(zhèn)壓!傲餮浴敝缸吖肺娜说臒o恥讕言。這兩個詞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俺聊 啊。沉默呵”這是對反動派罪行的憤怒控訴。這里不是贊許“沉默”,而是對中國反動派的高壓政策所造成的這種黑暗的沉默現(xiàn)狀表示極大的憤慨。從與后面一句聯(lián) 系來看,第一個“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嘆的成分較強(qiáng);第二個“沉默呵”感情較為激越,憤怒的情緒較突出。為喚醒民眾,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兩種前途: 一種是爆發(fā),一種是滅亡。從句式看是選擇復(fù)句,表明只存在一種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種,似乎只客觀地指出衰亡民族的兩種不同的發(fā)展前途,但是 實際上暗示,只有“爆發(fā)”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這一復(fù)句,既是對反動派的警告:殺人者別得意,沉默到了極點就將是爆發(fā)的時刻,更是對“ 后死者”的呼喚、激勵、鼓動。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3、“ 當(dāng)三個女子……抹殺了。”(參見《創(chuàng)新設(shè)計》42頁)
4、 “人類的血戰(zhàn)……更何況是徒手!
這里作者將人類前行的歷史比作煤的形成!按罅康哪静摹北扔鞔鷥r巨大的流血斗爭!捌渲小敝噶餮窢帯C菏侨绾涡纬傻?“需要大量的 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塊”?梢,木材變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很大吸收。那么,人類前進(jìn)也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和犧牲,“但請愿是不在其中的”,這就表 明,請愿是不在這種需要付出代價和犧牲之列的。這就是說,在魯迅看來,向反動派請愿難以換來人類歷史的前進(jìn),請愿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斗爭方式。因此沒有必 要為請愿而付出代價和犧牲。很顯然,魯迅是主張采用向反動派請愿這種斗爭形式的,在作者看來,應(yīng)當(dāng)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價去換取更大的勝利,不要作無 謂的犧牲。(聯(lián)系《為了忘卻的記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5、作者為什么一再說“我實在無話可說”“我說不出話來”“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