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因為要準備應對考試,4月10日之前,可能拿不出太多時間來為大家寫東西。當務之急,先把與志愿相關的幾篇文章提前交卷,免得耽誤關注新聞的家長研究專業(yè)和志愿。鑒于個人經(jīng)驗有局限性,文中觀點,僅供參考,家長應在廣泛搜集信息、深入調(diào)研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孩子的意愿,確定專業(yè)。
新聞從業(yè)人員應具備的幾大要素,我個人理解為:
1、社會責任感,即干預生活、服務公眾的意識,很強。這樣的人,學生干部中最為多見。
2、快速反應,即眼疾手快。你要有第一時間報道真相的沖動,并且日常生活中你就是一個反應敏捷的人。任何新聞單位都喜歡快手,反應快,成稿快。
3、對變化敏感,且具洞察力。
4、人際關系和社會活動能力強。
分析:
沒有第一條,你進了新聞單位,也難有作為,很容易蛻變?yōu)橹粫镁庉嬘浾呱矸轂樽约号X的人。這樣的人,不被領導信任,容易給媒體惹事、砸媒體的牌子。也容易被后來人取代。
沒有第二條,你會做得太辛苦,很難適應。如果你是畢業(yè)生,沒有后門關系,面試關就基本過不去;有后門關系,也未必能夠做得長久;后臺硬的同學兩說,你既然是靠別人混的,不在需要007們幫助之列。
沒有第三條,你就是這一行里的瞎子。弄不出頭條,寫不出大稿,還經(jīng)常在二審三審時稿件被槍斃。編輯記者的收入,計件工資(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是基礎,質(zhì)量是其次,對變化不敏感的人,很有可能淪落為媒體中的窮人,對自己的人生慘淡經(jīng)營。
沒有第四條,你便是聾子。沒有眼線,沒有消息來源,讓你采訪,你沒社會關系沒朋友,到處吃閉門羹,連采訪對象的面都見不到。那還寫個啥呀寫!如果有呢?你不但稿子多,稿子以外的機會也多多。你的人生會豐富多彩,好運連連。
如果你想在這一行里發(fā)展成為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人,你必須是責任感很強、信念不移、意志堅定的人。說白了,“志在新聞”的人。充分滿足這第一條的人,即使后三條弱一些,也會通過個人在學習和實踐中的不懈努力而得到彌補。
古人說得對,有志者事竟成。第一條是決定性的,是選擇新聞這個職業(yè)的看不見的門檻,真正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