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資本成本和資本結構
一、重點內(nèi)容
(1)熟練掌握個別資本成本、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含義、計算及用途;(2)熟練掌握經(jīng)營杠桿、財務杠桿及總杠桿系數(shù)的計算、說明的問題及其控制手段;(3)把握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計算及作用。
二、主要知識點
1.資本成本:公司可以從現(xiàn)有資產(chǎn)中獲得的、符合投資人期望的最小收益率。其實質是機會成本,在數(shù)量上等于各項資金來源的成本的加權平均數(shù)。決定資本成本的因素(多選): 市場的資金供需、預期通貨膨脹水平、證券市場流動性的難易程度、價格波動、公司經(jīng)營及融資情況、融資規(guī)模等(理解的核心是p31公式)。
2.個別資本成本計算:(1)負債資本成本(考慮“稅收擋板”的影響)①不考慮時間價值的影響
債務資本成本kdu=[債務利息(1-所得稅率)]/籌資額(1-籌資費率)
注意:a借款手續(xù)費很低時可忽略籌資費影響成本=利率(1-所得稅率)b債券根據(jù)發(fā)行價格支付手續(xù)費,按照面值支付利息。②考慮時間價值的影響(掌握含手續(xù)費的稅后債務成本)p0(1-籌資費率)=∑m·i·(p/st,i)+ m·i·(p/sn,i)
注意:如果債權溢價或者折價發(fā)行,就不能用簡便算法計算稅后債務成本,因其只在等價發(fā)行且無手續(xù)費時才成立。(2)權益資本成本①股利增長模型法
k=d0(1+ g )/p+g
其中:g>0,普通股資本成本;g=0,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②資本資產(chǎn)定價模式
k
=rf
+
β
(
rm- rf
)
③風險溢價法ks=kdu
+rp
c
一般認為:某企業(yè)普通股風險對其自己發(fā)行的債券來講,大約在3—5%之間。當市場利率達到歷史性高點時,溢價率為3%;當市場利率達到歷史性低點時,溢價率為5%;通常為4%。原因是風險的大小與投資者的參與競爭的意識有關,歷史性高點時,投資活躍,大家都愿意冒險,風險溢價較低,為3%左右;反之較高,為5%。
3
.加權平均資產(chǎn)成本 kw=∑kj wj
權數(shù)可以采用:a 賬面價值權數(shù)b 市場價值權數(shù)c 目標價值權數(shù)
4.杠桿分析(dol、dfl、dtl)指標杠桿指標降低風險途徑 銷售收入dol=(△ebit/ebit)/(△s/s)=m0/ebit0
增加銷量提高單價減少固定成本降低單位變動成本 總杠桿dtl= (△eps/eps)/(△s/s)=dol×dfl -變動成本①邊際貢獻-固定成本②息稅前利潤-利息dfl=(△eps/eps)/(△ebit/ebit)= ebit0/{ebit0-i-[(d/(1-t)]}無優(yōu)先股dfl= ebit0/(ebit0-i)減少舉債,會降低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擴大舉債,會增加財務風險,適度舉債,再風險與杠桿利益間進行權衡③稅前利潤-所得稅④稅后利潤-優(yōu)先股股息⑤普通股凈利潤每股收益總杠桿dtl= dol×dfl(1)掌握杠桿指標計算并利用其評價風險,理解降低風險的操作;(2)利用總杠桿的意義:經(jīng)營風險大的,降低財務風險;經(jīng)營杠桿小的,適當多舉債,發(fā)揮財務杠桿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