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蠣煎[圖]
海蠣煎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蠔”為主要原料,把雞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調(diào)勻,然后用適量的豬油在鍋里煎至兩面酥黃。吃時,以蒜泥、沙茶醬、芫荽等為作料,方能達到香脆細膩、美味可口之功效。海蠣煎[圖]
海蠣煎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蠔”為主要原料,把雞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調(diào)勻,然后用適量的豬油在鍋里煎至兩面酥黃。吃時,以蒜泥、沙茶醬、芫荽等為作料,方能達到香脆細膩、美味可口之功效。原料配方:橄欖咸坯35千克,白砂糖22.5千克,甘草粉1.3千克,五香粉50克工藝流程:選料→擦皮→腌制→捶裂→漂洗→糖漬→煮制→第二次糖漬→第二次煮制→第三次糖漬→第三次煮制→烘干→拌粉→再烘干→成品制作方法:1.選料:選用新鮮、個...
以福建省晉江縣石獅塘頭村的產(chǎn)品最為有名。歸橋多用作贈送親友的禮品。 原料配方:糯米40千克白砂糖34千克蜜冬瓜條10千克金桔醬1千克豬油(抹用)1千克 制作方法:1.浸米:將糯米洗凈浸泡10小時,中間換水一次。
福建尤溪“卜鴨”的生產(chǎn),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當(dāng)?shù)胤昴赀^節(jié)、婚壽喜事,一般都要熏制“卜鴨”以招待賓客。所謂“卜鴨”,是用米及茶葉熏制而成的鴨子!安辐啞睅в袩熝赜械南阄。
在福州,可以看到好多小吃店都寫著“粉干”、“拌化”,這是兩種似曾相識的粉類:粉干我覺得就跟桂林米粉差不多,至于韌度方面可能有點不同。而“化”則是指興化粉,跟米粉差不多,比較細。
名氣最大的“魚丸”,而且是大個的。6元/碗。真正的魚丸,看好了哦,魚肉和成的皮,里頭的餡是精加工豬肉,非?煽。
這是福州傳統(tǒng)的“肉燕”,一碗十顆,3元/碗。肉燕和餛飩的結(jié)構(gòu)差不多,不過肉燕的皮是豬肉和面粉放在一起做成的,餡也比北方的餛飩大得多,好吃得多!
中秋節(jié)俗稱“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舊民俗。傳說一戶人家在蒸制這種供品時,孩子揭開蒸籠蓋一看那咸仔果半生半熟,嫌它“白淡無滋味”,遂隨手把一碗肉肴倒進果中,被大人發(fā)現(xiàn)后,已“生米蒸成熟果”了。不過吃起來味道還不錯。
福建年糕有紅糖和白糖的兩種,生產(chǎn)多在冬季。白糖年糕中還有夾心白膘肉丁和花生、紅棗、瓜子仁、核桃仁等果料,又名“百果年糕”,風(fēng)味也較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