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著名小吃
清油盤絲餅
和面后拉抻至九扣,呈龍須細絲,經(jīng)刷油、盤餅、烙熟。食時抖開拉散,撒以白糖,酥脆香甜。
油旋
軟面搟片,抹以花生油、蔥油泥、椒鹽,卷莊成餅,烤熟而成。呈圓或橢圓形,深黃色,旋紋10余層;外酥內(nèi)嫩,蔥油香濃,與餛飩同食最佳。
八批果子
與油條同類,以八根油條兩端相連,形成橢圓形。酥脆香咸,入口而碎,放三、五日酥性不減。
玫瑰糖炸糕
燙面為皮,白糖、桔餅、玫瑰醬作餡,油炸而成。亦可用山楂、棗泥、豆沙為餡。外酥內(nèi)糯,香甜適口。
五仁包
以核桃、花生、白果、瓜子、芝麻五仁,和豬板油丁、白糖等成餡,以面皮包之,蒸熟而成。餡心松散爽口,甜香濃郁。
春餅
又稱荷葉餅,半燙面烙成。宜卷肉食、蔥段、面醬而食。色白油香,薄而軟嫩。
雞絲餛飩
湯鮮餡嫩,皮薄滑潤。與油旋同食,風味尤佳。
長清大素包
以油炸鹵豆腐、粉條、菠菜、胡椒面、香油等拌餡,作包蒸熟。皮薄餡足,香辣味醇。
民眾煎包
豬肉、粉條、青菜,加味料調(diào)餡,包成元寶形,旺火油煎而成。外焦里嫩,味美適口。
銀絲卷
和成面,用拉抻或刀切成絲,以面皮包裹,籠蒸或爐烤至熟,撕開外皮則銀絲縷縷,有甜咸兩種。
炸雞絲春卷
雞肉配韭末、蔥絲作餡,以春卷皮裹之,油煎而成。酥脆鮮香。
濟南米粉
以小米粉燙面,放漏床壓為細絲,煮熟備用。食前澆高湯、肘子或麻汁三種,各具風味。
福山拉面(抻面)
操作技藝復雜,經(jīng)和面、打條、拉抻而成面坯,細如龍須。沸水煮熟,澆海味三鮮鹵、魚片鹵、大蝦鹵、雞絲鹵、蛤仁鹵等;畹,鮮香清口,獨具風味。
景芝金絲面
雞蛋和面,搟成龍須面條,煮熟后澆海米、香菜高湯。色澤金黃,刀工精細,滑爽不粘,鮮香清口。
單縣羊肉湯
青山羊肉加白芷、桂皮、花椒燉煮乳湯。切碎熟羊肉,加乳湯、蒜苗、香辣油,趁熱食用。香辣鮮爽,不膩不膻,配油炸面食,相得益彰。已有200多年制作歷史。
蛋酥炒面
雞蛋和面,搟成寬面條,煮半熟,炸至金黃色。再加炒仁、肉絲、時鮮蔬菜爆炒后,加高湯煨炒上盤,帶高湯同食。色澤金黃,香軟鮮美。
魚肉水餃
用鲅魚、海鱔、偏口魚鮮肉加適量肥豬肉,剁成魚泥,加高湯、韭黃、芝麻油調(diào)制餡心,包成水餃。皮薄餡白,滑嫩鮮香。
豆汁粥
色白如玉,入口滑爽,喝完不粘碗,營養(yǎng)豐富,常與細馓子配套同食。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