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也與吃得太多有關
臨床發(fā)現(xiàn),感冒或肺部感染的小兒八成大便不通,而采用一般的消炎和抗感染治療,體溫也往往不降。相反,如采用瀉下通便療法去除體內(nèi)的積滯,體溫常能很快下降,且一些自覺癥狀亦得到改善。這是什么原因呢?中醫(y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即大腸有病往往影響到肺的功能。大腸中干結的糞便含有多種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成分,如細菌毒素、酚、氨、吲哚以及一些重金屬的鹽,這些有毒有害的物質(zhì)如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就會被機體吸收入血內(nèi),引起機體的中毒反應。有研究表明,一旦大腸糞便燥結,往往引起肺泡巨噬細胞死亡率增高,肺組織抵抗力下降,進而引起反復的肺和呼吸道感染。這些積滯的糞便如不及時排出,還能引起腸梗阻、腸套迭或腸扭轉(zhuǎn)等并發(fā)癥。
專家認為,引起小兒積滯便秘的原因是,小兒食欲較好,新陳代謝旺盛,但腸胃功能發(fā)育尚未成熟,自控力較弱,或因貪玩、貪睡等導致大便無規(guī)律,或因戶外活動較少致腸蠕動相對減弱所致。但主要原因是家長給孩子的“美食”太多了。有些孩子經(jīng)常光顧洋快餐,尤其是炸雞腿、烤羊肉串等油膩辛辣食品,而這些食物一是不容易消化,再則也容易上火。進食過多,便會內(nèi)熱叢生,灼傷津液。大腸少水,則形成干結,肺津液灼傷,則成為痰。
專家提醒廣大家長,頂防小兒感冒,除了注意氣候的冷熱變化、適時添減衣服、并多做戶外活動增加抵抗力以外,還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wèi)生,少食油膩不消化之物,多食些含纖維索較多的綠色蔬菜,積極預防便秘。這也是預防感冒和呼吸道疾患的一種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