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一國有企業(yè)招工,在最后一個名額的選定中,我的朋友梅和林成了最后的競爭對手。實質(zhì)上無論從學歷上和外在表現(xiàn)能力上林都是占上風的,可讓所有人心知肚明的答案卻是梅,只因梅的老爸當時是在縣內(nèi)任一要職。落選的林并沒因此氣妥,而是開始了邊打臨工,邊學自考,三年后,她考取了公務員,再三年后她發(fā)表了長篇小說,現(xiàn)已成了當?shù)睾苡忻麣獾拿琅骷。而這時的梅卻下了崗,待業(yè)在家。命運就是這樣,如果當初是林的老爸在任職,那么林也難逃下崗這一劫難,又何談今天的這一成就。
其實跌倒的地方也有風景,就看你當時是決定爬起來還是一蹶不振。幾年前,“下崗”像大海的波濤席卷而來,紛擾了多少家庭井然有序的生活。但無論如何日子還得要過,最起碼的生活需求還得要爭取。那么持有抱怨的人就只能消極地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樂觀主義者便想到:這是個放手干的好機會!于是使出渾身的潛能來點燃心頭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之火。也因此,就有了媒體、報刊一系列的關(guān)于哪個下崗職工創(chuàng)出了什么樣的事業(yè),哪個下崗職工成了赫赫有名的企業(yè)家之相關(guān)報道。為什么引起媒體的這么關(guān)注,就因為這些人曾是處在“下崗”的劣勢中。
漫漫人生坎坷路,須盡酸甜咸辣苦。不管是處在什么樣的劣勢中,我們都要有個活著的堅定信念。著名作家蘇叔陽在身患癌癥期間還創(chuàng)作不止,就是因為他堅信了人生的信念:“對生活要有激情,對疾病不憂愁煩悶。人生是一首詩,有血與火的往事,愛與恨交織的情感,在生命將息的時候更能在心頭撞擊,這種要把生命豁出去了的創(chuàng)作欲望就是留給自己拼搏后的快樂!睆埡55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因此沒有進過學校,但從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執(zhí)著為文學而戰(zhàn),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佳作?此M管是在倍受病魔殘疾的侵略,內(nèi)心卻依舊健康锃亮,用那份玩強堅毅的孜孜不倦的自學精神向世人告示了:“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了真正的幸福”。貝多芬雙耳失聰,卻依舊用他那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對社會的責任感隱忍著這種致命的打擊,堅持指揮、作曲,與命運進行了不屈的抗爭。不僅他的交響樂永垂不朽,還從中教誨了世世代代的人們?nèi)绾稳ァ岸笞∶\的喉嚨”。
叱咤風云唯大度,天道酬勤機會臨。抱怨是對自己最大的不滿,要明白最富饒的土地也是從最初的貧瘠開始。生活不可能會一帆風順,一不小心,就會把你卷入狂濤萬頃之中,但只要你支起信念的風帆,就一定會找到前進的方向,繼續(xù)撫慰你的夢想試著把它照進現(xiàn)實。因為這個世界從來就沒缺少過財富,也從來就沒有缺少智慧的眼光,真正短缺的是實現(xiàn)夢想的激情燃燒,只要你還有機會,還有夢想,哪怕你已七老八十,哪怕你是病體殘身,但激情不會老,信念不會殘,真金就需烈火鍍,賢才智從磨難出!撐起信念的風帆吧!把人生的劣勢變成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
※本文作者:米米之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