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2007年5月8日,父母下葬的日子。
那風(fēng),四五級的北風(fēng),氣溫也比前一天降了幾度,父母的骨灰盒躺在二哥的車?yán)铮啥绾托〉軆杉伊谌藦耐馐∽o(hù)送回老家。我和大哥三哥及親戚們共幾十人在村口迎接。
大侄子在前舉著紅紙錢頂頭帆,小弟三哥分別捧著父母的遺像,大哥二哥分別捧著父母的骨灰盒,我們依次排成隊走在后邊,在鼓樂聲中緩緩地走進(jìn)村里。
途經(jīng)村里的一座小廟,這是村里死人時都去送孝衫的地方,而我們沒有這種俗禮。就在我們經(jīng)過這里的時候,我看見一陣旋風(fēng)在小廟前旋起,豎直沖向天空十來米高后才逐漸散開,我感覺是父母的仙氣再現(xiàn)。
村里人聽見鼓樂,紛紛推門,探問主持,誰家辦喪事,再看送葬的隊伍,方知是我們。然后嘖嘖的說著什么。
隊伍行過村子,朝村南河套里的墳地行進(jìn)時,風(fēng),越發(fā)恣意起來,這里是成片的沙土地,只見風(fēng)煙四起,呼天搶地地來為父母送行。
河套四周全是墳塋,一眼望不到頭啊,樹林里、耕地里,一座挨一座的土墳。我有些驚訝也很感嘆。前些年也曾為大伯大娘送葬到過村前的墳地,卻不曾發(fā)現(xiàn)有這么多的墳,幾年間,河岸上幾乎找不到什么空地了,這里葬著的都是村里的故人。多少年在他鄉(xiāng)生活的老人,故去后都要求回家鄉(xiāng)埋葬,所謂落葉歸根。遂想到年輕的人都急著往村外跑,要長出息要發(fā)展,只有去闖世界,在村里能有多大的作為呢?
按照鄉(xiāng)里的習(xí)俗,由主持和風(fēng)水先生指導(dǎo),把父母的骨灰盒葬在一個墓穴里,主持說是“老喜葬”,誰也不許哭。我們所有的晚輩在墳前跪拜叩首后。立了石碑,將貢品花卷等祭祀品伏在墳頭上,不算繁瑣的葬禮在近一小時時間內(nèi)結(jié)束。
返回村子的路上,我們的車子先在河套里行進(jìn),還很順利,這里天天有拉河石的車已經(jīng)軋出了比較平坦的路。忽然間有一只花喜鵲從河水上方飛來,正巧從車前飛過,飛向墳地。驚喜交集之際,我朝河水望去,只見河水上方有一對較大的水鳥正在朝一個小小的島子飛去。此時車子正路過一片樹林,林中仍然是一座座的墳塋。
車子駛出河套后,我的腦子里一片空白,竟認(rèn)不出回村的路是哪一條。這可是我生活過十八年的村子啊,親切,親切中卻夾雜著小農(nóng)人家的功利世俗,我接受到了一束束羨慕的眼神,是因為我在他們眼中混得有點模樣。可他們對村里窮困人家的不屑眼神卻讓我心難以平靜。因此,我不是很留戀這里,不只因為這里仍然是經(jīng)濟(jì)不繁盛,環(huán)境仍然不整潔,更多的是這里的人情冷暖也失去了原有的淳樸,尤其是父母都已故去,對這里,有的只是牽掛,最牽掛的卻是父母那座土墳。
2007/5/17
※本文作者:霧沉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