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喧嘩的世界,在這個歌舞生平的紅塵中。曾經何時我們漠視了生命,漠視了身邊走過的,出現過的,交往過的,相識過的,相知過的人和事物。往往在自己目睹朋友面臨死亡而無法避開時,才會記起那些曾經在自己生命里出現過的一切。而在此時,才真正明白生命與死亡的藝術。你只是我生命里普通朋友中一個,但是,你卻是我生命里最生動而刻骨銘心的一段經歷。
——題記
在這個絢麗而鮮花燦爛的季節(jié),在這個春風和煦,絢麗多姿的黃昏,我獨自來到了你的墓碑前。這里的綠草樹木青翠,鮮花明媚嬌艷。但是,你卻靜靜的躺在這里了。我的心情也漸漸消沉起來。飄渺虛無的思緒,游走在這片美麗而沉靜的墓園里。這個位子是你生前自己挑選的。墓碑上的碑文也是你自己寫就的。一切都是你生前自己親手做的。我能夠清楚的記得,你對我說的話:這個世界我來過。我雖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我很滿足。因為,這個世界我來過。我雖然離開這個世界,而我的靈魂存在這個世界。死亡也是一門藝術。
是的這個世界你來過。盡管,你走的時候才20歲。盡管,你是微笑著安靜的離開這個世界的。但是,我仍舊在問自己,昂或在問早已離開這個世界的你。死亡真的也是一門藝術嗎?當生命化為灰燼時,它的靈魂是不是真的存在這個世界呢?
是啊,這個世界我們都來過,可是我們的生命卻又為什么會這么快的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那天,我站在殯儀館外,默然的望著兩根并排的方形的煙囪,這是每一個人生命終結后都要必經的通道。改造后的煙囪,方形的口子里冒出來的早已不是以前的令人有些顫栗的黑煙了。在這個通道里,生命的靈魂就在這里通向了天國或者地獄。在陰霾的日子里,或許是因為氣壓太低?你可以看到從方口通道中出來的靈魂的影子比較壓抑,它會盤旋著變化著然后才慢慢的不情愿的消散,直到活著的人肉眼看不到。而晴朗的日子里,從通道里出來的靈魂卻是非常輕柔的,風伴著它們,輕盈地舞著,然后裊裊地消散在藍天中。不是很注意地看,你是看不到的靈魂的影子的,它們真的很淡很淡。
人的生命來到世間轉了一圈,這個圈子有大有小,當生命終結時,不管你官位多高你生前有多顯赫,也不管你是乞丐還是生活在最低層的一般的平民,于是你都要從那個煙囪里化成淡淡的輕煙飄散而去。唯一的區(qū)別就是達官貴人的骨灰可以全部包裝在一起讓后人全部領走,而后建造一個豪華的墳冢,把這生命的殘骸放入里邊,然后讓人們頂禮膜拜;而一般人的墳冢也僅僅是豎個碑,而后寂寞地等著每年一次的祭掃。其實這個時候有沒有骨灰已經是不重要了,畢竟,生命已經離去,留下的也只是燃燒后的生命的灰燼而已!
于是我想,人的生命真的就如這煙一樣,淡淡的,被風一吹,便化開了,于是,什么也就沒有了,而靈魂卻永遠無形。
一條鮮活的生命消失,若從物質上講,那只是從這一個物質變成了那一個物質,改變的只是它的原來的物質的成分而已。而從精神上來說,盡管生命消失了,可是精神還在。所存在的精神也許多會一直的一代又一代的延續(xù)下去?鬃拥纳鼪]有了,他的魂魄也不知道飄向了何方。可是他的精神在,他的思想在,他的“仁”他的“愛”卻依然在,這也許是他生命的另一個形式?這種形式卻得到了永恒。但自古到今,能像孔子這樣沒有生命思想卻永恒的人又能有幾個呢?
人真的有靈魂么?那懸繞著不愿走的,不愿意被風吹散的,是不是人的靈魂還在作最后的努力,不愿意離開人間呢?
“走過這一道坎,我就可以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其實,我比你要幸福。因為我可以比你先到那個世界去看那里的風景!边@是你對我說的話。你很沉靜和安然。我沒有想到的是你盡然如此安靜,平和的面對生命的終結——死亡。在我看來,你不象是一個即將離開這個讓人無法舍去的世界的人。反而更象是去趕赴另一世界你向往已久的盛會一般。哪個世界有你心儀的愛人,昂或有你追隨已久的東西。等候你去拿取。我在詫異你的同時,也為你的平和和從容而震撼動容。一個只有20歲生命的人卻是這般的從容不迫。
※本文作者:瀟湘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