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監(jiān)理例會發(fā)言
一提高會議成效的要領
1.要嚴格遵守會議的開始時間。
2.要在開頭就議題的要旨做一番簡潔的說明。
3.要把會議事項的進行順序與時間的分配預先告知與會者。
4.在會議進行中要注意如下事項:
(1)發(fā)言內容是否偏離了議題?
(2)發(fā)言內容是否出于個人的利害?
(3)是否全體人員都專心聆聽發(fā)言呢?
(4)是否發(fā)言者過于集中于某些人呢?
(5)是否有從頭到尾都沒有發(fā)言過的人呢?
(6)是否某個人的發(fā)言過于冗長呢?
(7)發(fā)言的內容是否朝著結論推進呢?
5.應當引導在預定時間內做出結論。
6.在必須延長會議時間時,應取得大家的同意,并決定延長的時間。
7.應當把整理出來的結論交給全體人員表決確認。
8.應當把決議付諸實行的程序理出,加以確認。
總監(jiān)理工程師
在第一次工地例會上的發(fā)言稿
一、 質量控制要求
1、 施工技術交底制度
技術交底是承包商極為重要的一次技術管理工作,其目的是使參與建筑安裝工程施工技術人員與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擔工程項目的特點、設計意圖、技術要求、施工工藝及應該注意的問題。鑒于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的復雜性、連續(xù)性和多變性的固有特點,承包商必須嚴格貫徹技術交底責任制,加強施工質量檢查、監(jiān)督和管理,以達到提高施工質量的目的。
建筑安裝工程從施工藍圖變成一個工程實體,在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工作中。首先要使參與施工活動的每一個技術人員明確在工程的特點、施工條件、施工組織、具體技術要求和有針對性的關鍵技術措施,系統(tǒng)掌握工程施工過程全貌和施工的關鍵部位,使工程質量達到國家施工驗收規(guī)范的標準。
對于參與工程施工操作的每一個工人來說,通過技術交底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的具體工作內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藝、質量標準和安全注意事項等,做到施工操作人員任務明確,心中有數(shù),通過技術交底,了解各工種之間配合協(xié)作和工序交接井井有條,達到有序施工,以減少各種質量通病,提高施工質量的目的。
因此,施工一項工程,必須在參與施工的不同層次的人員范圍內,進行不同內容重點和技術深度的技術交底。特別是對于工程重要部位,特殊工程和推廣與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的工程項目,在技術交底時更需要作全面、重點明確、具體而詳細的技術交底。程序是:
設計交底→承包商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交底→各施工班組長→操作人員。
2、 原材料、構配件、設備的報驗認可制度
首先承包商填寫原材料、構配件、設備報驗單,要求附有三證〔生產許可證(或準用證)、出廠合格證(合格證的復印件必須由有資格的供貨單位加蓋公章)、檢驗報告單〕,經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后,承包商方可采購和將原材料、構配件、設備運抵施工現(xiàn)常進場后由承包商、業(yè)主、監(jiān)理三方檢查驗收,外觀,堆放,保管符合要求后,由承包商檢驗人員在監(jiān)理工程師、業(yè)主代表的旁站下進行試樣的隨機抽樣送檢,承包商及時將報告資料提交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現(xiàn)場監(jiān)理工程師和業(yè)主代表對材料、構配件、設備有疑問的,應再次抽樣送其他試驗單位復檢,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3、 分部、分項工程、隱蔽工程和重要或關鍵工序的質量報驗認可制度
首先由承包商技術負責人在三檢一評得基礎上〔施工班組自檢、工序交接檢查(互檢)專職質檢員(專檢)及質量評定〕填寫分項、分部工程質量報驗單,要求附有質量保證資料,預檢(三級質量控制點或工序質量控制)工程檢查記錄,隱蔽工程檢查記錄、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分部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或其他資料。單位工程、分部分項工程由總監(jiān),監(jiān)理工程師除現(xiàn)場旁站檢查外,必要時對承包商的自檢質量進行抽檢,實際項目抽檢合格率與承包商自檢合格率之差大于10%為不合格,需重新檢測認定其質量,上道工序不合格的,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