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心人家長會發(fā)言稿范文(通用3篇)
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心人家長會發(fā)言稿范文 篇1
人到中年,我體會最深,也最讓我糾結(jié)的兩個字,就是“責”“任”。我想,在座的家長們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吧。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沒日沒夜地忙忙碌碌,就是為了家人能過上好日子。這種應盡的義務就是我們生而為人的責任。很多時候,我們也會走錯路,說錯話,做錯事,并為之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我覺得對孩子的教育還是要從責任上說起。
對自己要盡責任。
把孩子帶到這個世上,就是孩子的事情了。我們可以把他們扶著走一段路,但更長的路,得讓他們自己走。要想讓孩子離開父母的呵護,走得穩(wěn)當,走得榮耀,走得與眾不同,從小就得給他灌輸對自己負責的意識,讓他們想干事;培養(yǎng)他們自己做事的能力,讓他們能干事;培養(yǎng)他們付諸行動的習慣,讓他們真干事;制定一系列保護措施,讓他們可干事;還要讓他們想清楚做事的結(jié)果,必須有干成事的決心和信心。
如果我們的家長都能做到這些,孩子就會明白,父母只是自己人生路上的一根拐杖。走著走著,就應該放下拐杖,獨自闖天下了?墒,我們班48名學生,讀到高一,個頭竄得跟父母一般高,甚至比父母高了,大多數(shù)還不明白這一點。有些學生,動不動以不讀書威脅家長,用離校出走威脅老師,或者讀書就是給父母臉上貼金,就是給老師考高分,沒有對自己未來前程的具體規(guī)劃。將來想讀什么大學,干什么工作,過怎樣的日子,大部分孩子還糊里糊涂。
在學校,對老師依賴心理太強,獨立學習的能力沒有養(yǎng)成。老師上課不講,自己就不想鉆研。老師沒有布置作業(yè),自己就不想著找作業(yè)來做。打掃衛(wèi)生時,不會拖地,不會擦玻璃。書桌上堆得亂七八糟。住宿的孩子不會自己整理床鋪。這一切,都是我們家長十幾年來大包大攬的結(jié)果。
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在孩子讀高中后,要給孩子滲透對自己盡責任的意識,培養(yǎng)他們對自己盡責任的能力。要明白一點,今天你的放手,會給孩子將來自由飛翔插上一雙有力的翅膀。有一天,他們在工作中干得出色了,日子過得美滿了,你們是不是也就輕松了?
對家庭要盡責任。
我們把孩子帶到世上,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Y(jié)婚,懷孕,生產(chǎn),養(yǎng)育,眼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我們也會有一種成就感。但是,那么大的孩子,吃飯時,自己先端起碗吃得有滋有味;喝水時,搶過你的杯子一飲而盡;睡覺時,自己先鉆進被窩,呼呼大睡;早上起床,做好早點,他一吃,嘴一抹,就跑了……
從來不問你餓不餓,渴不渴,困不困,累不累。你如果覺得這是你應該盡的責任,你如果看著孩子這般自私,你還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你就麻煩了。等到有一天,你老了,走不動了,躺在床上渾身病痛,他卻在另一個城市過著幸福的小日子,對你不聞不問,你那時干哭都沒了眼淚。如果他不懂得孝敬父母,他把孩子養(yǎng)大了,孩子也不會孝敬他們,這樣代代傳下去,你的這個家族就毀了。
這樣一想,你就會覺得,培養(yǎng)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意識很重要很重要。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孩子一周沒回家,你怎么能忍心讓他早早起床幫你做早點?你怎么忍心讓他細嫩的手伸進冰冷的水里洗衣服?你怎么忍心飯做好后自己先端著碗吃?
可是,不忍心也得想辦法。你洗衣服時可以讓他放水,可以讓他晾衣服。你做飯時,可以讓他摘菜,淘米。你做好飯后,可以說自己腰疼,讓孩子把飯給你端來。
總之,要讓他參與,讓他懂得你的艱辛,讓他明白家里經(jīng)濟的困境,設(shè)身處地地為你著想。這樣培養(yǎng)下去,你就不用為你的未來,為你家族的未來擔憂了。
對社會要盡責任。
我這里說的,對社會盡責任,不是什么大口號,而是要讓孩子融入到集體中,要有集體榮譽感,F(xiàn)在的孩子,獨生子女較多。我們班還可以,大部分都是兩個。家里有兩個孩子的,他們還能想著照顧別人。一個孩子的,相對就差一點。
人是群體動物,來到這個世上,睜開眼,就會遇見各種人。家庭里的,家庭外的;有血緣關(guān)系的,沒血緣關(guān)系的。形形色色的人圍攏著你。隨著年齡的增長,遇到的人會越來越多。怎樣和這么多人相處,就成了一門學問。
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這是大實話。有些孩子在隨筆里寫道,我總是沒有朋友,有個朋友還跟我翻臉。這肯定不是別人的責任,而應該是自己的責任。
事實上,你沒有對別人盡責任,別人也就會對你敬而遠之。你要是經(jīng)常遲到,學生就會很生氣你。因為我們班遲到請假曠課都會扣除小組的量化分。只是扣分的情況不一樣。病假也會象征性地扣分。如果不這樣,有些學生總會找一些無法查看的病情請假。肚子疼啦,胃疼啦,來例假啦。
我們把全班孩子分成六個小組,把孩子在校的情況全部量化。每周總結(jié)一次。半學期獎勵一次。對孩子進行考試成績以外的評估,讓孩子明白,成績不是衡量人好壞的唯一標準。這樣做了半學期,孩子的集體榮譽感較以前好了,但有少數(shù)孩子,這方面依然我行我素,不管不顧,亂扔果皮紙屑,遲到現(xiàn)象屢教不改。
如果孩子能走出自我,關(guān)注他人,關(guān)注你生活的這個環(huán)境,也就是關(guān)注了我們生存的這個社會。將來換一個大環(huán)境,孩子也會發(fā)展得更好。我相信,我們每位家長都不愿別人說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沒有社會公德的人。所以,要培養(yǎng)孩子對社會的責任感,就要先從維護集體的榮譽感入手。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很優(yōu)秀的人。以上我談到的三點,如果你還沒有做到,或者做的不夠,那就努力督促自己,從責任方面入手,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吧。只要孩子有了責任意識,他自然會早早到校,自然會用心聽課,自然會保質(zhì)保量完成作業(yè)。成績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用你擔心了。家長們,是不是這個理呀?
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心人家長會發(fā)言稿范文 篇2
“責任”是一種特殊的營養(yǎng),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可以幫助孩子長大。我希望我的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呢?我就自己的育兒經(jīng)驗拋磚引玉,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現(xiàn)在的家庭都是六個大人愛一個孩子,唯恐孩子受一點兒累,什么事情都為孩子代辦代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孩子從小就覺得這一切都是大人應該做的,慢慢產(chǎn)生依賴性……當家長幡然醒悟,孩子的依賴習慣已很難改正。
從小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感。書包自己收拾,玩兒過的玩具放回原處,上學、放學自己背書包。學會幫媽媽做簡單家務,如:洗碗、掃地、自己疊被子,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名成員,他也有責任做一些家務。在享受勞動的同時,不僅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也鍛煉了孩子的心智。
二、讓孩子發(fā)現(xiàn)并感受愛。
羅曼羅蘭說過:“世間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我們家長是心甘情愿的為孩子付出一切,任勞任怨。我經(jīng)常對孩子說:我們做父母的為你盡心盡力,那是我們的責任,可你做為孩子,你也有責任的。你不能光享受我們?yōu)槟阕龅氖聝海阋灿胸熑螢槲覀冏鲂┦聝骸S行┖⒆幽阈列量嗫酁樗鲲,而他卻百般挑剔,就是不肯吃。
孩子心中有了愛的情感,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媽媽天天辛苦為他做一日三餐,感受到媽媽的愛,爸爸對他嚴厲的批評,是希望他進步,那也是愛。生活中處處是愛,讓孩子學會發(fā)現(xiàn)并感受愛的存在。那么,在他心里就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感恩,才會有一份責任。
三、學會奉獻。
人生最大的快樂,我想就是盡自己的所能來幫助別人。一次,孩子爸爸感冒發(fā)燒,我要上班,家里就剩女兒和爸爸,我臨走時,對女兒說:爸爸病了,你要照顧爸爸!這一天,女兒給爸爸倒水,詢問病情怎么樣了,完全一副很負責任的樣子;貋砗螅茯湴恋膶ξ艺f:爸爸我照顧的挺好的。對孩子的信任,也讓孩子產(chǎn)生了強烈的責任感。
女兒班上的一名同學,媽媽意外溺水身亡,女兒回家后很是同情的跟我說起她,心中油然而生憐憫之心,說一定要幫助她,用他的微薄之力溫暖她的心,還說這是他的責任。我心里真的為女兒有如此大愛之心而感到欣慰。
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父母和老師的教育、關(guān)心和培養(yǎng),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純凈的,每個孩子的心都是一片空地,種什么長什么。讓孩子懂得回報、懂得珍惜、懂得愛,做為父母就要從小在孩子心中播下愛的種子,不溺愛孩子,用正確的思想引導、灌輸,愛的種子是需要培育的。只有心中充滿愛的孩子,他才會用心去感受愛,并從愛中體會到一種責任!
對孩子的教育,每個家長都很重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優(yōu)秀的孩子,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都有自己獨到的好見解和好經(jīng)驗。這里我和各位家長交流和分享的主要是關(guān)于孩子責任心的培養(yǎng)和重視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討,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了我們的孩子!
四、關(guān)于孩子的責任心的培養(yǎng):
有的家長總是為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而苦惱,他們很奇怪為什么老要催著孩子學習孩子才會學?不催孩子,孩子就不主動學?為什么孩子就不能自覺學習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還沒有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當然也就不會有足夠的責任心去完成學習任務。不要忽視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是我在培養(yǎng)孩子方面的體會。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呢?
1、告訴孩子學習是他自己的任務和責任。
很多家長只是習慣于簡單催孩子去學習,可結(jié)果呢?有的孩子聽話,家長一催,就去學了,家長會覺得很高興,但要家長不催的時候,聽話的孩子有的也未必想到主動去學,家長就覺得孩子太不自覺。而有的孩子屬于不太喜歡聽話的,催半天也不一定去學習,家長就很生氣,失望中批評孩子甚至在氣極時極端方式對待孩子。
其實,家長絕不能因此認為不自覺學習都是孩子的錯,而應該問問自己,是否已經(jīng)與孩子溝通過,讓孩子明白學習必須是他當前的任務呢?好好告訴孩子這個事實,讓他要接受這個事實,學習是他必須承擔的任務,他必須以足夠責任心去保證完成。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大多是孩子根本還沒被講明白學習是當前他自己的任務和責任。孩子不明白,就是家長的失誤。
在孩子第一天背上書包上學時我就告訴他,每個人不同時期都有自己的任務和責任。比如爸爸媽媽應該努力工作,為家庭和社會做貢獻,這是父母的任務和責任,而且無人可以替代。而作為孩子的他,進了學校就意味著好好學習是他一項重要任務的開始,同樣也是責無旁貸和無法逃避的。這個道理在與孩子的交流中要反復強調(diào),目的是讓孩子逐漸把自己的學習要完全當作是自己的事了,并知道應該去完成好這個對自己很重要的任務。
給孩子要早講清楚這個學習是自己的事這個道理,也有利于打消孩子依賴家長的期望。孩子的懈怠不是天生的,更多是家長有意無意慣出來的。
2、多讓孩子為自己的學習做主。
導致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的另一個原因是家長的事事包辦。這個問題是老生常談,但好多家長還在錯誤里徘徊。比如家長以孩子太小沒有判斷力或根本認為孩子的意見沒必要征求為借口而自作主張安排孩子的學習內(nèi)容。但孩子雖小也是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獨立的感受,他可以不知道什么是對錯,但卻知道什么事是自己做起來喜歡或不喜歡的。想象一下,被動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是多么痛苦的事,我們成人都和痛恨這樣的情況,為什么卻要強加給孩子?被逼著學習,學的不是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孩子大多都是消極對待的.,那就談不上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結(jié)果了。當然,孩子在被動學習過程中也有可能被動培養(yǎng)出了興趣,但學習的積極性卻大多沒有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參與選擇學習內(nèi)容的高。
對于我的孩子,除了學校的內(nèi)容,要再學點什么,我通常要花點時間和孩子討論學習內(nèi)容和特色以及得失。對于不是必須學的一些內(nèi)容,建議是我的態(tài)度,在選擇時我完全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興趣決定是否淘汰,而對于真的很重要需要學的內(nèi)容,我希望孩子學,但強迫不是最好的做法,技巧性地讓孩子自己選擇接受是明智的,至于技巧,聰明的家長都知道。
不管事情重要不重要,只要是關(guān)于孩子自己的事,我們一定要讓孩子了解事情的本質(zhì),告訴他們我們的想法,并傾聽孩子的看法和選擇。讓孩子自己做主產(chǎn)生的失誤在所難免,也可能和家長的看法不切合,但家長不用擔心,只要耐心去引導讓孩子調(diào)整就夠了,這并不是最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的是如果我們給機會讓孩子從小學會為自己的事情做主,孩子不但可以充分獲得家長的尊重感到快樂,更大的收獲是孩子會發(fā)自內(nèi)心為自己的每個選擇給予飽滿的責任心去承擔后果。
即使孩子的個別選擇會有損失,但這些損失比起孩子日漸強烈的責任心,就不值得計較了。有一點要說明的是,要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主,不是絕對的順從孩子的所有想法,好的家長是孩子好的指路人,還是要堅持的。
3、懂得適當強化孩子的責任心。
在學習方面,建立責任心很重要,強化責任心更重要。如何讓孩子的責任心持久發(fā)揮在學習上,需要家長利用適當?shù)臅r機來強化。孩子的責任心如何,表現(xiàn)在學習的每個過程中。我主張當孩子能夠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管理自己的學習的時候,哪怕我們看到的只有那么一點點好的苗頭,都一定要給孩子及時的肯定,我們不妨馬上驚喜地告訴孩子:“你做的真棒!”千萬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贊美和肯定。孩子在你的夸獎中會更加自信,并能充分體會自己有較好的責任心來管理自己的學習是多么有成就的事情,從而孩子的責任心有了又一次的加強。孩子會更加懂得怎么做,可以讓自己繼續(xù)獲得這種美好的感受。
4、家長給孩子做有責任心的好榜樣。
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孩子最親近的學習榜樣。當希望孩子要充滿責任心努力學習的時候,家長應該也以自己的責任心影響孩子。家長的責任心未必只體現(xiàn)在每天從形式上陪孩子學習上,更多的也可體現(xiàn)在自己對工作和家庭乃至社會的責任上。我們工作努力,勇于承擔工作重擔,有質(zhì)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孩子就看在眼里,把我們身上有責任心的好表現(xiàn)實踐在自己的學習行動里。
我們鼓勵的是家長以行動來帶動孩子,我們忌諱的是單純用嘮叨的語言來說教,語言在教育面前時常是蒼白無力的,不但用說教增強不了孩子的責任心,反而讓孩子在說教中更依賴或更逆反!
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心人家長會發(fā)言稿范文 篇3
各位家長大家好!今天我很榮幸能坐在這里和大家交流我關(guān)于教育孩子的一點個人體會,有不恰當?shù)牡胤竭請大家見諒!
每一位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學習,希望他能好好學習,成績優(yōu)秀。望子成龍是每個做家長的心愿?墒牵⒆硬⒉皇且幌伦泳湍苋〉煤芎玫某煽兊,對孩子管的太嚴,把孩子的空間縮得小而又小,往往適得其反,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僅學習成績無法脫穎而出,反而還會產(chǎn)生厭倦和松懶。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引導,與孩子一同尋找學習的樂趣,才能有助于孩子在學習上取得好的成績。 下面,我結(jié)合自己的一些看法,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一下我的經(jīng)驗:
一、以身作則。
家長首先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啟蒙。孩子的學習氛圍,與孩子一起看書或?qū)W習。久而久之,漸漸地他們自然而然地感覺父母很注重學習,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學習,懂得了不是為誰而學的道理。
二、尊重孩子。
何為尊重呢我們不妨在適當?shù)臅r間坐下來和孩子相互交流,讓孩子暢所欲言,給我們一些信息,讓我們知道孩子的喜怒哀樂。有時意見分歧時,做為家長,是否會去認真考慮孩子的意見比我們的更完善、更妥貼。如果這樣,我們就應該放棄自己的意見,大膽采納孩子的意見。這是給孩子一次是非認知判斷能力的鍛煉,既尊重了孩子,又縮短了兩代人的鴻溝。
三、尋找學習興趣。
孩子不愛學習,主要原因是對學習缺乏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和老師及家長的引導是分開不的,平時應多和孩子以一種平等的心態(tài)進行溝通,在溝通交流過程中尋找孩子在學習生活的愛好,尋找共同話題,在平時的生活過程中多鼓勵賞識自己的孩子,讓他認為自己行,樹立對學習的信心,只有這樣長期的不斷努力支持他,才能讓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覺,有了興趣,相信他一定會將學習搞上去。
四、要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孩子不學習,不愿、不想學習是缺乏動力,是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自然也就不會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有一種盲目性,不知道為什么而學習以及該怎樣去學。能夠在學習中有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并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而學習的時候,學習就不再是討厭的、與自己人生無關(guān)的負擔了。相反學習會變成一件有趣的、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最緊要的事。孩子不愿學習,不想學習問題便迎刃而解,這樣的學習才是主動的、自覺的、
有效的,而不是被迫的、壓力的和效率低下的。
五、糾正想法。
我們應該糾正孩子的一種想法,孩子以為學習是為了父母,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是完成父母交給的任務,因而缺乏學習的興趣,只是機械地應付,一旦遇到困難就產(chǎn)生逃避的想法。因此我們在給孩子確立學習目標之前,首先要使學生自己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要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只有通過今天的努力學習,才能使擁有自己更美好的未來。學習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美好的未來。父母的擔心是為自己好,是替自己的未來擔心。
最后,要經(jīng)常與老師溝通。在這點上,父母應及時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知道孩子的學習狀況。一個孩子在學習上,不可能每個環(huán)節(jié)一帆風順,隨時有潮起潮落,只是不知漏在哪一環(huán),雙方取得聯(lián)系后,及時糾正和彌補不足之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guān),取得扎實基礎(chǔ)。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體會看法,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些幫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