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技巧之立意深刻(通用3篇)
演講技巧之立意深刻 篇1
著名清史專家閻崇年先生到無錫簽名售書時,被一個素不相識的年輕人甩了一記耳光。這樣的遭遇實在令人意外,更令人憤怒!
文化之爭自有文明的解決辦法,每個人對世界都有自己的認知,閻崇年的觀點可能不符合你的認識,但一個人對自己觀點的堅持,無論言論多么離譜、荒謬,采取暴力的方法來攻擊對方,這肯定是不對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伏爾泰的這句名言不是最為大家所鐘愛嗎?果真如此,又怎么會“我不同意你的意見,就掌你的嘴”呢?
我們這個國度,說起來很講面子、很講平和,但偏偏特別容易出現(xiàn)暴力與對抗。無論何時何地,雙方意見不合,無論爭論的是什么問題,都很容易對立起來,甚至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如果要雙方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討論,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動手甩閻先生耳光的人,據(jù)說開始不過是不同意閻先生的觀點而已。這種不同,最終竟演化成武力批判,跟我們這種暴力的傳統(tǒng)密切相關(guān)。
一些國人不善于討論,容不得不同意見,這種極其惡劣的習慣,古已有之,且源遠流長。翻開歷史,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漢武帝的罷黜百家,滿清朝的興文字獄。封建君王對持不同意見者,輕則聲討,重則追殺。不幸的是,這種劣習似乎一直都很時髦、很火爆。因而動手打架、煽人耳光,也就一點都不新鮮了。其實,在當今之世,稍微有點修養(yǎng)的人,都知道要尊重別人的言論表達自由。但是,大多數(shù)人遇到在自己看來非;闹囉^點的時候,都很難容忍。其實,別人的所謂荒謬觀點,不見得真的就是荒謬的。就算真的荒謬,只要它沒有強加于你,僅限于言辭,就應該被容忍。容忍不同聲音的程度,實際上是檢驗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試金石……
在這一部分的演講中,演講者并沒有停留在“掌摑”的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根源——肇事者與閻崇年之間實際上是一場“文化之爭”,是因為觀點的不合。演講者通過探本求源的方法揪出問題的本質(zhì),因而演講立意也就深刻了。肇事者為什么會沖動?是因為閻崇年的觀點不符合他的認識,而肇事者又“不善于討論,容不得不同意見”,歸根結(jié)底是不“尊重別人的言論表達自由”。這種劣習,一旦外化就是暴力了。肇事者不知道或不愿意通過報刊、網(wǎng)絡和其他渠道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想借“動手打架、煽人耳光”的過激行為來引起外界注意,實際上呈現(xiàn)的是一種匹夫之勇、愚人之習。這樣層層剝開、條分縷析后,演講者的思想也就呼之欲出了。“容忍不同聲音的程度,實際上是檢驗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試金石”這一立意,與“年輕人忌沖動、要克制”的立意相比,孰高孰低,孰優(yōu)孰劣,不言自明。可見,深刻的立意,就是要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見人之不見或少見、言人之未言或少言、發(fā)人之未發(fā)或少發(fā),并能給人以啟發(fā)和教育。
綜上2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思維的深刻性表現(xiàn)在對事物本源的探求和由此及彼的分析。只要方法得當,深入開掘,演講的立意就能走出膚淺而達于深刻。這樣的話,演講才耐聽,聽眾才愿聽、愛聽。
演講技巧之立意深刻 篇2
在一節(jié)演講與口才課上,口才培訓教練讓學員們就“閻崇年吃耳光”事件發(fā)表演講。一位年輕學員在《都是沖動惹的禍》的演講中,有這樣的片段:
閻崇年先生在江蘇無錫簽名售書時,被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當眾掌摑。據(jù)報道,這名年輕人是因為不贊同閻崇年關(guān)于清朝的一些觀點與表述,而采取了過激行為,這實在令人震驚!
記得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不知他老人家見到這一幕有何感想?其實,那名年輕人不是到了現(xiàn)場嗎?正好可以和閻老先生來一場唇槍舌戰(zhàn)啊,有本事就把閻老先生駁得瞠目結(jié)舌,批得體無完膚啊?可他沒有這樣做,竟然一巴掌甩過去,這算哪門子本事呢?
一個30來歲的年輕人當眾甩一位70多歲老人的耳光,就好比孫子跟爺爺動粗,就算有天大的理由,終歸是“忤逆”一個。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沒什么大驚小怪的。現(xiàn)在的有些年輕人喜歡玩?zhèn)性、耍脾氣,動不動就來粗的。其實,這都是沖動惹的禍啊!
平心而論,這位學員的演講語言流暢,態(tài)度鮮明,立意也正確,但致命的不足是主題不深刻。演講者把年輕人掌摑閻崇年的原因歸為“沖動”,顯然是一種淺層、籠統(tǒng)的認識。因為,這個年輕人為什么沖動?粗魯?shù)谋澈笥惺裁礃拥膭訖C?這些都是聽眾急于想知道的,演講者卻只字未提。換句話說,由于演講者不能透過現(xiàn)象挖掘本質(zhì),也就只能在“掌摑”與“沖動”上大做文章。如此一來,就算“年輕人忌沖動、要克制”這樣的主張沒有錯,其立意也是極其膚淺的。再者,這些見解都是聽眾耳熟能詳?shù),等于給聽眾傳遞的是零信息。這樣的演講,當然沒有吸引力。
演講技巧之立意深刻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讓誠信的`光輝把人生和世界永遠照亮”。
誠信是什么?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就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我是一個七年級的學生,從小我們就受過關(guān)于誠信的教育,聽過許多關(guān)于誠信的的故事:歷史上著名的商秧變法就是從“立木取信”贏得人心開始,新法得以順利推行,秦朝振興掃蕩六國實現(xiàn)了中國的統(tǒng)一!現(xiàn)實生活中高考狀元唐黎因沒喝過某種“補腦汁”,而拒做該種產(chǎn)品廣告,舍棄了巨額廣告費卻寧肯自已東挪西借湊錢上大學!
古人云:“誠信于君為忠,誠信于父為孝,誠信于友為義,誠信于民為仁,誠信于交為智。
誠信滲透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商人合法經(jīng)營是誠信、人們之間平等交往是誠信。誠信是最寶貴的美德,是取信于人的根本,是一個社會繁榮的前提,是一個國家穩(wěn)固的基礎(chǔ)。沒有了誠信,就沒有了社會的契約,就沒有了社會的秩序,就沒有了社會游戲的基本規(guī)則!誠信,也是中華文明古國的傳統(tǒng)美德,幾千年受到人們的自覺信奉和推崇。但是,現(xiàn)在許多事情卻背離誠信讓人駭然!假煙假酒、地溝油;假評選、假廣告、搞得人人自危防不勝防,天怒人怨。誠信的缺失給我們給國家?guī)砹颂嗵嗟膫Γ?/p>
作為一個青少年、作為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我們自已一定要堅持做誠實守信的人,外面的誘惑再多,我們也不能為之所動。誠信待人誠信處事,付出真誠收獲友誼和尊重。一切從我做起,一切從身邊做起!誠信的建立,不是一個學校的責任,一個家庭的責任,而是全社會全人類的責任!是每個有良心有道德有理想的‘人’的責任!
我們需要誠信,我們追求誠信。誠信是崇高的責任、誠信是寶貴的美德、誠信是幸福的保障,誠信是我們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偉大的力量!同學們:讓我們呼喚誠信、追求誠信,攜起手來捍衛(wèi)誠信!我們要讓誠信那不朽的光輝,把我們的社會把我們的人生永遠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