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幼師演講稿(精選3篇)
經(jīng)典幼師演講稿 篇1
“中國夢”,這三個字讓今年的春天氣場格外強大,并催生無數(shù)新希冀、帶來更多新夢想。“中國夢,是民族的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中國夢中,有教育夢;教育夢中,有學前教育夢。孩子處于為日后報效祖國積蓄能量的階段,是國家的未來,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人公,把夢想的種子播種,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質,為其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是我作為一名人民幼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學前教育夢,是為孩子們做的夢,是為祖國未來做的夢,是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做的夢。這是我們共同的夢!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最大的家。中國夢,就是一個由國到家的過程,每個人都是中國夢的筑夢者。“育人為本,服務為先,與時俱進,特色創(chuàng)新”,在中國夢的筑夢大軍中,我們XX縣縣直幼兒園只是其中的一支蟻族,然而,為了實現(xiàn)“更好的幼兒教育”這個夢想,我們始終以螞蟻團結一致、不畏艱難的精神,成為筑夢大軍中一支頑強的力量,一步一個腳印地踏上筑夢征途。而我——陳艷,縣直幼兒園的普通一線幼師,作為基礎教育的一名啟蒙者,長年堅守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陣地,以實際行動傳遞職業(yè)道德正能量,積極爭當“最美幼兒教師”。我的愛生格言是:“作為一名教師,愛是一份責任,一份付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愛更是無怨無悔的奉獻。”多年來恪守有教無類,加強自我約束;學會調(diào)整自我情緒,快樂工作,積極做到育幼垂愛,享受童真;與愛同行,點亮童心,用愛感染每一個幼兒與家長。
“家有五斗糧不當孩子王”從古傳到今,但是個中滋味有誰真正用心體會過呢?家長們個個將孩子視為心肝寶貝,很多人只知道指責教師這不好,那不好,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受到委屈。大家可曾想到教師工作的艱辛?說句心里話吧,自從踏入了幼師這一行業(yè),覺得這份工作實在是辛苦,但是出于對工作認真的態(tài)度,我還是選擇了堅持,甘當一名“孩子王”。做好“孩子王”的首要問題就是要愛孩子,關心孩子。拿著放大鏡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拿著顯微鏡去尋找孩子的缺點。
在一個家庭中,孩子的性格,愛好,及相貌特點各不相同。不管是怎樣的性格,你都要認真對待他們,不能有任何的放棄。只有你做到這一點,孩子們才會喜歡你,才會擁戴你。在幼兒園這樣一個小班級里面,有孩子、教師、保育員組成。教師與孩子從進園到離園這段時間一直都在一起,我們之間是非常熟悉的,一天的生活基本上都在教室里面開展,時間久了,兩者之間也有著一定的默契。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教室是他們用來學習和生活的地方;從老師的角度來看,教室是與幼兒一天內(nèi)相互互動的地方。現(xiàn)在,我認為,教室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生活學習的地方了,它更像老師和孩子進行“戰(zhàn)斗”的“戰(zhàn)場”,我們就這樣每天都在進行著小型的“戰(zhàn)斗”。成天面對這些年幼的孩子,他們調(diào)皮搗蛋,有時候被氣得說不出話來。除了充當“受氣包”的角色,我們還是老師,要教會年幼的孩子知識及怎樣與人相處;我們還是保姆,要給孩子料理他在園時的穿衣、吃飯,有時候還要給孩子換尿褲;我們還是孩子的“媽媽”,在孩子哭泣受傷的時候,需要給予孩子母親般的關愛…
雖然有的時候,我的“戰(zhàn)斗”是失敗的,但是,每一次的“戰(zhàn)斗”我都會和他們在心靈上有了進一步的加深,我喜歡和他們進行這樣的“戰(zhàn)斗”,因為,在每次的“戰(zhàn)役”中我都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即使是幾句簡單的對話,我都能發(fā)現(xiàn),他們所想到,發(fā)現(xiàn)到的小知識。周而復始的工作雖然又苦又累,但還是會發(fā)生很多讓我感到欣慰的事情。比如,在自己勞累的時候孩子伸出稚嫩的小手給我捶背;在我嗓子“啞了”的時候聽見小朋友偷偷地說“老師生病了,我們不能再惹老師生氣了”;跟孩子在一起游戲的時候,孩子一不小心就喊我“媽媽”……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他們從不偽裝,這些,都是孩子內(nèi)心世界純真的對老師的愛,即使工作再勞累,也讓我心里感到很溫暖。孩子愛老師、老師愛孩子——這是我們永恒的主題。在這些點點滴滴的生活小細節(jié)中,您是不是也看到了,這一次次“戰(zhàn)斗”是讓人有所收獲、并且是我們深深喜歡投入進去的一個小“戰(zhàn)場”?!
經(jīng)典幼師演講稿 篇2
最近,在我們身邊發(fā)生這樣的事,實在令人吃驚。
我們不禁捫心自問:一個教師,一個合格的、稱職的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么? 兩個字――責任。如果沒有責任,一切都無從說起!
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身兼數(shù)職。母親、女兒、妻子、教師等。既然我們身兼數(shù)職,因此,我們肩上的責任也重大。要成為一個完整、健康、健全的社會人,我們會有差距,這再所難免。因為,我們在工作與生活中,可能會有些顧此失彼,也可能會有所偏頗,但我們不能失去最起碼的責任。因為它太重要了。
責任,猶如支撐一座大廈的堅實地基,如果沒有這堅實的地基,再漂亮的外墻與豪華的裝飾,都會在頃刻間轟然倒塌,甚至殃及無辜!
所以,我們有必要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擺正位置了嗎?反省自己盡職了嗎?
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總會遭遇些痛苦與不幸。當痛苦與不幸來臨時,我們只有迎面而對,雖有一千個一萬個不愿意,但除此以外,我們別無選擇。再大的苦,再痛的傷,總會過去。如果我們選擇逃避或沉溺其中,那么,生活就會一潭死水;人生就會暗淡無光;生命猶如行尸走肉。這樣的人,只能痛苦一生!這樣的人,無論生活與事業(yè)也會一敗涂地!
有首歌唱得好:“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但愿這次教訓,讓我們每個人都能銘記于心,并深深地喚起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感。
經(jīng)典幼師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是一對一初數(shù)老師。下面我將開始我今天的演講《愛與責任》。
人們都說愛是一種奉獻,如陽光,如雨露,如甘泉,其實愛除了是一種奉獻,還是一種責任。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愛和責任缺一不可。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孩子不僅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和情感的展現(xiàn),實際上更多的是教師對祖國,對人類,對未來的熱愛,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有關心。教師對于學生的愛不僅體現(xiàn)在授業(yè)解惑上,還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換取他們的平安。汶川地震時,張亞米老師用雙手死護住兩名學生,自己卻不幸遇難,救援人員不得不鋸掉他僵硬的手臂來救出孩子,這樣一個年輕的老師,在災難面前,選擇摘下自己的翅膀來保護孩子,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崇高與偉大的真正含義,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展示著師愛的偉大;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和講臺護住了四名學生,他的犧牲成就了四個家庭的團聚和幸福。他們在生死關頭用鮮血和生命保護學生的壯舉,猶如最后一堂無聲的課,展示了人民教師的職業(yè)操守,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師魂。
一粒種子埋進地里,生根發(fā)芽,會結出顆顆碩果;一顆愛心灑向人間,真誠無私,會贏得顆顆童心。教師,肩負著培養(yǎng)祖國未來接班人這一歷史重任,為了完成使命,教師就應具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師愛精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愿我能把我這微弱的光和熱,奉獻給我鐘愛的教育事業(yè),用愛與責任給孩子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