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家長會發(fā)言稿范文參考(精選3篇)
補習班家長會發(fā)言稿范文參考 篇1
一、首先,感謝各位家長的到來,很高興認識大家。我們能這樣面對面地交流認識,就是一種緣分。希望我們能有更多的機會為了你的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共同探討教育教學方法。
二、回顧這一個月的補習情況,給我的總的印象是孩子們比較純真,比較有自己的個性,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自我約束力較強(如:張元帥、封佳序、孫思竹、廖心怡、蔡娜、周珂利、柳佳豪、向俊峰)。這些孩子每天補習的時候都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wù),而且認真動腦筋,獨立思考,不懂的能大膽問老師,每天布置的家庭作業(yè)都能按時完成,這么熱的天,能做到這點,真的不錯,其實孩子們很辛苦,我都很佩服這些孩子,當然這與家長的嚴格管教分不開的。所以再次感謝家長們對我的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三、補習的情況總結(jié)。
兩個班級,由于人少,安排的兩個段的綜合班,主要以學生下學期的教材學習為主,六年級的幾個學生安排了一天學習課本,一天進行閱讀訓練。我們學習課文主要是孩子自己獨立閱讀課文一兩遍,然后借助課堂全解了解課文大意和相關(guān)知識,接著自學生字詞,由老師給孩子聽寫本課的生字詞,最后完成每課的課堂習題。每天我會根據(jù)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布置相應(yīng)的家庭作業(yè),第二天課前進行檢查。補習中安排了一次半期和一次期末考試,半期考試我是針對上學期的學習來出的試題,期末考試是針對補習的情況來出的試題,總的說來,孩子們都完成得比較好。效果不錯。
四、家長應(yīng)該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shù)和暑期補習的問題。
家長不要以分數(shù)論英雄,重在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自覺學習的意識。補習時間短,見效慢,要想使孩子的成績有一個大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到效果的,所以家長們和孩子們都要有一個持之以恒的意識。
語文的學習能力主要分這幾個部分:基礎(chǔ)知識、閱讀能力、作文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必須循序漸進,一點一滴,逐漸積累和培養(yǎng)。要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和孩子必須注意抓好預(yù)習、課堂、復習三個方面的學習質(zhì)量,這三者之間也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很多家長可能沒有注意,反正孩子在學校學得如何,只看最后的考試分數(shù),平時回來就是完成老師的作業(yè)就行了。這樣是不能真正提高成績和培養(yǎng)能力的。家長要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跟孩子一起學習,要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進度,以及學習中的問題,并能幫助他解決,排除他學習中的困難,讓他對學習有信心,有興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學習當成快樂的事情,從而愿意去學習,做到事半功倍。
五、展望未來,我們要做到:1、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2、如何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慣。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
1、課前的準備習慣。收拾書包,準備好學習用具,(每天必帶5樣),檢查有沒有不關(guān)學習的玩藝。
2、課前預(yù)習的習慣。(語文的預(yù)習要求是:讀文、生字注音、拼 讀生字,在文中圈詞語)
3、認真、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認真書寫,及時改錯,學習自己檢查正誤。)
4、復習的習慣。
每學一課必須家長給孩子聽寫生字詞,聽寫之前讓孩子讀課文、生字,并對當天學的課文提出一些口頭問答,加深記憶。
5、少看電視,多讀課外書。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慣。
1、自己先養(yǎng)成閱讀習慣。你的自身行為比你的言語更有說服力。如果孩子看見你總是在讀書看報,他們很快也會效仿你。
2、一定讓孩子每天都閱讀。像彈鋼琴一樣,讀書也是一項技能,所以同樣需要不停地練習。研究者發(fā)現(xiàn),每天至少花30分鐘閱讀任何種類報刊雜志的孩子在學校里閱讀方面明顯優(yōu)于其他學生。
3、養(yǎng)成去圖書館、書店的習慣。
4、讀書給孩子聽。研究顯示,這是父母能為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所做的最重要努力。
5、送書給孩子作為禮物。
6、使讀書成為一種特權(quán)。比如說,“如果你在床上看書的話,今晚就可以晚15分鐘睡。”或是“因為你今天幫忙洗了碗,我等會兒給你多讀一個故事作為獎勵。”
7、如果你的朗讀水平實在不行,你可以讓孩子讀給你聽,然后和他討論書中的故事。
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家長應(yīng)以鼓勵為主,但是不可鼓勵過分。有關(guān)教育專家曾推薦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孩子自覺養(yǎng)成好習慣的興趣——就是代幣制,家長不妨一試。
1、每天堅持聽故事,或自己堅持讀。加一分。(培養(yǎng)閱讀的好習慣)
2、每天的作業(yè),沒有錯題。加一分。(培養(yǎng)認真的好習慣)
3、定時總結(jié):分值小,滿足一個小愿望,分值大滿足一個大愿望。激勵孩子,直到養(yǎng)成一個成熟習慣。(滿足孩子的愿望,當然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
六、補習延伸:
不是補課結(jié)束,學習就結(jié)束了,在8月份里,還希望家長督促孩子繼續(xù)學習。多讀書,多練筆。下學期每天放學后,可以到這里補家庭作業(yè),周末也可以來。家長們要舍得教育投資,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獲。我相信你的投入一定有回報。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有什么需要我?guī)椭,可以給我電話:150253.李老師
補習班家長會發(fā)言稿范文參考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
首先歡迎各位家長來到我們_班家長會的現(xiàn)場,謝謝各位家長支持我們學校和老師的工作,相信在我們的配合下孩子們一定能夠有所進步,學有所成。我也向各位家長做一個自我介紹,我是咱們_班的__科任老師,我從教也已經(jīng)有_年的時間了,現(xiàn)在是_級教師。這一次是我們班本學期的第一次家長會,也是本學期第一次考試之后的家長會,所以接下來是想跟各位家長說一下我們班這次考試的我所教授的學科的一個情況和給家長們的一些小建議。
這一次的考試成績還是挺不錯的,我所教的這個學科在年級中的排名是第_名,雖然跟上一次的考試的名次是差不多的,但整體水平其實是有一點退步了的,這一點我是從我們班上的平均分看出來的。有些時候我們其實是不僅要跟學校的其他班級去比的,也要跟班級之前的成績比,若是同學們有退步的現(xiàn)象,我是一定要發(fā)現(xiàn)并且去想辦法解決這個事情的。所以這一次的家長會也是想跟各位家長說一下我這門學科的一些學習方法和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能夠做些什么。
我知道各位家長的工作其實都是比較的忙的,沒有時間去管孩子的學習的一些事情,下班之后也要忙著做家務(wù),這一次也是從各位家長那里知道了孩子們寫作業(yè)的一個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在寫作業(yè)的時候會向家長們要手機,說是要查資料,但是我也教了這么多年的書了,對學生的一些心理活動還是比較的了解的。家長們聽到孩子要查資料肯定是會很樂意的把手機給他們的,但他們拿到手機之后就會去網(wǎng)上找答案,或者是偷偷摸摸的做其他的事情。這樣對他們的學習是沒有一點幫助的,反而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
我們老師布置作業(yè)也是希望通過讓他們多做題去鞏固當天所學到的一些知識,抄作業(yè)的話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做其他的事情也是會大大的降低他們的學習效率的。這個年紀的學生自制力其實都算不上太好的,所以就需要家長們多注意一些了,我的建議是家長們不要把手機給學生,讓他們獨立的去完成作業(yè),這樣才是能夠有進步的。最后一個建議就是讓孩子們在考試之前做好復習,家長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考試之前多留心,提醒他們及時的進行復習。
我的發(fā)言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補習班家長會發(fā)言稿范文參考 篇3
各位家長:
您們好!我是初三(3)班的政治教師,我和3班的學生已經(jīng)相處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了,說心里話,我喜歡這些學生,我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這些學生學得更好。他們也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更大的進步,在這次期中考試中,政治滿分70分,3班政治成績的平均分達到52。84分,上,56分的有18位,優(yōu)秀率35.3%,42分以上43人,合格率達到84.3%。這個成績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我還會更加努力,幫助他們再進一步。
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我很關(guān)注我們現(xiàn)在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現(xiàn)在正在長身體,思想開放了,接受的新知識多了,萌發(fā)了很多新的念頭,比如戀愛或者叛逆,這些都是他們青春期的特點。不過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可能是來自學業(yè)上的影響,我們很多學生到了初中已經(jīng)很難適應(yīng)初中的學習了,尤其是一次一次的考試失利,讓他們已經(jīng)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信心。有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變得不再在乎學習了,他們會覺得課堂的知識不屬于他們,他們在知識里找不到價值,他們于是尋找其他自身的價值,他們開始說話,搞小動作,玩游戲,看漫畫等等……這時候,我們的家長往往也會變得無助和無奈,覺得這是孩子自身的責任,這是學校的責任,但是卻很少想到大部分還是來自于家庭的原因。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點,我沒有辦法具體的說,但是有些道理卻是相通的,我想在這里與大家一起分享幾點。
一、用心陪伴你的孩子,運用身體語言觀察了解孩子的感受。如“父母這么做,你會覺得父母愛你呢?”
二、欣賞與鼓勵孩子,充滿期待,學會等待。及時肯定、強化孩子做的對的地方,對于孩子做不好的地方,少批評,少指責。
三、適度控制。讓孩子了解行為規(guī)范標準和不可逾越的底線。如:有一個學生天天睡覺。
四、多用正面語言引導,少用負面語言。如:不說“你怎么這么笨”,可以說成“你可以變得更聰明的”
我們聚在這里其實就是一個目的,使我們的孩子更快樂的成長,而這種快樂不僅僅是愉悅本身,還伴隨著成功,挫折,和堅持。我要感謝家長朋友對我工作的支持,體諒,其實老師的工作真的很辛苦,但是我們的心不苦,我相信用甜甜的心會最終收獲甜甜的果實。
初三,是人生很關(guān)鍵的一個時期。它是學生中考征程中的加油站。
從摸索的初一階段進入到初三,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后,有些同學一下子就放松下來,以為初三是初中三年里最輕松的一年,松懈了。其實不然,初三是一個起到承上啟下、銜接和扭轉(zhuǎn)作用的關(guān)鍵學期。比如:學生剛接觸物理還沒有形成物理思維,不會思考,成績不理想;各門學科進度加快,難度漸深問題;語文學科一如既往的積累問題,寫作水平的提高,現(xiàn)在中考作文和寫作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各種文體的閱讀能力等等;數(shù)學學科,數(shù)型結(jié)合,難度加大。學科多了顧此失彼等等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如果盲目松懈,會導致初三學期的學習失去方向性,從而影響中考成績,錯失進入重點高中的良機。
考試成績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上是否端正、學習方法是否正確、以及對于主要知識點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其態(tài)度是最重要的,沒有端正的態(tài)度,何談技巧,何談方法,何談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初三對于成績來說,高層次的提高,和瘸腿學科的補差極為重要。如何提高,如何補差,對于此,我們建議家長可以通過多和學校老師聯(lián)系端正學習態(tài)度和行為。如:胡文景同學就勤學好問„
上了初三,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變化很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身體上的,他們長高了,長大了,有的男孩還長了一些胡須,不過還是那么可愛。二是心理方面的,他們變得懂事了,但是也更有自己的想法,有時會叛逆了。很多孩子到了初三進入了青春期,心里動態(tài)會變多。有的孩子說“會莫名奇妙的生氣,以前不會這樣,在家也經(jīng)常和家長頂嘴,其實自己也很自責,不知道怎么辦,有的孩子說很煩躁,學不進去,也不愿意玩了,有的孩子會有早戀的前兆。。。。。。”種種事情,都是青春期表現(xiàn)。對于這些情況,不要責怪孩子,也不要給太大的壓力,應(yīng)該耐心疏導,做心理工作,(調(diào)整心態(tài)和方法,調(diào)整期望值,多溝通,多和孩子溝通,多和老師溝通)
作為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礎(chǔ)和品質(zhì)基礎(chǔ)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質(zhì)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學校是接過這塊毛坯進行繼續(xù)加工的,在學校塑造和加工的全部過程中,離不開正確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沒有良好,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師資和學校都不可能產(chǎn)生好的教育效果。
學校的教育形式是群體性的教育 ,主要任務(wù)是以傳授知識為主體,老師負責幾十人的教學任務(wù),所以學校不可能象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教的對象,集中在一個學生身上,無論從教育的時間和精力上來講,還是從教育的對象情感上來說,家庭教育占有特殊的優(yōu)勢作用和地位,其潛在能量是巨大的,開拓的前景是廣闊的。孩子在同樣的年齡 段里,同時走進學校,在同樣的班級里就讀,授課的時間是相同的,教 育環(huán)境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則是區(qū)別很大的,這種原因并不在于學校教育質(zhì)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所以只強調(diào)學校教育質(zhì)量,而不檢查自己家庭教育的家長, 一定是不能認識到家庭教育是一項艱苦而又細致的長期教育工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 的培養(yǎng)沒有幾十年的精心培養(yǎng)是成不了材的,靠 朝夕功是培養(yǎng)不出人材的,靠僥幸心理也是斷然培養(yǎng)不好孩子的。
不負責任的放任,不管不問,以及吃苦耐勞,樸實的品質(zhì)等,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和塑造著孩子的性格。
最后對家長提幾點希望:
1、重視日常修養(yǎng),只有受過教育,才能關(guān)注教育。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
2、注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3、樹立自己的威信,不 吹胡子 瞪眼、 擺架子,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 , 只顧自己吃喝玩樂,品質(zhì)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人是不會培養(yǎng)出好孩子的。你看看孩子的 課本,我們培養(yǎng)孩子的是什么,你的行為是什么?
4 、糾正孩子的關(guān)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注意考慮成熟,選擇最佳地點和時機。
5 、創(chuàng)造和睦、祥和、穩(wěn)定的家庭氣氛。一個成天吵架,問題成堆的家庭是無法教育好孩子的。
6、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huán)境,起碼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huán)境,不求高檔,但求 氛圍,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
羅羅嗦嗦講了這么多,耽誤了大家的時間。有講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總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