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父母的演講稿(精選3篇)
大學父母的演講稿 篇1
他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男孩,在鄉(xiāng)下上七年級。他很聰明,學習成績在班里總是名列前茅,他的家境很貧窮,父母是都是農(nóng)民,大字不識一個,每天在田間地頭忙著。父親在農(nóng)閑要到建筑工地里干活掙錢補貼家用。
春夏總是那么短暫,忽然,田間,草地,樹林傳來了陣陣蟲鳴,哦!秋天已經(jīng)來了,忙完秋收,父親又要去工地干活。
天氣漸漸變冷,他高高興興到了學校上學,日子過的很快,媽媽也慢慢的忙了起來。
一日,母親正在干家務活,一個親戚慌忙的跑來,喘著粗氣說;“二嬸子,你家那位叔叔在工地出事了,他們叫你趕快過去看看,在省城的醫(yī)院呢!”他母親聽了以后臉色變的很蒼白,什么話也沒有說,三步并成兩步往車站跑去。她搭上了去省城的班車,總感覺到車開的很慢,很慢,等她到來醫(yī)院時,早已大汗淋漓。
他的母親在醫(yī)院的二樓滿樓找,突然看到她的男人,一個箭步?jīng)_到他面前,卻昏倒了。后來,醫(yī)生說她是由于傷心過度導致的,調(diào)養(yǎng)一陣就好了,她醒后臉更蒼白了。以后,母親每天便在醫(yī)院照顧他的父親。經(jīng)過兩個月,父親出院了,但是醫(yī)生卻說他父親以后再也不能干重活了,這無疑是晴天霹靂,家里的頂梁柱倒了,以后可咋辦呢?
他聽說了這個事,找老師請假,回家?guī)退哪赣H。但他的母親毫不猶豫的把他趕到學校,說家里的事不用他操心,讓他好好的安心的學習,就是幫了他們的忙。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他放假回家,遠遠地看見地頭勞動的母親,佝僂著腰,瘦弱的身子在烈日下艱難的移動,他感到一陣心酸。吃飯時,他發(fā)現(xiàn)母親的銀發(fā)又多了很多,原本并不細滑的雙手,現(xiàn)在變的更加的粗糙。他向母親說自己想要休學,被母親一口拒絕,還是那句話,“好好學習就是幫他們的忙”
到了學校他變的更加努力,他想一定好好的學習,報答他的父母。
他——就是我,一位正在讀八年級的學生。
大學父母的演講稿 篇2
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他們?yōu)槲覀冏隽藬?shù)不清的事。從我們出生到長大,父母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著我們,F(xiàn)在,我們慢慢長大了,逐漸懂事了,所以,我們更要愛父母,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
前幾天,我們班就舉行了感恩父母的活動,老師要求我們回家后,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或者為父母做頓飯,或者為父母洗一次腳。
老師提出的這些事情,都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經(jīng)常為我們做的事,但是我們卻很少為他們做過。即使我們做過一兩次,父母也非常感動。
有一次,我的媽媽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斓街形鏸的時候,媽媽看上去還是很不舒服,媽媽擔心我肚子餓,讓我先拿些蛋糕吃。但我打算自己做頓飯,好讓媽媽和我一起吃。為了不讓媽媽擔心我,我就把廚房的門關上,自己悄悄的開始做飯了。我打算做米飯,因為這比較簡單,我只要在電飯鍋里加上米和水就可以了,我知道米和水的比例是1比2。然后,我又開始炒菜,我平時看媽媽做飯時,覺得西紅柿炒雞蛋很簡單,所以我就決定炒這個菜。我先把西紅柿洗好,切好。然后打雞蛋,往炒鍋里加油,油熱了以后,我就往油鍋里倒進雞蛋,和西紅柿。雖然是第一次炒菜,但我覺得我炒的還不錯。
當我把做好的飯端到媽媽面前時,媽媽很吃驚,也很感動。媽媽說,琪琪真是懂事了,知道為媽媽做飯了。雖然媽媽因為不舒服吃得不多,但是看到媽媽那么高興,我也感到很滿足。
我以后一定要為父母多做些事情,感恩父母。我們要理解父母,不惹父母生氣,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來報答我們的父母。
大學父母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世間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母愛,世間最應該感謝的莫過于母親。
我們常常問:“我是怎樣來的呢?”“是媽媽生的。”“媽媽是怎樣來的呢?”“是媽媽的媽媽生的。”……是呀,沒有母親,何來生命?
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都是無私的。
有這么一個故事,在某醫(yī)院,一個新的生命即將誕生,多么令人興奮激動呀,然而醫(yī)生的一句話改變了這一美好的局面——“難產(chǎn),救孩子還是救母親?”家人茫然了,兩者同親呀。孩子是一個幼小的生命,若他沒有了母親,當他看到別的孩子依偎在母親的懷抱里時,該多么傷心;母親,年輕的生命,滿載希望,可他又多么愛孩子……“快點,不然一個也活不了!”醫(yī)生在督促,就在這危急的時刻,手術臺上的母親發(fā)出了虛弱而有力的聲音“救孩子!”……到這里,人們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寥寥三個字,卻需要多么大的勇氣與無私呀,這話恐怕只有母親才能說出。
母親以無畏的勇氣孕育生命,雖然這可能會是一個給她帶來無盡的麻煩與淚水的生命。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去年,廣西某地。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去坐纜車,由于纜車質(zhì)量不過關,鋼索斷了,一頭栽向深深的谷底。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在那生死永別的瞬間,母親拚盡全身力氣將兒子托舉起來。二十多名游客遇難了,唯一那個被母親用雙手托舉起來的叫張子昊的小孩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一位母親在生死關頭,將孩子推向生,自己卻走向死,也許,這就是母愛的真諦,F(xiàn)在青年歌手韓紅志愿撫養(yǎng)張子昊已經(jīng)快兩年了,在韓媽媽的關懷下,張子昊健康成長著。
不必再說什么,這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母愛。試問,有誰能說母親不是最偉大的人?有誰能否認生命不是在母愛中放歌。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彼得·賽曼,剛進入萊頓大學讀書時,不求上進,成天嬉戲游樂,期末考試物理開了紅燈。母親拿著成績單百感交集地對他說:‘早知你是這樣一個平庸無知之輩,我當初就不該在波濤中拼命地掙扎!’接著,母親把他出生和幼時的艱難以及一些古訓講了一遍。母親的話深深地打動了賽曼的心,他默默地吻著母親蒼老的手,暗自下著悔改的決心。可是不久,母親卻一病不起,與他永別了。為了銘記慈母的教誨,他把母親的遺像嵌在一個很小的鏡框內(nèi),不管走到什么地方,也不管干什么事,都把它珍藏在自己的胸前。有一次,在阿姆斯特丹大學講課時,一道難題難住了他。他一度想搪塞過去,這時,他的手突然觸到了母親的遺像。他從心里默念著母親,毅然改變了主意,在難題前足足演算了10分鐘,終于把它解出來了。母親遺像陪伴了他一生,給了他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后來,他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成了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
身為母親,就意味著犧牲,就意味著她的生命不再有自我。田世國,一個普通的公民,只是因為給母親做了一件義之所在,理所應當?shù)氖,就被評為20xx感動中國人物。為什么?用醫(yī)生的話來說:“我們做了幾百例,都是父母給孩子,這是第一例孩子給母親捐獻器官的。”
孝敬父母,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蛇@一美德卻沒有被我們很好地繼承下來。
孩子越大,開銷越大,脾氣越大,他的小腦袋瓜里沒有此家彼家之分,總以為天下父母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山銀山,與人攀比,事事要強:學英語,同桌買了復讀機,自己也要,還不能比同桌的便宜;學電腦,班上同學家有586,哭著喊著要買一臺,其它品牌其它機型都不行;練田徑,訓練隊的伙伴們?nèi)乔逡簧?ldquo;阿迪達斯”,拉著父母上商場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國內(nèi)名牌連看也不看……
父母窩在心里的愁苦,鄰里知、同事知、親戚朋友知,唯獨孩子不知,孩子從小受寵,只道父母樸素節(jié)儉是多年的習慣,不曉實是家道艱難,還為父母不常給零花錢而生氣。夫婦倆獨處時,總是相對潸然——稚子不知爹娘愁啊,人們都說孩子的書包太沉,可它有父母肩上的擔子沉嗎?
“父母恩重深似海”,感謝母親給了我們生命,感謝母親在我們發(fā)脾氣時沒有棄我們而去,感謝母親讓我們懂得愛與被愛。
誠摯的感謝,本不需要太多言語,但要經(jīng)常想著,念著,那是我們行動的源泉,總是一天,我們都會成長為有出息的孩子,愿天下所有的母親都能收獲慰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