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怎么做一個正直的人(精選5篇)
演講稿怎么做一個正直的人 篇1
人們常說,世間有一件事最難,那就是做人。做人難,難做人,人難做,僅僅九個字就道盡了人世間的種.種酸、甜、苦、辣。人活在這個的復雜的社會當中做一個正直的人更是難上加難。
我曾經(jīng)讀過這樣一篇寓言故事:老狐貍教了小狐貍遇到弱者就咬,遇到強者就討好獻媚后。又教小狐貍練長跑。小狐貍不耐煩的'說:“爸爸,你不是說有了欺弱捧弱的這兩種本領(lǐng)后就能吃一輩子了,為什么還要練長跑?”
“孩子”,老狐貍說,這兩種本領(lǐng)雖然是我們的傳家寶,但如果要是遇上不吃拍馬這一套的強者怎么辦?只有用跑來逃命呀!皢选毙『傉f:“做個正直的狐貍不就用不著去學這些危險。丟臉的本領(lǐng)了嗎?”“說是這樣說,”老狐貍說:“可我們貍族的祖宗八代不知試了多少次,要做到正直,誠實比學會這三種本領(lǐng)難上幾萬倍!
正直,是一個人良好的品質(zhì),是公正無私,堅持原則。但在今天這個社會特別是官場上,有些干部辦事沒有自己的立場,原則。將上司的話當做圣旨,對上司的指令不敢提出半點異議,在他們的心目中,上司的意愿,喜好就是他們一切行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他們的原則與立場。不管這是否符合法律、符合民意。不管這是造福還是造禍。一切按照上司的吩咐去辦,管它什么群眾的利益,百姓的呼聲。統(tǒng)統(tǒng)拋到一邊置之不理。因為能主宰他們頭上烏紗帽的是上司而不是民眾。官場上這種上面說什么就做什么,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立場的人缺乏了一個人最應(yīng)該具備的品質(zhì)—正直。這樣的人充其量只是一個奴才,一個傀儡。其實任何人都不想被奴化,只是面對金錢、名譽、地位的引誘讓他們迷失了做人的本性。人,為自己的得失名譽去委曲求會,算不上一個真正有血性的人。不顧自己的得失名譽,去尊重事實,維護真理,這才是令人欽佩的勇者。
雖然現(xiàn)實生活當中有不少“老實人吃虧,正直人遭殃”的事實,讓很多有良知的人不寒而栗,但是我相信做一個正直的人也許你吃的是粗茶淡飯、穿得是衣衫藍縷、住得是簡陋一室但我的心安怡,吃得甜,也睡得香。做一個正直的人也許你會讓一些人都記恨你,但是你至少可以讓大多數(shù)人都信賴你,一個正直的人日久天長會逐漸形成寬容博大的胸懷,周圍充滿微笑和友愛。一個心底剛正不阿的人會漸漸被人所知曉,一定會受到公正的評價。
做人難,做一個正直人更難但我愿意做一個俯無愧于地,仰無愧于天,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正直人。
演講稿怎么做一個正直的人 篇2
當我們決定要過美好的生活,讓成為一個正直人的信念裝飾我們的心靈,并且已達到我們努力的結(jié)果之時,它又將具有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都知道,大自然對人類的弱點一向是寬容諒解的。她從來不會讓她寵愛的孩子一無所獲,她為正直人提供了最豐富的嫁妝,然而她小心提防,免得讓利益的誘惑引起那些求愛者的興趣,而這些求愛者對正直的人的樸素價值其實是漠不關(guān)心的。大自然非常聰明,她所提供的嫁妝,只有在那些一心向往正直的人眼中才具有吸引力,那就是榮譽。榮譽就是正直的人的嫁妝,就是豐厚的報酬,就是加于廉潔無私的愛國者那思慮深重的頭上或是勝利的勇士那飽經(jīng)風霜的頭上閃光的桂冠。正直的人靠著這種無比崇高的獎賞的提攜,蔑視一切享樂的誘惑和一切危險的恐嚇。當他想到死亡只能支配他的一部分時,就連死亡本身也失去了它的恐怖。不論是死亡還是時間,不論是人世浮沉的無定,他確信在人群中他會享有不朽的聲名。
正直的人無須對那些曖昧的問題作任何抉擇,他滿意于萬物的最高主宰向他指明的那些嫁妝。他無比感激地收下為他備下的酬賞。即使遭受了挫折,他也并不認為正直就只是徒具虛名。相反,他把正直視為是自己天真生活的報償,他欣喜地感受造物主的寬宏大量,因為是造物主讓他得以生存,并賦予他這樣的機會,從而學會了正直這一種極為寶貴的品德。
正直的人的榮譽是我們刻在事物上的標記,正是這種無法涂抹的標記,決定了所有人、所有勞動的全部價值。我們都會相信正直的人,在人生叢林中,那些帶著“榮譽嫁妝”的正直人,意味著一種神圣的力量!
演講稿怎么做一個正直的人 篇3
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但森林可以改變氣候。一個人不能改變社會,但所有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可以改變社會。我們要建造和諧社會,就需要所有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
和諧社會需要“公平正義”,西方神話中有個正義女神,她蒙著雙眼,一手拿天平,一手持利劍。蒙著雙眼,意味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天平代表公平,用它衡量法律;利劍代表力量,用它維護法律。教育我們不能因為友情好就放了壞人,一個人做了壞事就應(yīng)該得到應(yīng)有的懲罰,也不能因為他是你的仇人就認為他只會做壞事。
我覺得和諧的社會要靠大家來維持。
記得有這樣一則新聞:晚上6點左右,兩名身高在1米80以上的男青年在南京定淮門大街上的“寧百超市”里偷竊,此時恰好被超市已懷孕8個月的女營業(yè)員胡俊秀看見,于是她大喊一聲:“有小偷啊!眱擅星嗄暌姞,嚇得急忙逃跑,不料小胡快步上前,緊緊抓住兩名男青年的手臂。兩名男青年使勁掙扎,小胡則緊抓不放,最后,被其他聞訊趕來的女營業(yè)員和當班經(jīng)理抓獲,并撥打110報警。
這位女營業(yè)員很勇敢,她不顧一切地去抓小偷,最終促成了正義的勝利。還有溫州金有利皮鞋廠的義務(wù)工李學生,他途經(jīng)金溫鐵路時,發(fā)現(xiàn)兩名兒童站在鐵軌上被呼嘯而來的列車嚇呆了,他奮不顧身地沖過去救了兩名兒童,自己卻犧牲了。
他們的種.種行為都那么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我以后也要像《走進和諧的春天》這本書上說的那樣去做,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誠實的人。
演講稿怎么做一個正直的人 篇4
芝麻,節(jié)節(jié)攀升,越長越高,但他沒有被碩果壓彎腰;甘蔗,節(jié)節(jié)挺直,越長越高,但他沒有被曝熱曬干;青竹,節(jié)節(jié)青松,越長越高,但他沒有被旁枝墜彎;紅松,株株筆直,越長越高,但他沒有被積雪壓倒……
他們是多么堅強啊!無懼自然的嚴酷,無懼風雨的摧殘,在那里聳立著……生活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會像他們一樣嗎?
我看到了,看到了正在向敵人投降的秦檜,他向敵人卑躬屈膝,臉上無不媚笑,我失望了,難道世界上都是如此無能之人嗎?
我偏過頭去,不忍再向下看去,卻在這不忍中看到了一位立于朝堂之上,侃侃而談治國良策的屈原;只聽他一聲憤吼:“皇上,您不能與齊斷交啊!皇上!”隨后他被放逐遠方,我看到他形容枯槁卻仍心念國家,最終楚滅,屈原投江,留下了千年的傳奇,留下了他一片的赤誠之心。我被震撼了,這樣忠心的人,這般正直之人卻得投江自盡,我有些心怯然,當我想到他會流傳萬世,受萬人仰望,我釋然了,是啊!與其活于萬世罵名中,不如留芳百世。
我看到了,一個人立于船上,望著滾滾江水眼中流露山堅定的光芒,最終做出不朽詩篇《過零丁洋》,忠于自己的國家,沒有被權(quán)利所誘,沒有沉溺于功名,留下了忠心之名,他就是——文天祥。我突然覺得心中一片熱忱,我們有著這樣一位先人!
我欣喜得四處張望!,突然這樣一幕映入我的眼簾:外國的許多人包圍住一位中國人不知說些什么,我走近一看,是錢學森!是偉大的科學家!我知道他有著一個愛國的心,想方設(shè)法回國來報答祖國,他沒有被眼前利益所蒙蔽,他回國了,他回國了!我感嘆:世上有這樣正直之人,實在是太好了!
我回顧四周,希望再看到這樣的人,這是在某位領(lǐng)導辦公室內(nèi)兩人在積極交談著,走近一聽,我憤怒了!這兩人在行賄受賄,我為有這樣的同胞感到恥辱!他們被利益亂了心,也亂了國紀法律!
我看到了地里的芝麻在節(jié)節(jié)攀升;我看到了酷日下的甘蔗在努力挺直;我看到了青松那堅強的脊骨;我看到了紅松的株株挺立……
演講稿怎么做一個正直的人 篇5
阿瑟·戈森說:“正直的人都是抗震的,他們似乎有一種內(nèi)在的平靜。”這樣的平靜,能制動、制亂,有了它,生活和內(nèi)心就不會脫離正常的軌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直像航線,能給人以方向;正直像燈塔,能給人以光明。
那么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呢?
要做正直的人,就要敢于直言。宋仁宗時期的楊士奇就以直言著稱。有一次,一個叫弋謙的大理寺少卿,在上書奏事時,言辭激烈,仁宗因此有些生氣,想討好仁宗的大臣們,便趁機指責弋謙“沽名釣譽、有失大體”,并要求仁宗治罪于弋謙。就在這時,楊士奇挺身而出,對仁宗說:“弋謙是應(yīng)陛下的號召陳言的,如果加罪于他,今后誰還敢說話呢?他的言辭雖然激烈,但并沒有觸犯什么條例,哪能因此治罪于他呢?”仁宗聽他這么一說,頓時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馬上改變了對弋謙的態(tài)度,并且對他說:“卿素來清直,好好為朕辦事,不要有什么疑懼!”并提升弋謙為副都御史,而且,仁宗還下了一道詔書,自責自己的過失。如果不能直言,豈不就成了逢場作戲、見風使舵、拍馬溜須、阿諛奉承之人?這樣的人,還有一個稱呼——小人或偽君子。
當然,這樣的直言,像狂風暴雨,弄不好還會遭遇打擊、葬身其中。但是,正直的人,對此沒有絲毫擔心或畏懼。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直言,像和風細雨,緩緩拂面而來。作為大師級的畫家,黃永玉創(chuàng)作了很多經(jīng)典之作。有些評論家給他的畫作賦予了極高的評價,對其畫作的寓意進行了高度的闡釋,認為他在創(chuàng)作時,心里就有了一個非常高尚的創(chuàng)作動機,認為其畫作“詮釋了生命的內(nèi)涵”、“傳遞了不屈的生活意蘊”……曾有記者就此當面向他求證,詢問他在創(chuàng)作時是否如評論家所說的那樣?而他卻說:“我作畫就是為了開心過癮,沒有那么多的意義要講!边@樣的直言沒有人為的拔高或降低,展現(xiàn)了本我的個性和魅力。這樣的人,還有一個美名——大君子。
要做正直的人,還應(yīng)該做正直的事。當代理學大師馬一浮,是個有風骨的文人。當年,孔祥熙的母親去世,孔派人找到他,請他替其母親寫一篇歌頌功德的墓志銘。他客氣地回絕:“老朽已經(jīng)年邁,久不執(zhí)筆寫文章了,請回復孔部長,恕難從命!眮砣蒜筲蠖鴼w?紫槲醪⒉凰佬,再派人向他請求,并許以黃金若干兩為酬勞。這次,他聽說是金錢交易,頓時從椅子上站起來,冷冷地說:“我雖一介寒儒,但從不為五斗米折腰,你請回吧!”來人只得悻悻而返。事實往往是,一個人一旦做了不該做的事,那就成了他正直開始淪陷的起點。所以,正直的人,從來就懂得防微杜漸。
如果說正直的言行是枝葉,那么正直的靈魂才是我們的根,沒有根,一切都是空中樓閣。而一個正直的人,往往都是正道而行,以誠待人,其真誠不會因為你是名人或凡人而產(chǎn)生不同的標準,即使面對那些暫時還處在困境中或尚未出名的人們時,也會一視同仁。當年,作家姜貴創(chuàng)作完成了長篇小說《今梼杌傳》,但多次被退稿。最后只好自費印刷了一部分,分送給親朋好友,其中,他也寄了一本給名家胡適,請胡適“指正”。胡適很認真地讀完之后,還寫了一封信給他,就書中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對這本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后來該書再版時,胡適的這封信就成了它的代序,此書因此引起中國臺灣各方的廣泛關(guān)注。事實上,不少名家在收到普通作者寄來的請求“指正”的書籍后,往往都是隨便翻翻,敷衍了事。胡適卻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有一顆正直的靈魂。
而一顆正直的靈魂必須懂得拒絕。泰戈爾說,在鳥的翅膀上系上黃金,它就飛不起來了。一個正直的人更是如此,必須拒絕那些名利、權(quán)勢、財富等身外之物,而身外之物往往屬于欲望的內(nèi)容,這個內(nèi)容豐富了,正直的內(nèi)容自然就匱乏乃至消失殆盡。
“直”字時刻記心間,做人就有了底氣和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