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關于成長的演講稿800字(精選3篇)
高三關于成長的演講稿800字 篇1
大家下午好!鮮花綻放,為的是感謝陽光的普照,感謝雨露的滋潤,小鳥歡唱,為的是感謝森林的呵護,感謝天宇的高遠……
今天,我登臺演講,把成長的快樂印跡與大家分享,為的是感謝老師們對我無私的關愛,感謝同學們對我真誠的幫助!
是您,老師,是您的諄諄教誨,點燃了我心里善良的明燈;是你,同學,是你的言行榜樣,培育了我明凈的愛心。打上小學起,我就堅持“勿以善小而不為”,家人的飯菜總是由我來端,年邁夜肓的奶奶上樓總是由我來扶。有時蓬頭垢面的乞丐來了,我會給他倒杯水,給他一頓好飯菜,有時,我還會把身上的零花錢一分不留地塞給沿街乞討的小弟弟、小妹妹。鄰居爺爺奶奶來串門兒,我就變成他們的“小拐杖”,接他們來,送他們回,還忘不了常孝敬幾片流行的糕餅,幾只時鮮的瓜果。老人們送我一個雅號——“貼身小棉襖”。我用實際行動,當選了20__年“響水縣實驗小學十佳少先隊員”和學校“日行一善”小標兵!
感謝您,敬愛的老師;感謝你,親愛的同學,是您的言傳身教,是你的佳作華章,引領我浸潤于醉人的書香,觸摸知識和智慧力量。書,開闊了我的視野,給了我靈感,書,引領我享受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記錄生活的情趣,迷茫,所感所悟。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的學長秦路偉同學不幸患了絕癥,我當即在鹽阜大眾報上發(fā)表了一篇《讓世界充滿愛》,呼吁全校全社會的人都來伸出援助的手關愛他,為他捐款治病,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自小到大,我一直偏愛語文,常常沉醉在魯迅的吶喊中,老舍的茶館中,梁實秋的雅舍中,文學藝術(shù)的魅力,經(jīng)常吸引得我廢寢忘食,不能自撥。每一本發(fā)黃的書卷都在默默地給我講述著人生的智慧,是他們讓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讓我不斷品味和傳承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讓我今天,能夠憑借著自己的一點積累站在這個演講臺上……
超越自我的勇氣,來自老師您的鼓勵;戰(zhàn)勝自我的毅力,來自同學們的喝彩,小學四年級時我投身到陽光英語的童話表演中,惟妙惟肖的表演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老師都夸我口語說得跟外國人一樣地道。剛上幼兒園媽媽就把我送到了舞蹈班師從徐瑋老師學習少兒舞蹈,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我從不叫一聲苦,從不喊一聲累,以堅強的意志戰(zhàn)勝了與生俱來的惰性,一路艱辛,一路汗水,留下的是一道道靚麗的風景,陽光英語口語比賽中,標準而流利的口語會話贏得了主考老師的嘖嘖稱贊,我的獨舞《小背簍》獲得縣婦聯(lián)和共青團聯(lián)合舉辦的少兒舞蹈比賽一等獎,在我四年級時我演講的《讓誠信之花開遍校園》獲得縣實小誠信校園演講比賽二等獎,曾獲得校朗讀比賽一等獎,曾擔任校廣播臺的小播音員,義務主持每天下午的校園廣播節(jié)目。在這里我要深深感謝我的小學語文老師龔成芹老師,她從三年級一直跟班到五年級,三年的諄諄教導,三年的鼓勵教育,讓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是她給我奠定了厚實的語文基礎,鼓勵我唯先必爭,唯旗必奪!
老師們,同學們,今天,作為江蘇省響水中學初二(1)班的學生代表登臺演講,我更從心底涌動起對大家的感謝,感謝你們,因為你們給了我這樣的一個美好機遇,給了我自信和從容的力量,感謝你們,因為你們一定會繼續(xù)幫助我,支持我!
謝謝大家!
高三關于成長的演講稿800字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滴滴答答,滴滴答答……”雨聲如同悅耳的琴聲,好聽極了,可在我的眼里,這仿佛是自然萬物的嘲笑。我望著面前那張滿是紅叉的試卷,心情落寞。
我呼了一口氣,去花園靜心,期望回來的時候能有個好心情。
花園的小路很泥濘,但有一種很好聞的味道。我的身上,飄飄忽忽的,落了幾點雨絲。我不管,只漫無目地的向前走去,繞了一大圈,我輕嘆一聲,終究還是拋不下心頭的抑郁,打算打道回府。
忽然,我看見前面的泥地里,似乎有個小東西在掙扎。我頓時心里好奇,便走上前去看。走近時,我詫異的發(fā)現(xiàn),那,是一只蝴蝶。
這只蝴蝶很漂亮,藍色的翅膀,黑色的觸角,在泥土里拼命地掙扎?磥,它碰巧出來覓食,剛好遇到這場雨,便摔在了這兒,被黏糊糊的泥土粘住了,困在了這兒。
我不動,我想看看絕望之時,它會怎樣。它又掙扎了一會兒,突然不動了,我以為它絕望了,就想助它一臂之力。可是,意想不到的發(fā)生了,它又劇烈地掙扎起來,一下、兩下……十下!成功了!它猛地躍起,一下子飛的老高老高。我抬起頭,呀!不知何時,溫柔的陽光早已替代了冰冷的雨水,而絢麗的七彩才是更加耀眼的存在。我看著那只蝴蝶,眼角倏也流出淚來,此時我竟覺得自己渺小無比!
是啊,陽光總要在暴風雨之后才會更加美麗,耀眼的彩虹才會更加奪目,失敗與挫折才是我通往人生成功的踏腳石。從今以后,我將不再畏懼挫折與失敗!
陽光總在風雨后,挫折與失敗,我早已不再畏懼。
高三關于成長的演講稿800字 篇3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發(fā)芽,生長,舒展枝條,十五六歲正是綻放的季節(jié);花季,雨季,時光匆匆,心載詩意當為豆蔻年華。當一切成長的風雨或抽芽的艱辛過去時,回頭望去,陽光仍在,不離不棄。
我們在友誼下成長。三年悠悠,五班的每一個人早就成了最親密的家人。你還記的每一課上惡作劇的喊和嗎?誰呼一聲,全班四十多人就成了一個響亮的聲音——喊什么“在一起,在一起!”喊什么“請客吃肉!”喊著便旋即笑鬧著。每當這時,我總感覺那每一個年輕的心都跳動著一樣的旋律,就像每一次運動會上的拼搏,聯(lián)歡會前的排練,每一次歡笑或哭泣時一樣,那樣有力,那樣動聽。有時同學會對我說,沒關系,既然“海內(nèi)存知己,天然若比鄰”,沐浴在友誼的陽關下,又何懼千里之隔,也無需歧路沾巾!
我們在知識下成長。當那作業(yè)或考試鋪天蓋地地而來時,誰不恐慌,誰不緊張?可當試煉的驚濤過去,便撥云見日一般,喜獲知識的寶藏,不知不覺中,我們認識了殘忍卻美麗的自然,吟起了唐人不朽的詩篇,見證了幾何代數(shù)的風云變幻。好像一句只屬于你我的密語,誰背出“嫁給那美女(鉀鈣鈉鎂鋁)”,我們便狡猾的會心一笑,誰會念《far away from home》,大家也輕輕吟唱……這密語,是苦中作樂,是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也許多年以后,在看到一句“美中時差一天”,又會熟稔地接上:“晝夜線未改變”,然后發(fā)自內(nèi)心的,為知識和求知的信念而溫暖。
我們在和平下成長。迎著一曲《喀秋莎》走來的,正是在紅場上走向世界的我國三軍儀仗隊,整齊的步伐和堅定的目光,穿透祖國苦難的百載,綿延信仰不變的千年。當我們終于在和平的陽光下學習,工作時,應當憶起前輩的鮮血,曾為幸福的今日拼搏。“殊死的戰(zhàn)斗不是為榮耀,而是為了大地上的生活。”珍惜來之不易的陽光,用我們的青春捍衛(wèi)和平!
烏云會來,夜晚會來,可最美的陽光不會走,細心地,灑滿我們成長的每一腳印。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