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諸葛亮的演講稿3分鐘(通用5篇)
關于諸葛亮的演講稿3分鐘 篇1
讀了《諸葛亮三氣周瑜》這篇文章,我不僅仰面大笑。諸葛亮居然用自己非凡的智慧與能力,氣死了周瑜這樣一個智謀過人的人!真是可笑加荒.唐也。我認為這個周瑜被氣死有兩種原因,第一是因為周瑜心胸狹窄,第二是因為諸葛亮擁有舉世無雙的雄才大略,大胸襟和大智慧。
那么,諸葛亮氣周瑜是哪三氣呢?
一氣:赤壁大戰(zhàn)后,第二年,周瑜去奪取荊州,被諸葛亮搶險奪去。
二氣:周瑜本想借把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把劉備扣下,比諸葛亮交出荊州,不料諸葛亮用計使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氣:周瑜向劉備討還荊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敗,結果病死了。臨死前,他說:“既生瑜,何生亮!”自己便被活活的氣死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還真為周瑜而感到惋惜,說起來,他也是三國時的一代風流人物。年紀輕輕就名震天下,可惜啊!周瑜不能對自己的情緒加以控制,幾場小小的敗仗就把自己給氣死了,難道他不知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嗎?我想大概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吧。我們以后遇到事,都不能像周瑜一樣心胸狹窄,逞一時之氣而遺憾千古,為人處事要寬宏大量,正所謂宰相肚里能撐船嘛!
關于諸葛亮的演講稿3分鐘 篇2
他是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的軍師,是我國歷史上了不起的人物之一。他有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識淵博;他讀過很多的書并把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活學活用。
諸葛亮很“仁慈”,他雖然滿腹經綸,但為人謙虛,對劉備忠心耿耿,對將領們很和氣,對士兵很體恤,對百姓很愛護。他是全國上上下下的人都敬重的好軍師。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一出茅廬就火燒新野,還聯合吳國孫權一起火燒赤壁,燒得曹軍差一點就全軍覆沒。孫權手下有個三軍都督叫周瑜,在火燒赤壁之前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時,周瑜很是擔心。諸葛亮看了看天氣,了解了什么時候會刮東南風,便跟周瑜說:“我能借來東風,請您給我修座祭臺!敝荑ず芨吲d滿口答應了。在祭臺上,諸葛亮“借”來了東風,周瑜打了勝仗。但他很嫉妒諸葛亮的才干、想害死諸葛亮,于是就派身邊兩員大將前去抓諸葛亮?墒侵T葛亮知己知彼,早料到了這點,他派大將趙云趙之龍前來接應他。周瑜的兩員大將趕忙駕照小船來追,可船帆的線被趙云射斷,周瑜的計劃失敗了。諸葛亮真是一個聰明、料事如神的軍師。
我很敬佩諸葛亮的才華,我要把他作為我的學習榜樣,做一個有道德、有文化的“小諸葛”。
關于諸葛亮的演講稿3分鐘 篇3
諸葛亮是三國時代一位出色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小時候在一位有學問的老先生那兒讀書。老先生養(yǎng)了一只大公雞,用公雞啼叫的時候作為下課的鈴聲。老先生課講得非常好,諸葛亮很喜歡聽,可是雞一叫先生就下課了,諸葛亮還沒聽夠,所以,公雞每次叫喚,他都很反感。于是,他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每次在公雞快叫時,諸葛亮就扔出一把米,雞一吃米,就忘了鳴叫,因此,常常是同學們餓得發(fā)慌,先生也覺得很累才下課。時間長了先生覺得莫名其妙,諸葛亮卻暗暗得意。終于,這個秘密被先生發(fā)現了,老先生一氣之下,將諸葛亮趕出了學堂。諸葛亮非常后悔,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老先生后來想了想諸葛亮也是為了多學習,心想這孩子很聰明,如果把他的聰明才智用到正處一定前途無量,于是,他原諒了諸葛亮,把他叫回了學堂。從此,諸葛亮明白了要把聰明才智用到正處,他對先生恭恭敬敬,還下河捉魚,給先生滋補身體,還幫先生打掃衛(wèi)生,贏得先生的贊賞。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聰明不要用在歪地方,否則,也會使人走上歪路,做出一些沒有道德的事情,遭到人們的唾棄。比如:二戰(zhàn)期間,發(fā)動戰(zhàn)爭的--就非常聰明,但他卻把聰明用在了錯誤的地方,發(fā)動了戰(zhàn)爭,造成了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宋朝的秦檜,也非常聰明,據說他的書法寫的非常好,可以稱為“家”,但是他非常嫉妒岳飛,不顧國家安危,用他的計謀殺死了岳飛,結果受到了人們的唾棄,他也背上了千古罵名。所以,我們不但要做一個有學問的人,更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樣,我們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于諸葛亮的演講稿3分鐘 篇4
我今天看的故事是《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因為經過了諸葛亮草船借箭更嫉妒諸葛亮了,而且諸葛亮、劉備占了東吳的荊州,他決定除掉諸葛亮和劉備。
(第一氣)他就給孫權出了個主意說:“你把你的妹妹假裝嫁給劉備,然后趁機殺了劉備,奪回荊州!睂O權依計行事。周瑜就派魯肅請劉備過來,諸葛亮害怕到了東吳就回不了西蜀。他就給了趙云三個錦囊,讓他保護劉備。劉備和趙云成功娶到了孫權的妹妹,周瑜見弄假成真,氣急敗壞。
(第二氣)周瑜帶著水兵去追劉備、趙云,結果被諸葛亮提前安排的水軍將三人接走了,蜀軍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敝荑獾脛麖桶l(fā)。
(第三氣)周瑜想假途滅虢,奪回荊州。結果被諸葛亮識破,周瑜病倒在床,大叫著:“既生瑜,何生亮!”而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嫉妒別人,要善于與他人合作,取長補短,才能實現雙方的愿望。不要心胸狹窄,要心胸寬廣。
關于諸葛亮的演講稿3分鐘 篇5
身長八尺,面如冠玉,羽扇綸巾,身披鶴氅,飄然若仙,這便是你——一代賢相諸葛孔明。
你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實乃萬古之人不及。你與玄德侃侃而談,字字珠璣,令其茅塞頓開。你被后人贊曰:“豫州當日嘆孤窮,何幸南陽有臥龍。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
你“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促成孫劉聯盟,智勝曹操。
你智取十萬箭;巧用東南風。令周郎大嘆“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先帝駕崩,舉國悲痛。先前劉備托孤,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贝四藙浞胃,你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叩頭流血,只為“效忠貞之節(jié)”,卻不為皇位所動。
你征南寇,燒藤甲,七擒孟獲,后人贊曰:“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
街亭失守,仲達來犯,正值危難之時,你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鎮(zhèn)定自若。卻瞞天過海,空城退敵,化險為夷。后人贊曰:“搖琴三尺勝雄獅,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你不負先主重托,盡心竭力,嘔心瀝血,六出祁山,率軍征伐曹魏。立志光復漢業(yè)統(tǒng)一中原,此豪情壯志,感動萬千華夏兒女。杜甫在《蜀相》中贊道:“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然而在你臨終之際,依然兩袖清風。你曾坦白“臣家有桑八百株,田五十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余財,以負陛下也!贝说戎艺\,此等清廉,絕非常人能及。
你用睿智、賢能、忠誠、無私、清廉,譜寫了氣壯山河的宏偉篇章;你依法治蜀,執(zhí)法如山,為蜀漢立下了卓越的功勞!不負先帝,是你嘔心瀝血的目標;輔佐后主,是你盡心竭力的希望;匡扶大漢,是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夙愿!
一代賢相,舍你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