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愛自信自強演講稿2023(通用3篇)
自尊自愛自信自強演講稿2023 篇1
當暴戾的海嘯無情地吞噬著印度東南沿海無數(shù)人生命的時候,一個來自新加坡的越洋報警電話卻讓生活在重災區(qū)一個漁村里的男女老少幸運地逃出了這場歲末天災的魔掌;當超級女聲席卷了大半個中國的時候,短信市場的火爆,推動了整個通訊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中國“拇指經(jīng)濟的神話”;當人們都在享受著當今科技高度發(fā)達的高品質生活時,我們斷然不會忘了,是通訊行業(yè)讓我們生活一切自由聯(lián)通。
通訊產(chǎn)業(yè),相對其他高科技而言,通訊技術顯得更加實在,應用面更廣,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看看我們手機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就知道。諸如"第五媒體"、"拇指經(jīng)濟"的提法反映了通訊產(chǎn)業(yè)對人們生活的重大影響,它越來越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年輪轉動到了一個新的起點,當時代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的時候,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通訊公司遍地都是,社會變了,我們中國聯(lián)通的“地位”變了,用戶的選擇也變了。如何讓用戶在眾多選擇面前垂青我們中國聯(lián)通?如何擊敗競爭對手贏得用戶?
“我們的目光,追隨你的聲音;我們的心情,追隨你的旋律;我們的步伐,追隨你的方向!”中國聯(lián)通,作為引領中國通信事業(yè)未來的生力軍之一,全體聯(lián)通工作人員正不斷地求實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做為半邊天的女性,聯(lián)通女職工們更是重視自身形象素質,圍繞全國婦聯(lián)提出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的核心,認識學習和弘揚__要倡導的八種良好風氣,努力將爭做學習型女性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首先,我們不在乎別人的目光,愛崗敬業(yè)。1955年12月1號,美國黑人婦女露莎·柏克拒絕接受黑白種族隔離政策的規(guī)定,竟然坐在巴士前排座位。引發(fā)了一場波瀾壯闊爭取種族和平的斗爭,改寫人類歷史。當時,大部分人都恥笑她,認為她只是一個裁縫工人,根本沒可能成功。然而當天,他遇到了馬丁路德金,他們一起努力,終于夢想成真。為什么?因為他們都擁有一顆敬業(yè)的心。
我們要知道,敬業(yè),是每一個成功的人所必須具備的品質。我們要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就必須要做到敬業(yè)。就我們聯(lián)通通訊行業(yè)的工作人員來說,我們必須做到敬業(yè)。正所謂存在即合理,每一個存在的工作崗位,都有它們的存在價值,我們應該為自己能在這個崗位上工作而感到自豪。自豪不等于自傲,我們要時刻把客戶放在首位,要善于與客戶溝通,清楚客戶的需要,為客戶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這才是真正敬業(yè)的表現(xiàn)。
我們真正做到“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用戶至上,用心服務”?此坪唵蔚20個,其實包含幾多內容、幾多艱辛、幾多付出。我們聯(lián)通人正是用我們的心血、汗水和智慧詮釋和實踐著這簡單的20個。
我們常說,顧客是上帝。也許,大家會覺得上帝虛幻了一些,離我們遠了一些,其實,用戶是實實在在的人群,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感覺,而這感覺就是來自我們所提供的實實在在的服務。一句親切的稱呼,一次周到的障礙處理都能贏得用戶的信賴。市場競爭是激烈的,甚至是殘酷的。如何吸引用戶,留住客戶,培養(yǎng)客戶的忠誠度,是擺在我們每一位客戶經(jīng)理面前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不斷變幻的市場需求,面對迅速膨脹的客戶群體,服務的重要性已經(jīng)成為企業(yè)的生存之本、效益之源、發(fā)展之力。這就要求我們對每一位客戶都應態(tài)度熱情、和藹、耐心,辦理業(yè)務更應迅速、準確。在與客戶直接接觸的過程中以真情溝通客戶,熱情服務客戶。我們每個員工都是公司形象的傳達者,是企業(yè)希望與活力的象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是我的工作宗旨。在過去的工作中,我們特別是女性營業(yè)員接觸過無數(shù)的客戶,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主動與被動的服務方式,真正體會到什么才是客戶最需要的服務,工作中點點滴滴的積累,為我今后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曾記得一天下午我下班正準備回家,一位用戶來到營業(yè)廳試探的問我:“我的手機不能上網(wǎng)了,你能不能幫我看看?”我立即放下手里的東西,拿過用戶的手機幫用戶看了起來,原來是用戶不會使用,我就向用戶介紹怎樣使用以及上網(wǎng)的資費。講解一遍后,我看用戶的神色好象還不太明白又不好意思再問的樣子,就馬上說:“我可能講的不太明白,我再給您講一遍好嗎?”我又一點一點的向用戶邊講邊指導用戶操作,直到用戶完全掌握為止。曾記得多少次走在下班路上還有人攔住我,向我們咨詢業(yè)務,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停下腳步,耐心的向用戶講解,直到用戶明白為止。
工作中用心感受微笑!拔⑿κ巧系鬯徒o人們最好的禮物,它能敲開每扇緊閉的心門,人們的笑容將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笨蛻艚o我?guī)頍o盡的歡樂,然而在工作中并非都是快樂的。有的客戶會因情緒所致,破口大罵,因為對業(yè)務的不了解,誤認為是你的無能,試想一下,有誰能在挨罵的同時,心情愉快的起來呢?要說不難過那是假話,可是換個位置為客戶想一下,他們因為手機不能使用,給自己帶來不便,故而脾氣急躁,我們是應該理解的。這就要求我們用良好的心理素質,熟練的業(yè)務知識,與客戶進行溝通,讓他了解我們的業(yè)務,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就是這真誠的服務,真心的微笑換來客戶的滿意,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對企業(yè)的好感,為公司贏來更多的效益。在為客戶直接的服務中,從他們感激的目光,滿意的笑容中,我享受到了一種從未享受過的東西,在我看來,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盡了自己應盡的義務。但從用戶的眼中,我似乎又讀懂了很多,明白了許多。用我心換你心,真心面對每一位客戶?蛻舻臐M意,我們的追求,客戶的笑容,我們的心愿。
總之,我們晨迎日出,暮送日落,忙忙碌碌在這個鳥語花香的世界里。我們將一如既往,繼續(xù)發(fā)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精神,為中國聯(lián)通的發(fā)展壯大,為恩施經(jīng)濟的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自尊自愛自信自強演講稿2023 篇3
親愛的同學和老師們你們好!我是工商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yè)的程玲。今天,我很高興地站在這里,跟大家分享我自己作為一名川大學子,關于文化方面“自覺、自信、自強”的理解和感悟。
“一個國家如果硬實力不行,可能一大就垮;而如果軟實力不行,那就會不打自敗。” 今年3月,黨的xx屆三中全會作出了要努力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是安縣文化自強的戰(zhàn)略部署。作為一名關心國家時政的大學生,我們首先應該搞清楚什么是“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文化自覺”,從語義上講,是指對文化的自我覺悟。這個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國家的,還是階層的、地域的、乃至團體的、個人的。對于整個人類來說,文化的自覺就是要清楚的認識到文化和文明于人類的意義必不可少。我們大家可以反過來想一想,如果人類失去文化的自覺,那么世界將會變成一個什么樣子?很顯然,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人類便會陷入迷茫、雜亂無序、良莠不分、失去自我,甚至重返愚蠻。這里我引用的是著名學者馮驥才的觀點。自己想一想,的確如此。如果沒有文化自覺,人類就無法掌握前人的成果,人類文化就談不上傳承和升華,也就是說,每一代人辛辛苦苦摸索世界后得到的成果到了下一代便作廢,重新從零開始。而如果我們沒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人類進化的腳步就會停下甚至往回走。國家層面的文化自覺也是如此。國家必須對本民族文化的起源、形成、演變、特質和發(fā)展趨勢的理性把握,以及對本民族與其他民族文化關系的理性把握。國家對其民族文化的自覺我想應該是體現(xiàn)在國家里每一個人的身上。從小學起直到現(xiàn)在以至將來,我們一直在培養(yǎng)這樣的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我個人覺得國家其實做得挺成功。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門《社會》課,它就跟我們講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現(xiàn)在我還記得小學老師告訴我,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是最后一個。初中、高中則對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在我父輩的那個年代,《政治》是高考中不論文科理科都必須要考的重要科目,F(xiàn)在呢,在研究生考試中依然如此。但是有點讓人懊惱的是,這樣的文化自覺常常是被強制灌進我們腦子里去的。我初中的時候很不喜歡歷史,我不理解為什么人們要反復強調那些革命往事,更別提那些幾千年前的事了。后來跟我說,人要不斷地學習歷史,從中總結經(jīng)驗,才有可能不走過去已經(jīng)證明是錯誤的老路。歷史文化使人進步。現(xiàn)在我想,這應該就是文化自覺的力量吧!
然而很多人雖然已經(jīng)深刻了解了我們的民族文化,但是從心理上講,并不十分認同,更別說以其為榮了,這就涉及到我接下來要講的另一個方面——“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生命力的認同肯定和信念。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理解它。首先,文化自信表現(xiàn)為對既有文化優(yōu)良傳統(tǒng)的肯定與堅持。正因為如此,中華幾千年的文明才得以成為人類歷史上唯一的源流相繼、從未中斷的文化體系。這個意義上的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的標志所在,也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其次,文化自信還表現(xiàn)在對待外來文化的理性態(tài)度和開發(fā)過的胸襟。在外來文化面前樹立正確的額心態(tài),不卑不亢,能夠辯證的取舍,F(xiàn)在其實很多人對我們自己的文化不夠自信,總覺得我們自己的文化落后、腐朽,而一些發(fā)達國家的文化就先進、科學似的,其實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對于我們的先祖?zhèn)儊碚f其實是挺可悲的。其實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自信。不要覺得中國人過圣誕節(jié)是因為圣誕節(jié)更棒,其實外國友人們現(xiàn)在也會慶祝春節(jié)的。我們覺得自己的文化不如別人,但是你看到了嗎?孔子學院開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美國拍了極具中國元素的電影“功夫熊貓”,韓國趕在我們前面將端午節(jié)申請為他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其實,我們該有足夠的自信,我們自己的一些文化也很棒,我們應該是自信的中華兒女!不僅僅是指民族文化,拿近一點來說,校園文化也是如此。川大有豐富的校史文化,從清朝末期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的今天;汶川地震時,第一支趕赴災區(qū)的救援隊正是川大師生自發(fā)組成的,華西醫(yī)學院師生更是用他們的知識去幫助災民;川大每年會畢業(yè)很多優(yōu)秀的學子,朱德、郭沫若,更有大量的企業(yè)家、學者、專家們他們不僅是我們的驕傲,也是祖國人民的驕傲。我們背后有強有力的學校作支撐,我們就更應當是積極、自信的川大學子!
接下來我要談的就是“文化自強”。 “文化自強”,就是一個民族、國家和政黨自我努力,積極向上,不斷增強自身文化競爭力和影響力,始終保持一種文化活力,建設成為文化強國的實踐過程。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最終目的在于實現(xiàn)文化自強。我們永遠不該忘記撒切爾夫人那尖銳而又引人深思的斷言:“一個只能出口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的國家,成不了世界大國。”的確,大國的崛起不僅僅是經(jīng)濟的崛起和發(fā)展,更是思想的彰顯和文化的興盛。如何實現(xiàn)文化自強呢?從大的方面來講,首先要對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靈魂有著正確的把我。選擇什么樣的文化發(fā)展道路,就能培育出與之相適應的文化發(fā)展道路,因此,我們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道路。其次就是國家應該推動文化創(chuàng)造、文化傳播,促進文化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而從我個人的角度,我認為,文化建設首先靠的是行動的力量,不是我們每天喊一喊口號,時不時地抨擊一下、憤青一下就可以取得進步的?吹嚼先说乖诘,我們更應該去扶,而不是去圍觀,去事后指責。在學校里,我們周圍總是能聽到一些抱怨的聲音。當抱怨學校學習氛圍不夠濃的時候,你是在翹課睡覺看小說打游戲嗎?當你覺得寢室不夠整潔衛(wèi)生的時候,你去清掃整理了嗎?如果你對現(xiàn)狀不滿,請用你的行動去改變它。其次,文化建設應該有每一個人出力。那種“文化建設是少數(shù)人的事情,我們普通民眾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的觀點是極端錯誤的。因為我們是群居動物,必須與他人、與社會發(fā)生密切的關聯(lián),國家的、社會的、學校的事情,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事情。
時代的眾人肩負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我們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上的知識階層,更是義不容辭。所以就站出來吧,拿出我們的力量,逐漸地從7080后們拿到我們的接力棒,去沖刺中國燦爛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