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練聲重要性(精選3篇)
歌唱家練聲重要性 篇1
在音樂界,有關于“練聲”的名言:“一日不練自己知道,兩日不練老師知道,三日不練觀眾知道。”由此可見,每天練聲對學習聲樂的重要性。很多聲樂學員平時不注重練聲,等到臨近考試、演出、比賽等重要任務之前才急于練習,根本達不到練聲的效果,到了正式演唱就感到力不從心,追悔莫及,怎么辦?很顯然,平常要堅持每天的練聲,使歌唱本能和發(fā)聲機能都得到鍛煉,一旦有任務不但機能能夠適應,不宜產生疲勞,而且還能提高駕馭歌曲的能力,可見基礎打得是否牢固對聲樂歌唱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
練聲主要的目的是鍛煉歌者把控美好聲音的各項能力(比如說發(fā)聲方法、聲音的穿透力、聲音的彈性、音域、氣息、還有就是對高音的突破能力等等),所以每天堅持練聲也就是鍛煉自己的聲音 就像是彈鋼琴,每天都要鍛煉手指的速度、力度、技巧等是一個道理!
還有就是堅持練聲可以有助于更快的掌握聲樂唱歌的技巧(其中的一些有趣且實用的練聲曲對學習歌唱有很大的幫助),換句話說練聲就是聲樂唱歌的基本功,而基本功的訓練是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 著名歌唱家及聲樂教育家吳碧霞老師曾對她的學生說:“我每天練聲時間約三小時左右,甚至五六小時都有。”由此可見真正歌者的基本功訓練是相當深厚的。
所以練聲對學習唱歌是有益無害的。當然,作為初學者或業(yè)余聲樂學習者每天練習還是要適量! 初期一般練聲也就10分鐘到30分鐘即可,后面的時間可以安排進行藝術歌曲的處理。隨著自己學習興趣及歌唱技巧的提高漸次增加練聲時間,以利自己的歌唱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歌唱家練聲重要性 篇2
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很多人都發(fā)現(xiàn)自己不會寫字了,一方面是忘記字怎么寫了,另一方面是自己寫的字越來越丑了。于是很多家長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孩子好好練字。
堅持練字對孩子有著積極的教育意義和心理意義,它不僅能培養(yǎng)孩子細心、專注的良好習慣,勤奮、堅毅的精神,健康、高雅的情趣,還能促進孩子觀察力、意志力、審美力的發(fā)展。
練字,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說是一種持久性的工作,從小開始練字非常有必要,4-5歲開始練字是最好的時候,不過這時一般是練一些簡單的,像畫圖、數(shù)字、字母、拼音之類的,上了小學就要正式開始識字寫字了,孩子和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那么,練字到底有多大的好處呢?
1 學習成績
練字是非?简炓粋人的耐性的,小學一般是描紅,可以說是比較乏味,練字可以培養(yǎng)耐性,這是眾所周知的,有耐心則心靜,心靜則細致,細致就不容易出錯,這就會使學生在考試中避免粗心大意而失分,考試時把會做的都做對了,成績馬上就上去了。
2 身心的歷練
目前寫字不佳的人當中,有一部分人是沒有練過字,但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練過字,但是因為方法不正確,在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后放棄了。所以正確地引導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能夠每天練字30分鐘,堅持1-2個學期的話,對其意志力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如果每天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都要在固定時間段內練字,比如說晚上8:00-8:30,也是對孩子執(zhí)行力的很好地鍛煉。
3 學習積極性
古語有云:“是金子遲早會發(fā)光”。只要孩子的字寫得好,一定會被老師發(fā)現(xiàn),按照老師的一貫做法,為了讓每個小朋友都好好寫字,一定會把你的作業(yè)在班里展示,并當眾夸獎,還回讓每個小朋友都向你學習;老師知道了,家長也就馬上知道了,父母會將孩子的練字帖、獎狀掛在墻上,親朋好友來串門時,看到了也會夸獎孩子,孩子被表揚的多了,自信心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提高,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4 樹立一個好印象
字如其人。一個班里面往往不會有幾個字寫的很好的,孩子字體好的話,老師會對他有一個很好的印象,有什么事總是會想到他,從而得到更多的關愛,每周的國旗下講話、優(yōu)秀少先隊員的評選、三好學生評選、獎學金,都會考慮在內的。
5 開發(fā)大腦
人的大腦是永無止境的,而且是越練越活,練字的時候,不可能只寫字,大腦一定是在思考中的,動手即動腦,二者是分不開的,即使是潛意識地用腦。有時候可以練一些迷宮類的游戲卡片,非常有利于鍛煉右腦,右腦開發(fā)的好了,孩子的記憶力會得到質的提升。
6 個性標志
無論在什么年代,親筆簽名都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征,古時候人的書信也是通過字跡來辨認的,現(xiàn)在的一些瘋狂粉絲也是爭先恐后地想要到喜歡的明星的親筆簽名,信息化時代也是從未改變。
7 審美觀
魯訊曾說:“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書法藝術的形式美是通過有規(guī)律的組合線條作用于紙上而形成的,學生可以自覺地去手摹心追,去自覺感受流動的線條的美,也感受到,寫好字并非高不可攀,因為它就在眼前。 此外,書法的內在美更需學生去審視。因為每一個字的點捺都有生命的頓挫,每一根線條的流走都有人性的重量和質感,學生透過文字的痕跡可以感受到書法者的喜怒哀樂與悲歡情愁,感受魅力。
8 形成嚴謹踏實的作風
中國的漢字是講究間架結構的,學生在練字的過程中,會有意無意地形成一絲不茍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培養(yǎng)起學生一種嚴謹?shù)淖黠L,不但在寫字上是這樣,在學習上,在生活上都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要想把字練好并非一日之功,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耐心的臨摹才會有所收獲,學生循序漸進地按一定的規(guī)范進行寫字訓練,可以有效地鍛練學生的毅力,并養(yǎng)成學生一種良好的踏實的作風。
歌唱家練聲重要性 篇3
口腔共鳴,聲音彈性的獲得以及情聲氣的結合為發(fā)聲審美奠定了基礎。
通常,一些朋友會說,你們播音員的聲音很好聽。每次我都會給他們解釋,主要是我們有了基本功的訓練,字音很清晰,能聽得很清楚,但是擁有良好的嗓音條件也是我們有別于普通人的一個主要方面,在聲音的美感上優(yōu)于別人。這里主要是體現(xiàn)在口腔共鳴上。播音發(fā)聲有自己的共鳴特點,是以口腔共鳴為主,以胸腔共鳴為基礎的聲道共鳴方式,播音發(fā)聲的整體感覺應該是:像一根彈性的聲柱,有胸部的支持,垂直向上,到口咽部流動向前,掛在硬腭的前部,透出口外。通過共鳴的調節(jié)控制,可以使聲音具有高低、強弱、圓展等等不同的變化,有助于達到感情和聲音色彩的統(tǒng)一。另外,一個人的發(fā)音器官是天生的,沒有辦法改造,只能從使用方法上去想辦法,而人體發(fā)音的共鳴腔也是天生的沒有辦法改變,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共鳴的調節(jié),經(jīng)過后天的訓練加以改善,掌握共鳴的調節(jié)是擴大發(fā)聲效率,改善聲音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谇还缠Q使聲音明亮結實、字音圓潤動聽。它是在吐字的過程當中完成的,它不能脫離吐字而單獨存在。播音發(fā)聲對共鳴的要求首先是保證字音清晰條件下的美化,所以也是要以口腔共鳴為主,泛音共鳴適量;其次是聲音不失樸實、自然、大方,所以播音發(fā)聲要靈活地變化各種共鳴的比重,善于運用胸腔共鳴,并且使用微量的鼻腔共鳴。
在聲音彈性的獲得以及情聲氣的結合方面更加體現(xiàn)出發(fā)聲審美的特點。聲音的彈性是指聲音對于人們變化著的思想感情的適應能力,就是聲音隨感情變化而來的伸縮性、可變性。彈性這個詞是一個物理學名詞,在這里我們用在播音發(fā)聲當中。人的思想感情總在不停的運動變化,這種思想感情的運動狀態(tài)是播音創(chuàng)作的內在動力,它要求氣息、聲音隨之而運動變化,以體現(xiàn)出它所感受到的一切,這實際就是播音表達的過程。在播音理論體系中,播音發(fā)聲是基礎的,而在基礎中就談到了聲音彈性的獲得為今后進入的播音創(chuàng)作打好了基礎。其次對于聲音、情感、和氣息的關系做了深入的理論闡述。“情”要取其高,“聲”要取其中,“氣”要取深,以達到字正腔圓,清晰持久、剛柔自如、聲情并茂的境地。“情”是內涵,是依托;“聲”是形式,是載體;“氣”是基礎,是動力。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情是主導,是由思想感情狀態(tài)的運動,指導著氣息的運動,并且組織發(fā)聲器官的協(xié)同動作,這樣才發(fā)出表情達意的聲音來。氣隨情動,聲隨情出,氣生于情而融于聲,這就是情聲氣的關系。由此 可以看到,在發(fā)聲中實際上已經(jīng)融入了表達創(chuàng)作的依據(jù),架起了聲音和情感,也就是聲音和表達之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