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學播音練聲方法_等你來練(精選3篇)
最科學播音練聲方法_等你來練 篇1
播音主持練聲方案
(1)氣泡音:閉口和張口共30秒。
(2)輕度哼鳴:20秒。
(3)膈肌訓練(狗喘氣):閉口1分鐘,改良的“嘿”、“哈”共30秒。
(4)慢吸快呼:2次,20秒。
(5)慢吸慢呼:2次,20秒。
(6)快吸慢呼:4次,2分鐘。
(7)“絲”——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鐘。
(8)“衣 ”-----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鐘。
(9)搓臉:10秒。
(10)轉頸:10次,10秒。
(11)松下巴:10秒。
(12)提顴。10次,10秒,手輔和自行交替進行。
(13)咀嚼:閉口、張口各20次,30秒。
(14)半打哈欠:5次,10秒。
(15)撮唇:10次,20秒。
(16)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為一次),30秒。
(17)轉唇:8*8拍,30秒。
(18)雙唇打響:30次,30秒。
(19)彈唇:1分鐘。
(20)b本音:60次,1分鐘。
(21)ba本音:60次,1分鐘。
(22)ba-----ba-----ba------ba------,1分鐘。
(23)頂腮:30次,30秒。
(24)刮舌:20次,20秒。
(25)伸卷舌:20次,20秒。
(26)轉舌:8*8拍,1分鐘。
(27)彈舌:30秒。
(28)d本音:60次,1分鐘。
(29)da音:60次,1分鐘。
(30)da-----da-----da-----da------;60次,1分鐘。
(31)g本音:60次,1分鐘。
(32)ga本音:60次,1分鐘。
(33)ga-----ga-----ga-----ga-----:60次,1分鐘。
(34)ge音:60次,1分鐘。
(35)ge-----ge-----ge------ge-----:60次,1分鐘。
(36)數“數兒”:一口氣由1數到30,3次。
(37)數“數兒”:一口氣數10個八拍,3 次。
(38)數“棗兒”:要求盡可能一口氣數20個以上“棗兒”,2次,2分鐘。
最科學播音練聲方法_等你來練 篇2
1. 氣息
其實,對氣息的認識對于學習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這里的東西是不能夠使其學到真正控制呼吸的方法,僅提供參考與對照的依據,換句話說,我們只有在自己找到自己認為的胸腹聯合式呼吸法的感覺之后將這種感覺與書上的正確理論進行對比,檢驗自己的感覺,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
我們主要來說說實用的能體會到正確呼吸方法的辦法,我們只有在體會到正確方法知道才能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練習,將這共感覺固定住。
方法一:這個練習要兩人進行,兩人同相,練習人在前輔助人在后,后者將雙手放到前者后腰處,稍微用力,用雙掌按壓其后腰部。這時,練習人用腰部力量緩慢的將按壓在腰部的雙手推開,注意,一定要將注意力集中在用力部位并且記住這個位置肌肉運動的感覺,同時動作一定要慢,反復進行練習。在單人作次練習時,雙手在背部交叉即左手摸后腰右部,右手摸后腰左部,同時肩部放松。
方法二:這種方法是在一的基礎上進行練習的,在保持住后腰撐開的感覺后作此練習。
○1.保持興奮的精神狀態(tài)
○2.面部保持微笑
○3.在緩慢的僅用鼻子吸氣的同時打開眉心與撐開后腰
○4.重復上一步,但是將用鼻子進氣改為口鼻同時進氣,
注意:及其過程一定要慢,感受氣息從眉心、鼻子、口三點流入撐開的后腰。
以上方法可以比較容易的幫助我們找到吸氣的感覺,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僅僅是第一步,我們所說的胸腹聯合式呼吸法更重要的部分式呼氣,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呼吸橫隔膜的一升一降的過程中來完成的。
吸氣時,隨著氣息從口鼻同時進入到胸腔、腹腔,從上至下的流入,迫使橫隔膜下降,使我們能夠吸入更多的空氣。
呼氣時,狀態(tài)正好與吸氣時是相反的,橫隔膜上抬,使氣息被壓出口。
以上基本上就是胸腹式聯合呼吸法的基本過程了。但是我們更加要注意的是,我們學習氣息的關鍵是要使氣息和字音相結合,所以我們還要進行“字音-氣息”結合訓練,這一步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我們在教學中發(fā)現,有很多學生能夠做到“呼-吸”的要求,但是在進行表達的時候已讓沒有氣息的支撐與依托,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字音-氣息”的結合。
2.“字音-氣息”的結合
我們在進行氣吸訓練的時候,有這樣一項訓練“hei-ha-hou-he”連發(fā),來訓練我們的橫隔膜彈動,我們也可以用這個練習的變形來練氣息與字音結合,具體如下:
我們用“ei”這個音,來體會,小腹運動與字音結合,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有意識的在發(fā)“ei”音的時候,將小腹向內微收,這是第一階段。我們用這個音有所體會了之后,就會找到小腹微收與字音相結合的感受,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開始練習階段,一定會有小腹與字音不同步的問題,這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去控制小腹,過了這一階段后,我們就要逐漸的將意識從小腹上移開,達到“全自動”,這個過程只有經過反復練習才能達到,因為這是改變原來多年形成生活狀態(tài),也正是如此,我們的更要重視這一過程。
在改變“ei”向單音節(jié)詞練習時,我們要注意,一口氣,一個字,收一下(小腹)。再下一步就是,把單字變?yōu)樵~,也是一樣,一口氣,一個詞,收一下(小腹)。最后逐漸過渡到短句。
另外一種“字音-氣息”結合的訓練就是“hei”音連發(fā),剛開始的時候一口氣發(fā)3個“hei”就行,關鍵是找到“同步”的感覺,隨著練習熟練程度提高,能力的提高,一口氣我們就能發(fā)出7、8個連續(xù)的扎實的、有力的、同步的“hei”音,但是在發(fā)音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呼出的氣流盡量控制,使其打在上門齒的齒背,彈發(fā)要輕巧,要跳躍,不要用喉。
最科學播音練聲方法_等你來練 篇3
共鳴發(fā)聲
樂器在乎共鳴,共鳴得好,音色美且聲音傳得遠,人聲也不例外。共鳴需要的是一個空間,而人的身體里面也有許多的(腔位)可以用來共鳴。主要有頭腔、鼻腔,和胸腔(當然還有別的,這幾個最常用來唱歌)。每個腔位傳達出的音色不一樣,適合的音域也不相同。一般來說,頭腔適合高音,胸腔適合低音,以此類推。
共鳴的練習比較抽象,常常要運用(想像)來練習。試著想像聲音要從哪理發(fā)出來,并配合調整身體;如果方法正確,手摸腔位的時候,會感到一點的震動力,那就對了!合胂瘛坏姆绞接袔讉歌唱老師很喜歡比喻的例子,比如唱高音時,可想像聲音像拋鉛球一樣,從頭上用力丟出,這就是頭腔共鳴;若想像聲音像一湖泉水,又廣又富含包容力,這就是胸腔共鳴。
當然,練習共鳴也是有比較具象的作法。練習頭腔共鳴時,可高音發(fā)出類似Michel Jackson的(凹嗚)音;把音拉長,并搭配(想像),效果很好。而練習鼻腔共鳴時,可閉上嘴巴,用『嗯』音做發(fā)聲練習。不過要注意,這些不像唱歌的發(fā)聲,還是要注意到唱歌的各項重點,如腹式呼吸,或嘴形的控制(後面有介紹,特別是口腔空間的維持),才有達到效果。
此外,共鳴的練習要做到什麼地步?要做到不管什麼樣的音量,聲音都可以達到共鳴的狀態(tài),才是一個完整的練習。一般來說比較困難的,是高音可以小聲的達到共鳴,而低音可以夠大聲的共鳴,所以練習可以朝這兩個方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