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長總結(jié)
我這個人吧,和有益的書籍可謂是相見恨晚。我小的時候根本沒有什么書,更別提什么每天享受閱讀了。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我們縣里那唯一的一家新華書店的讀書開放日。只有在每個月的15日準許大家隨便看書,不然平日里不買書卻待在店里的人是要被趕出來的。因此,在那個時候讀書變成了一件困難的事情,更是增加了我們對文學,對知識渴求的欲望。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自己的讀書的成長經(jīng)過。
在小的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童話故事了,像一些什么《格林童話》啊,《安徒生童話》之類的。小時候每次的讀書開放日,我就會先搶著擠進書店,挑一本童話故事書便捧起津津有味的看起來。對書中那些正義角色的崇拜,對反面角色的憎恨,對童話中的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什么愛看童話呢?因為在我還小時總是覺得只要是童話就一定有美好的結(jié)局!但慢慢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也有些“傷心”的童話。
也是長大后的才發(fā)現(xiàn)自己從前多么的純真地去相信童話,去憧憬和向往美好的生活。也是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我其實錯了,明白了也不是所有事都像童話般完美落幕,世上哪有如此多的完美的巧合?所以漸漸的,不再喜歡童話故事了,慢慢開始看關于勵志,哲理的書,像《心態(tài)決定一切》啊什么的。這些書會首先將一個小故事,然后再在每篇結(jié)尾總結(jié)道理。以故事的形式闡述一些人生哲理,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每每看過一個故事,便讓我懂得,學會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讓自己更好的去生活!
現(xiàn)在的我,也不再看那些直白的勵志書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能力也算是有所見長了,慢慢開始看一些類似于老舍先生和魯迅先生的作品,他們通過一些日常不起眼的小事反映出當時的整個社會的封建黑暗。看那些文學作品不僅能讓我更充分的了解歷史,而且還可以跟著那些名作家去學習一些寫文章的手法。對我的語文成績當然有莫大的幫助!
這就是我自幼以來的讀書經(jīng)歷,我讀的書還不算多,所以還要繼續(xù)“潛心修行”。愛上閱讀吧,多讀些有益的書,還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修養(yǎng)和內(nèi)涵。當你孤獨的時候,書還是你最忠實的小伙伴呢!多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