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
當你正在大道兩旁思考并追逐著仍然游蕩在千里之外的數(shù)學題的思路時,一聲刺耳的鳴笛是否讓你咬牙切齒?
但卡耐基不是這樣。伴隨著觀眾的企盼與心底的炙愛,他走進了電臺,介紹著自己的成名作《小婦人》,也許是窗外紫丁香一樣帶著愁怨走過的女人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心不在焉的說錯了某個地理位置。一位觀眾聽后狠狠的寫信罵他,徹頭徹尾的把他罵得他體無完膚。
和很多人一樣,卡耐基的第一個念頭是:“我把地理位置說錯了,但從沒有見過你這么粗魯?shù)呐!”但他并沒有這人做,而是把理解放在第一位,以德服人。
他打電話向這位觀眾道歉,最后贏得了更多的掌聲。而贏得的這一切,難道不是以理解的基礎嗎?
理解是橋梁的基石。
當你曾經(jīng)叮囑過某樣事,卻還是被誰弄的一敗涂地,看著他的惺惺作態(tài),是否讓你恨之入骨?
可有句話叫宰相肚里能撐船。三國時蜀國諸葛亮去世后,由蔣琬主持朝政。他有一個名叫楊戲的屬下,性格孤僻,蔣琬與他對話,他只應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道:“這楊戲太不像話了,對您竟如此怠慢!”蔣琬坦然一笑:“人嘛,難免有自己的秉性,讓他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贊揚我,這可不是他的個性!本瓦@么一句話,無不體現(xiàn)蔣琬的寬容與大度。換個角度想,紫羅蘭給踩扁她的腳踝上留下最后一縷花香,這難道不是寬容嗎?
寬容是橋梁的鋼架。
當一位摯友告訴你為什么欺騙是友誼的天敵時,他的作為是否讓你心中燃燒出一股義憤填膺的怒火呢?
曾參是孔子很有名的學生之一,德行當然也沒話講,而他不但是位父親,也是一位好榜樣。
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出門,兒子哭鬧著說要跟去。曾參安慰道:“你別去也別哭了,媽媽回來爸爸給你殺豬吃。”等他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見曾參準備殺豬,立馬制止道:“不過是哄哄孩子,何必當真呢”曾參一本正經(jīng)地說:“如果不殺,就是騙孩子,也就是教他說謊!“曾參堅持殺豬,看丈夫說得有理,他的妻子也來幫他殺豬。而增參的這種舉動不就印證了墨子的那句名言“言必行,行必果”嗎?
誠信是橋梁的泥身。
那座橋,以理解為基石,上面建起用寬容制作的鋼架,鋪滿誠信招牌的水泥,架起這么一座心與心溝通的橋梁,這個世界難道還會坍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