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太平洋》觀后感
其實吧,托羅這次釋放的巨型“鋼鐵俠”、成串兒“變形金剛”、狂轟濫炸到處破壞以及肉搏巨怪所帶來的集體狂歡,讓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對好萊塢電影工業(yè)最新水準(zhǔn)的表達,更重要的是讓我看到了一整個時代少年夢的集體燃燒,擦,寫這句話的時候我也熱血沸騰了!那些我們曾經(jīng)熟悉的動漫元素和世界設(shè)定,這次在真人大熒幕上得到了徹底的釋放,洶涌而來的狂潮必將掀起新一輪的機甲熱和怪獸熱,滿足老宅的同時,也將造就新一批的機甲怪獸迷。
其實仔細想想當(dāng)年在電影院看變形金剛3首映,中間機器人打架那一段兒愣是差點兒睡著,相比起機器之間的肉搏,機械和生物肉體的戰(zhàn)斗大概更吸引人。說句實話,這個電影槽點挺多,無數(shù)人在走出電影院會還是要這么問:干嘛要掄拳頭打怪獸?干嘛要用亮劍砍怪?人類強大的武器千千萬,何苦用這么原始的方式去和怪獸單挑?但是這種電影從來就不是能用正常邏輯來理解的電影,又不是盜夢空間哪來那么多邏輯,圖的就是效果!打怪獸就打怪獸,打怪獸哪需要那么多的理由借口?作為一名電影觀眾,誰考慮過怪獸的感受。圖個爽,滿足下機甲愛好者和特攝片擁簇就是了。
另外,這部電影的致敬實在紅果果,被翻譯成“天馬流星拳”的火箭飛拳(elbowrocket),好像是出自一部sci-fimovie,具體電影名兒我記不得了;至于那個后方控制室的“天童”,其實該是直接致敬《數(shù)碼傳動戰(zhàn)士》中的電童。其余的就讓我想到了像是《機動戰(zhàn)士高達》、《eva》、《鐵人28號》、《哥斯拉》、《變形金剛》之類的就不用多說了。而且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環(huán)太平洋》里的香港街道,非常像《攻殼機動隊2》里的香港街道。其次,托羅還是個怪獸迷,他癡迷于制造各種奇形怪狀的怪物,不過吧,個人認(rèn)為,除了四代巨型懷孕飛獸,其他怪獸給人的印象還不夠強烈,就像是海底那三個大家伙,氣是可以設(shè)計得更加震撼,讓深?謶职Y的影迷們體會到最深層的恐懼,不過有點兒遺憾,我覺著給我的視覺沖擊不夠大。
對我個人來說,機器人對戰(zhàn)怪獸的題材看的不算少,但《環(huán)太平洋》的魅力在于其對機甲和怪獸的巨大化,而且憑借好萊塢成熟的電影工業(yè)實力,將打斗場面和巨獸外形都做得精美壯觀。當(dāng)對打主角們變得格外巨大,甚至是以前的幾十幾百倍般巨大之時,那么對視覺和感官的刺激也會格外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