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長大的作文
歲月匆匆,時光流逝,但這條街卻容顏依舊,唯一只有街邊的行道樹,能夠證明時間的存在。
我便是走在著條街上的一員。從小到大,我在這條街上來回不斷,穿梭其間,不知道留下了多少個腳印。行走、奔跑,似乎成為了我每一天中最為平凡的,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任務(wù)。
每天清晨,隨著鬧鈴的節(jié)拍,一切都是如此有規(guī)律地進行著,按時起床,按時上課,按時回家。當腳步踏上這條街,就意味著,新的一天即將開始;當腳步踏上這條街,就意味著,半路上即使遇到什么,也不能回頭。我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我必須向前。于是,我在這條街上不斷地行走、奔跑。
遠遠地看見了十字路口的信號燈,數(shù)字在燈光中不斷地變化,看著它的值越變越小,眼看矗立在街頭的等趕上,綠燈就快山水哦,我的心里掠過一陣不安于緊張,潛意識中,我的雙腳在奔跑,隨之而來的,是我留下的遺傳“噼里啪啦”的聲音在頭頂上盤旋,回響。向前沖,沖向綠燈,沖向下一個街口。
很多時候,事事都是有所把握,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唯獨這一次,有些例外——
那是一次半期考試,明明都記得英語是十點五十開始考試,可那天偏偏腦子一片空白,壓根兒就沒有反應(yīng)過來。我似乎忘記了這事。十點二十,看看時間,還早。我還在家里悠閑自得地看書復習英語,看了許久,卻感覺不對,心中有種不祥的預(yù)感。我的腦子一下子清醒過來,手一抓,抓起一旁的時鐘,才發(fā)覺快要到考試時間了,已經(jīng)是十點三十多。我什么也沒有說,從椅子上一躍而起,拿著文具和草稿紙就沖出了家門,一路狂奔,順利地穿過了十字路口,氣喘吁吁地到了學校,還好,大家也才開始進入考室。還來不及歇一口氣,就進了考室,開始了又一次新的拼搏。
也許那一次的奔跑,是最快的一次。
閑暇無事,倒也不妨出來走走,漫步在濃蔭之下,暢游在城市之中。聆聽鳥兒的歌唱,享受春風的吹拂。如此的慢節(jié)奏簡直和之前的快節(jié)奏是一個鮮明的對比。
不過,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這兩種看似對立的節(jié)奏,因為行走和奔跑是并列的,它們都使我在運動,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努力。
小時候,蹦跳著出發(fā),開始了第一次與學!按蚪坏馈钡慕(jīng)歷;后來,慢慢地行走,并不著急趕時間;再到后來,也就是現(xiàn)在,我不得不奔跑、快走,踏步在街道上,為了更加及時地過馬路,到學校,開始繁忙的、令人窒息的應(yīng)試學習。
行走與奔跑,似乎只是兩種不同的運動,但它們的共同之處就是能夠是我不斷地努力,用盡全身的力氣,沖向、穿過下一個街口。
我是這樣長大的,在行走與奔跑中長大,直到現(xiàn)在,或是將來,我都要不停地行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