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
初二(2)班 孫雁妮
理解這詞,說來容易。什么理解父母啦,理解老師啦,理解別人啦……政治書上多了去了,真的認(rèn)識到的有幾個?做到了的又有幾個?
我們總抱怨這抱怨那,抱怨父母對自己不夠關(guān)心,老師對自己不夠關(guān)注,自己得到的不夠多……在我看來,這樣的人最是可笑,自己明明已經(jīng)擁有很多別人不曾有過的東西,卻還不自知。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那自己什么時候有過耐心去了解別人?更何況是自己的父母。
理解,做不到的是經(jīng)常的事,其實很多人并非不需要,只是內(nèi)心強(qiáng)大的力量足以使他們無所畏懼,不需別人虛情假意的所謂理解。
看到“理解”這個詞我首先想到的是張居正,再就是徐階。張居正變法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但他堅持,沒有理解自己的人的感覺眾所周知,更何況是與所有官作對。在夏言將死的時候,連和他關(guān)系一般的人都為他求情,徐階卻不管不問,當(dāng)然這并非知恩不圖報,畢竟夏言提拔他上位。最令人佩服的是在那不管不問中的隱忍。即便沒有人理解我,但我終會將害死夏言的人戰(zhàn)勝。后來,他做到了。
說到這很多人會奇怪,你不是說感受理解嗎?那為什么說到有些人不需要呢?
其實需不需要關(guān)鍵在于你是否內(nèi)心渴望別人理解,又或者是自己同情心泛濫舍得花時間給別人或許并不接受的理解。
我認(rèn)為,理解就是局外人的用詞,局內(nèi)人的痛苦或無奈看的一清二楚,但這并不關(guān)自己的事不是嗎?只要自己沒有遭遇這些,那我們就可以逮著安慰的語氣對那些快要溺死在痛苦中的人說一句:“我理解你”,很諷刺。
理解并不是言語上帶給人的感動,而是對他人的尊重。不要將近乎施舍的同情當(dāng)做理解送予他人,那樣只會傷人而不是理解。
很多事我們都不理解,那不要緊,人生很長,我們可以用一生的時間來思考,尋找。至少可以做到死而無憾。
我從不擅安慰別人,口才不好自然無法安慰別人。只能靜靜陪著,但這并不礙事,人總會自己爬起來的,一味的安慰就像小孩摔倒若是有人安慰便會大哭一般,無人撒嬌便也就自個兒爬起來拍拍土接著走。其實失意難免,理解也好,安慰也罷。本就不重要,若是非得靠著這兩樣才能振作,那就太軟弱了。
理解,看的淡了,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自己的內(nèi)心力量足夠應(yīng)付所受到的質(zhì)疑嗎?是的,我相信,沒有別人的安慰,我自己也能一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