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作文
傍晚,夕陽的余暉斜斜地灑向大地,醉迷迷地漲溢出光與彩。獨(dú)身散步的我在母校駐足,倚著那株陪伴了我六個春秋的大松樹。大松樹樹齡已久長,依然精神煥發(fā),它投下片片陰涼,與落霞交織出隱動的浮光,不禁令我憶起幾年前的那天,那個背影,那束斜陽……
那天,十來歲的我剛做完值日獨(dú)行在通向車站的路上。晚高峰已去,原先還熙熙攘攘的車站只有幾個行人匆匆走過。晚秋的風(fēng)徐徐卷起落英,塵霧中,一個踽踽獨(dú)行的影子慢慢明晰——是管爺爺!
很小就聽說了這個了不起的老人。奮發(fā)向上的他青年時從軍,開過坦克,當(dāng)過炮兵。但他的“當(dāng)年之勇”卻比不上他的“退休之閑”。他的退休金大都捐走了,藏書也捐給了圖書館和學(xué)校。他更是一個“點(diǎn)燈爺爺”:徒步走入小學(xué),一層層地爬樓,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地為學(xué)生們打開日光燈。多少雁去花落,風(fēng)吹雨打,他始終如一。早晚高峰,八十多歲的他總守著車站,每當(dāng)公交車駛來,便快步上前伸出雙臂在車門附近攔住一擁而上的孩子們,待車停穩(wěn)便引導(dǎo)他們挨個上車。孩子們都回家了,他卻拖著疲倦的身體依舊在附近徘徊,提醒貪玩不歸的孩子快點(diǎn)回家……
正想著,老人正向這邊走來——仍是那頂舊布帽、深布衣的打扮,仍是微佝僂卻硬朗的身子、穩(wěn)健的步伐與慈祥的笑容,手中還緊拎著一個沉沉的布袋。我迎上去,向他問好。“好、好、好孩子啊,早飯一定要吃好,中飯要吃飽,長身子要緊啊。要珍惜時間,好好讀書……”他慈愛地笑著,不厭其煩地念叨,聲音雖然嘶啞,卻很是動聽。我覺得,深秋之中,卷起寂寞的是風(fēng),而卷起暖意的定是這愛的聲音了。
不一會兒,公交車出現(xiàn)在我的視線,我忙去掏錢,可口袋空空蕩蕩,分文不見!我一愣,便有些慌神……汽笛聲叫個不停,車已停在我的面前,上去的卻是管爺爺,他從那個大黑袋中掏出一枚硬幣投進(jìn)箱中后,緩緩地下了車,拍拍我:“孩子,快上車吧”。“啊?我……”我連聲道謝。他向我揮了揮手,微笑地目送我上車。車徐徐地開著,我回望著,他那瘦削的身軀在夕陽的光彩下漸行漸遠(yuǎn),卻愈發(fā)偉岸。這時,懵懂的我初諳了一個詞:“大愛”,切身感受了秋日的熱情和希望。
松樹固然不美,誠然無華,但它卻撐一片陰,固一方土,擎起美德的藍(lán)天。驀然回首,那“奮發(fā)向上,崇德向善”的八字箴言向我微笑。這八字箴言從上古至今,在華夏大地上傳遞,從蘇武、海瑞、張銳、雷鋒傳遞到管爺爺,又傳遞給我們這一代,生生不息!
兩年了,他的背影,他的笑音,還在日復(fù)一日地迎著陽光奔波嗎?我望著依偎著的大松樹,那片偉岸的綠蔭,似泥土,有博大的胸懷;若蠟燭,長久付出;如彩虹,展現(xiàn)劃越天際的美好。驀地,一曲詞賦悄然入心:翩若驚鴻,矯若游龍。容耀秋菊,華茂春松。若輕云之蔽月,照亮道德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