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500字:端午飄香
回溯歷史,端午節(jié)產(chǎn)生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已走過了2500余年,在悠久綿長的歷史長河中,端午節(jié)的習俗歷久彌新。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民間活動豐富多彩,雖然在地域廣大、民族眾多的我國各個地方的風俗和過法略有差異,但是卻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我的家鄉(xiāng)在南通,一個干凈美麗的小城市,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jié)總是熱熱鬧鬧的,大人們早就開始張羅著各種東西,孩子們異常興奮,叫著,喊著,互相追逐著,這忙碌的一天就開始了。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插了艾蒿,掛了菖蒲,這兩種植物都帶有一種奇特的芳香,具有防病的作用,可以驅(qū)蚊蠅、蟲蟻、凈化空氣,還可以辟邪。小孩子們在這一天要佩戴上香囊,可以驅(qū)邪避難,又可以作為一種裝飾掛在胸前。除了這些活動,有的地方還有采集百草入藥的習俗,據(jù)說在端午這一天,百草皆可入藥,達到去熱解毒的效果。在有的大城市,人們會聚集在一起進行賽龍舟的比賽,這不僅僅是一個娛樂活動,它還傳達了人們對于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紀念,在比賽中隊友們的齊心協(xié)力、團結(jié)互助的精神更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如果問我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最令我感到快樂的事情是什么,我一定會說是“吃粽子”,小時候的我生活在姥姥家,記憶中在端午節(jié)的前幾天,我總是喜歡拿著小板凳坐在姥姥的身邊,看著姥姥用她那雙靈巧的大手將一個個粽葉卷成漏斗形,聽著一粒粒的糯米落入其中的聲音,姥姥每次都喜歡輕聲地問我這是什么,我總是開心的回答“粽子!,每次就是這樣簡單的對話,卻讓我感到溫暖,有的時候看著姥姥抓起糯米總是大把大把的,我也會蹲在裝滿糯米的大盆前,伸出小手很努力地抓起給姥姥,姥姥只是笑一笑,但我卻充滿了滿足感,我知道我并沒有幫上什么忙,只是好奇,樂在其中而已。那幾天,屋子里彌漫的都是蘆葦?shù)那逑愫汪兆映鲥伒南阄,我總是第一個爬上大方桌,滿心歡喜地吃著剛出鍋的熱粽子,細線將一個個大粽子包裹得嚴嚴實實,看起來著實誘人,將蘆葉剝開,咬在白嫩嫩的粽子上,滿嘴冒著氣,那種溫暖不禁涌上心頭,晚上,一家人坐在桌前,有吃有笑地談論著家常,那種溫馨的場面令我至今難忘。雖然小時候的無憂無慮的鄉(xiāng)村生活已經(jīng)過去很多年了,很多時候我感受到的只是鄉(xiāng)村生活的簡單和平淡,每年的端午總是這樣過了,但就是這樣淳樸可愛的姥姥、姥爺,家人圍坐一桌時的快樂成為我童年生活中彌足珍貴的片段,也只有在那個時候,血濃于水的親情才真切地體味到。如今,每個端午節(jié)姥姥還會送來粽子,吃著如此簡單的白糯米粽子,心中卻是充滿著感動,感念那份珍藏于心的美好回憶,珍惜每個端午收獲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