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沉醉在端午的童謠里
端午節(jié)前,和童謠組的孩子們一起上網(wǎng)查找關(guān)于端午的童謠。關(guān)于端午的童謠還真不少,我們就學(xué)唱了這幾首: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jié),賽龍舟,爭先恐后,好熱鬧!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和孩子們一起吟唱著童謠,一下子勾起我關(guān)于童年對端午的回憶,眼前似乎又彌漫著艾草和鮮花的芳香。那五彩的絲線,那別在衣襟上的香囊,又在我眼前搖蕩……
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小伙伴們放學(xué)后放下書包都不約而同地做同一件事,那就是到鄰家去討要各種鮮花,留著第二天早晨用鮮花水洗臉。我們像一只只歡快的小蜜蜂,誰家有鮮花我們就聞著花香去了。鄉(xiāng)下人質(zhì)樸,大媽大嬸們看見我們一個個小麻雀樣在門口張望,就笑吟吟拿著剪刀出來,給我們每人挑上一兩朵盛開的月季花,我們道過謝就飛一般跑到另一家。
五月的鄉(xiāng)間最常見的就是小月季和大月季花,花香滿村,特別是那些小月季火紅的花朵更是長成一樹花的瀑布,香氣四溢,沁人心脾。大月季花的花朵碩大,一般是粉紅色的,重疊的花瓣一層層像魔術(shù)師用粉紅的綢子疊制的,如果能要上一兩朵大月季,那就更開心了。
我家鄰居是三奶奶和三爺爺,一對老夫少妻。他們倆的戀愛在當時的小村莊是轟動的新聞。隱約聽媽媽說三奶奶家不同意這門親事,不久三奶奶就瘋了,三爺爺就把瘋了的三奶奶娶回家,于是在我家的小院里經(jīng)常能聽到三爺爺在親昵地叫著紅兒、紅兒的聲音,而三奶奶也是柔聲回答著,一點也聽不出瘋味。
三爺爺家種滿了花和果樹,他家的柿子樹和石榴樹的枝椏還伸到我家的小院。每年端午節(jié),三爺爺都會給我留一朵大大的芍藥花。媽媽不讓我經(jīng)常去三爺爺家,說是怕驚擾了三奶奶。每次都是三爺爺從窗口把花遞給我,媽媽會再遞幾個雞蛋給三奶奶。
我和小伙伴還要去鐵匠家要臘條枝。鐵匠家的自留地邊上種了一叢叢的臘條,綠油油的葉子閃著光,臘條枝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是端午節(jié)泡鮮花盆里必不可少的材料。鐵匠家的兒子是我同學(xué),他很淘氣。當時鐵匠家很富有,他就經(jīng)常偷鐵匠的香煙來吸,后來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老師就讓他吃煙絲,看著他含著煙絲痛苦咀嚼的樣子,我覺得他真可憐。老師這一招還真靈,他再也不吸煙了。如果換做是現(xiàn)在的老師這么對孩子,我想家長早就*了,可當時鐵匠是千恩萬謝地感激老師治好了他兒子吸煙的壞毛病。鐵匠很和藹,一看是兒子的同學(xué)來要臘條,就滿臉笑嘻嘻送給我們每人一大枝呢。
傍晚,當家家升起裊裊的炊煙,我們也如歸巢的小鳥一樣回家了,每人懷抱著一大束鮮花,花香滿懷,心兒醉。
回家把臉盆再洗一遍,放上爸爸從老井打來的甘甜的井水,和姐姐一起小心翼翼把臉盆抬到平房上,然后把鮮花的花瓣一瓣瓣摘下來,放在臉盆里?粗ò暝谒锵褚粋個小花船在飄蕩,一會兒,大紅的、粉紅的、檸檬黃的、奶白的花瓣雨挨挨擠擠開滿了臉盆,一陣陣濃郁的花香頓時彌漫在空氣中,流淌在我們心頭。
晚上我和姐姐興奮地睡不著,就悄悄來到平房上,看著滿滿一盆花瓣在月光的氤氳下更加鮮艷欲滴,更像一個籠著輕紗的夢。
早晨一睜眼,就跑到平房上,看見盆里多了翠綠的艾草,爸爸每次都在我們還沒有睡醒前就去猛虎山上采來帶著露珠的艾草。我和姐姐就像一個虔誠的教徒一樣,先在別的臉盆里把臉洗干凈,然后在花瓣盆里輕輕撩著水,讓花瓣雨一點點滋潤我們的笑顏,因為奶奶說這樣洗臉長大才能長成好姑娘,而且夏天不受蚊蟲叮咬呢。
早飯當然是平時難得能吃上的雞蛋,偶爾還有糯米飯。弟弟像個小饞貓手里握著兩個雞蛋,還看著我眼前的那兩個。我就很慷慨地給他一個,弟弟很開心。其實我從小就不喜歡吃煮雞蛋,老覺得有股怪味。媽媽早就把五彩的絲線扎成一束,男左女右,幫我和姐姐扎在右胳膊上,幫弟弟扎在左胳膊上。還在我們每個人衣襟上掛上一個鼓鼓的香囊,里面是一些風(fēng)干的花瓣。
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聽著我說著小時候的端午節(jié),無限羨慕并覺得很新奇。是呀!現(xiàn)在端午節(jié)的味道越來越淡。超市一年四季有賣粽子的,香囊也沒有了,花瓣水當然更沒有了,想不被蚊蟲叮咬,有花露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