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路在何方作文
魯迅曾感嘆道:“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路是眾人踏出來的,這是屬于他們的路,而我們不能只會重復(fù)舊路,默而守之,世界上有萬千大道,敢問我們的路又在何方?
在我看來,最好答案在閻肅作詞的歌詞里: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山野崎嶇坎坷,大地上原布滿荊棘,要開辟出一條新路來,靠的是自己的雙腳,一步一個腳印,踏平坎坷,開出大道。成功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成功才是屬于自己永恒的輝煌。
不于熱潮中迷失自我,不于鮮花中迷失方向,始終堅信,腳踏實地,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塑造成功,閻肅本人便是最好的闡釋。為了在歌劇的基礎(chǔ)上改編京劇《江巖》,閻肅銬上腳鐐,坐上“老虎凳”,親自感受當(dāng)年的煉獄之苦。幾度辛苦不尋常,字字看來皆似血。劇本和曲譜終于完成,仍嚴(yán)格要求自己,反復(fù)排練修改。一代藝術(shù)大師,放下身價,“幾度墨汁干,木凳欲坐穿,”用真情實感將人物逼真顯現(xiàn)。《江巖》、等催人落淚,轟動一時。
閻老后又因西游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而聲名大噪,走進(jìn)人們心中。此時的閻老緊受著大眾的追捧,集鮮花、掌聲、光環(huán)于一身,仍然身體力行,活躍于舞臺背后,甘做“小角色”,拉大幕,管汽燈,演出催場。于浮躁隨大流的社會中,閻老,學(xué)不會走別人的路,粗制濫造,也學(xué)不會順著名氣,濫竽充數(shù),伏拜名利之下,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原則,走自己的路,腳踏實地,正如《敢問路在何方》歌詞中寫到: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
人們的追捧,能支撐閻老,但人們的熱情終會漸滅,閻老靠自己的勤勞與才能,創(chuàng)作1000多部作品,攀登自己人生的頂峰,將自己的成功化為永恒的輝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有靠自己逆風(fēng)雨,不畏兼程地帆航,才能穿過黑暗的海霧,到達(dá)光明的彼岸。韓寒中學(xué)時代,期末考試七科掛科留級,留級后,七科仍掛科,韓寒無奈輟學(xué),敢問韓寒的路在何方?
韓寒的路在自己腳下,用自己的堅韌與勤奮,學(xué)車,改車,玩車,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奪得20xx中國汽車?yán)﹀\標(biāo)賽總冠軍。憑借自己對文學(xué)與時代的感悟,創(chuàng)作了《合唱團(tuán)》、《三重門》等風(fēng)靡一時的書刊。受到熱潮相擁的韓寒,用自己良心之筆諷刺不稱職官員,反映社會問題,代表人民的利益而筆耕不輟,勇敢地走在自己的坦蕩大路之上。
奧巴馬,普京,青年時代,放蕩不羈,不務(wù)正業(yè),一度淪為“壞小子”,對于他們,路又在何方?他們用自己的雙腳,憑借自己的毅力,披荊斬棘,忙碌于書海之中,奔走于各州之間,用自己的演講與才干征服了國民,一步步登上總統(tǒng)的王位。用自己的腳開辟璀璨大道,用自己的拼搏書寫青春。
閻肅,韓寒,奧巴馬,普京等用自己的汗水與熱血開辟新天地,鑄造成功的人生。他們是我們征程上,奮斗的標(biāo)桿,追逐的航標(biāo)。若你問我,路在何方?——路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