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的預(yù)測:談?wù)勅?/p>
畫畫的、創(chuàng)作的有藝術(shù)圈,唱歌的、跳舞的有娛樂圈,志趣相投、脾性對口的是朋友圈。應(yīng)了老話“物以類聚”。
得到肯定是令人鼓舞的,不被理解是讓人著惱的。入了圈,就是有了一批同志,自然在談吐自己觀點之時腰板兒就硬了起來,畢竟“我不是一個人”。圈兒真好,靠山?墒侨肴κ怯写鷥r的。
那是圈兒內(nèi)交際的潛規(guī)則。張馳之間,要顧及到圈兒內(nèi)其他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禁忌,關(guān)系越近,禁忌程度也會越深。那么遵守是“混”下去的唯一方法。于是呼喝談吐之間,奉迎吹捧之間全然彌散著虛偽的腐臭。而活在其間的人,有幾個受得住恭維?恐怕是幾次交涉之后,都染上了一身互相捧喝的惡習(xí)。圈兒有圈兒的規(guī)則,在此,原則將被瓦解,因為“我不是一個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些真正的意趣相投之士是不會為了抬高身價,而奉迎著投他人所好而入圈兒。自由是他們的情人,哪怕是性命所礙,他們也會無畏的選擇前者的。
可是眾人恐懼自由。
因為“絕對自由意味著道德淪陷”。與其生活在混亂中,不如舒適著享受“規(guī)則”所帶來的安逸。那種“自由”追求,實在是種叛逆。圈兒內(nèi)的人如是說。
恐懼自由是正常的,因為很清楚內(nèi)心的原則尺度深淺。自由的洪流可以輕易摧毀原則大提。這不只是一個有良知的人所懼怕的,更是一些享有既得利益階級所擔(dān)憂的,于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規(guī)則高筑,和平年間,大家都是一團和氣,而圈兒內(nèi)的人享受“安逸”,早被磨滅的面目全非,性格全無了。這時候,再見到那可以沖垮一切“安逸”的自由洪流之際,恐懼與憎惡如何按捺得住?于是,鎮(zhèn)壓。
那么,圈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呢?起初,他制度嚴明,志向清節(jié)。后來,他魚龍混雜,烏煙瘴氣。進而,他麻木不仁,利益占盡。最后,他就剩一片黑暗了。
這是圈兒,因為他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