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寫事的700字作文
在我們?nèi)粘I钪?有許多事都是我們親身經(jīng)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這些小事作為材料來寫或作文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700字關(guān)于寫事的作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關(guān)于寫事的700字作文篇1
一堂有趣的公開課
昨天早上的第二堂課下課,幾名同學就來把我們一、二組的桌子向左手邊移去,剩下右手靠墻邊有一條大大的空位;然后他們又搬來幾張小凳子放在那一排空位里。我還沒明白他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就去問了一下其他同學,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鄧老師來我們班上公開課,到時還會有許多老師前來聽課。“太棒了!”我想。
上課鈴未響,鄧老師就先來到我們班和我們熟悉一下。我把這鄧老師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挺年輕的,應(yīng)該可以和我們“打成“一片吧?教學方法應(yīng)該比張老師更靈活一些……果然不出我所料,鄧老師的“活力笑臉”立刻讓同學們個個踴躍介紹自己;還有她那“課前展示自我”也讓大家爭先恐后表現(xiàn)自己的才藝,最后讓張璟豪的故事結(jié)束了開心的課前活動。“上課!”“起立!”“老師您好!”課前的小輕松似乎把同學們的熱情帶到了高潮,所以今天這“老師您好”叫得特別響亮,也讓這位老師感受到我們班的熱情。
開始上課了。老師告訴我們,這節(jié)課要“精打細算”(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除法)。當我們以為要打開書時,鄧老師卻在顯示屏上出了幾道題,并用故事來引出。我們聽著老師那如小溪流水般的聲音,就覺得做題并不枯燥。當我們做題時,老師都會走下講臺,輕聲細語地教同學們,這是以前從沒有過的。最后,鄧老師把題目的多種解法由同學們上黑板做完后才告訴我們定義。鄧老師豐富的表情、動作,溫柔的語氣,令全班都比任何時候都要安靜。雖然有老師在旁邊聽課,但是我們還是很輕松,因為這與干巴巴的枯燥無味的平常課不一樣。
老師不僅要傳授只是給學生,也要想想怎樣利用高科技與表情動作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
關(guān)于寫事的700字作文篇2
童年趣事——摘“苦蒿”
童年,是真中的夢,是夢中的真,是回味時會心的微笑。
——題記(改編自冰心《繁心春水》里的詩句)
記得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
春姑娘長袖善舞,喚醒大地萬物,我和媽媽又可以摘苦蒿了!我喜歡這個季節(jié),因為它可以帶給我無限快樂。
我們從城市來到田野,一片綠頓時明亮了我們的眼睛。綠色中還夾雜著星星點點的黃色、紅色。哇!野花正在爭芳斗艷呢!正在我們?yōu)闊o邊春色陶醉的時候,我眼尖地看見了幾大叢“苦蒿”,就準備告訴媽媽。還沒等我喊出聲來,我媽媽已經(jīng)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從我面前一閃即過,邊沖邊喊:“好多苦蒿!快!晶晶(我的小名)!”媽媽的眼睛里閃著興奮的金光。我們迫不及待地撲過去,哇!那“苦蒿”長得真茂盛,已經(jīng)有一尺多高了,葉片綠茵茵的,真逗人喜歡!我興奮地問媽媽:“我們的運氣怎么這么好哇?這么多!”
我們一路摘過去,小一點的也顧不上摘。我們摘得興致勃勃,手上提的袋子也裝了一半了。媽媽還哼起了歌:“甜蜜的生活,甜蜜的生活,無限好啰喂……”我邊摘邊興奮地想:“今天可以用苦蒿熬水,洗個痛快澡了!”田野里飄蕩著我們的歡笑聲。當然,這其間,我也表示過我的疑問:“這苦蒿怎么聞著味兒不對呀?”媽媽堅定地告訴我:“沒錯,就這個味兒!”
突然,田野邊一幢農(nóng)民的房子里沖出來一個人,大喊:“你們在那里干什么?偷我的芫荽呀?!”聽到這里,我們丟掉“苦蒿”拔腿就跑。跑到一個角落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這時我們才知道我們摘的不是苦蒿而是芫荽!
芫荽和苦蒿實在是太像了,媽媽和我當然分辨不出這“雙胞胎”了。
關(guān)于寫事的700字作文篇3
洗車場的智慧
那是在初一的時候,我在一個小小的洗車場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下午。
星期五,放假回家,心似脫籠之鵠,有說不出的輕松愜意。本來半小時的車程就可到家,無奈半路卻橫生枝節(jié)。
司機師傅把車開到了路邊的一個小洗車場,我們很不情愿,卻也只得下車等候。洗車場的旁邊有個小池塘,池塘里的水一半渾濁一半清澈,很是奇特。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洗車的水就來自池塘。我就很納悶:這么小一個池塘,遇上冬春干旱季節(jié)怎么能夠提供足夠的水洗車,更別提灌溉農(nóng)田了?
我向洗車場的老板提出了我的疑問。他不動聲色,只是用手一指。這才發(fā)現(xiàn)洗車臺的前面有一條小水溝,這條不起眼的小溝槽將洗車的泥沙水又引回了池塘。這樣一來,洗車的水基本沒有消耗,并且溝槽的出口正好是小池塘的泄洪口。也就是說,一下大雨,沉積的泥沙就會被沖走?吹竭@樣精心的設(shè)計,我不禁對這位老板豎起了大拇指,先前的不快也煙消云散了。
洗車場的老板的智慧在于循環(huán)用水。那么,這種想法為什么不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呢?
下雨天樓頂天臺聚集許多的水,這些水可以用來綠化澆灌,清洗街道;日常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洗碗;清洗衣物的水可以用來拖地;洗臉、洗腳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
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思想。如果能把這種循環(huán)用水的思維記在腦海中,節(jié)水就很輕松了。一個人一天節(jié)約的水不多,但一個人一年節(jié)約的水就不少了。若是十萬、十億人呢?
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詞“不能讓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為你的眼淚,”這說明淡水資源的稀缺。今天,我們的節(jié)水事業(yè)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節(jié)水觀念也漸入人心,但我們不應(yīng)該放松警惕。我們要繼續(xù)努力建設(shè)節(jié)水型社會,努力把人類的明天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