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廣東高考滿分作文精選(4篇)
1.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廣東考生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lián)網、電視等的出現(xiàn)使“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成為了可能。通過科技,我們不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還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奧妙?萍,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讓我們更好的感知自然! 】萍紴槲覀兇蜷_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看見了世界的壯美與遼闊。目前,一組“世界與內蒙古撞臉”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從圖片中我們能看到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景點在許多地方與內蒙古有異曲同工之妙。網友們紛紛感嘆,要是沒有科技,我們也許永遠也不會發(fā)現(xiàn)內蒙古那具有“國際范”的美。的確,如今的人們處在邊界的互聯(lián)網時代,不出家門,我們就可以看見內蒙古廣闊無垠的草原,感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氣勢。這要放在古代,人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憊。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過科技,才能滿足我們對自然無限的好奇心! 】萍伎偰馨盐覀儙肓硪粋“時空”。通過科技,我們無需實地考察,就能從宏觀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爾發(fā)生了8.0級大地震,令世界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們得以換一種方式心系災區(qū)。通過電視,我們了解到災區(qū)的各方面情況。通過上網,我們還能了解到尼泊爾此次災難發(fā)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發(fā)的各種氣象災害等等?萍祭宋覀兣c尼泊爾的距離。我們無需親自前往災區(qū),便能夠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們對自然的感知就不僅僅停留在感性層面,我們能更加理性地面對自然,對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間。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在一個科技如此發(fā)達的時代。科技激發(fā)了我們對自然的想象,推動了我們去探索;厥自诳萍疾荒敲窗l(fā)達的時代里,哥倫布歷盡艱險發(fā)現(xiàn)新大陸,卻未發(fā)現(xiàn)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亞洲;近代中國人因為科技落后而缺乏對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們要好好利用科技,開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涨埃环狻笆澜缒敲创,我想去看看”的教師辭職信被稱為史上最具情懷辭職信。我們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時,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 】偠灾,在這個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時代里,科技的出現(xiàn)總是有利于人們更好地感知自然的。我們應感激:科技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c評: 這是一篇優(yōu)秀的考場議論文。本文完全符合題意,觀點十分鮮明。標題“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全文圍繞此分別從“科技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和“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兩個方面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層次清晰,論證嚴謹,觀點突出! ”疚牧⒁馍羁蹋蝗嗽埔嘣,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作者反復強調“科技”能“讓我們更好地感知自然”“利用自然”,“更好”二字體現(xiàn)了小作者并不否定親身感知自然的重要。文中倒數(shù)第二段,作者借用時下流行的教師辭職信,提出了“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可見其論證思維的嚴謹、辯證,值得點贊! ∪挠美‘敚型獠⑴e,引古說今,詳略得當,內容豐富。語言簡潔、流暢,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論證能更深入一點,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會更精彩。
2.帶您去看花海廣東考生 昨日之時,你教我草長鶯飛,細雨朦朧。 今日之時,我教你細數(shù)花名,測天看云! ∪杂浀眯r候,父母外出,外婆你總是在鄉(xiāng)下帶著我忙農活。正當夏時,天氣炎熱,忽然一場大雨,你放下農活,笑瞇瞇地翻過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說:“囡囡,熱了吧?走,外婆帶你涼快去。”一個激靈,魚躍而起。外婆打著把破舊的傘,肩上騎著小小的我便出了門。外婆所說的“納涼好去處”竟是村里的一片蓮藕地。地是小方的淺池塘,有一間破木屋,我們進去時已濕了身,外婆順手摘了片荷葉搭在我的頭上,淺淺的荷香,仿佛我就正是荷花欲開時剛醒來的花仙子,我離荷塘多么多么近!大雨沖刷了盛夏的暑氣,連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涼的,溢著花香的! 『苫ǖ_,在風雨中舒展姿態(tài),綠色的裙擺隨風揚起。我偎依在你懷里,糯糯的聲音問道:“外婆,為什么下雨了就會涼快?為什么荷花夏天開?為什么… …”“哎呦,可問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些什么,外婆只管曉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薄澳呛筇炷,大后天呢?”我追著問,你捏了捏我的小臉,說:“那要等囡囡長大后才能教外婆了!蔽倚闹新杂秀皭,這片荷塘已離我有些遠了。 是啊,長大了,我會了。我會牽著你去散步,瞧見路邊開得正爛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著它,告訴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熱解毒之用… …那是金錢草,因為它的葉子圓圓的像銅錢……”你笑而不語,臉上盡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云是怎樣的狀況。但你瞇著眼,總是看不清,覺得天更遠更遠了,自嘲的說道:“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蔽遗呐哪愕氖直,翻了翻手機里近幾天的天氣預報,說:“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這個星期都不會下雨,我們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訴你荷花有哪些藥用價值哦!蔽覔P了揚手機,天空就在這里,自然也在這里,不遠。我們可以離那片荷塘更近! 『芨兄x你,帶我去看荷賞雨,讓我親近自然,獲得感性認識;現(xiàn)在,我?guī)闳タ春苫ǔ善,給你數(shù)數(shù)荷花的藥效,讓我們理性認識自然,不必遺憾! ∥覀,去看花海成片,細數(shù)花名! ↑c評: 大道至簡。高考場上的作文亦然。本文的“至簡”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一是標題簡。題好文一半。高考作文要求“題目自擬”,該生擬的是“帶您去看花!保祟}是全文一以貫之的線索,擬得很有詩意、很能吸引人眼球;用“您”這個第二人稱寫作,在70萬份高考卷中其辨異性很給力,值得點贊。其二是結構簡。全文共7段。第1、2段快速入題分別寫“昨日之時感受自然、今日之時感受自然”,第3、4段詳寫我幼時被外婆帶去“感受自然”,第5自然段寫我長大了帶外婆“感受自然”,第6自然段用議論抒情綰結前文,第7自然段扣題點題作結。全文絕無蔓枝,渾然一體。今年作文的關鍵詞有“感受自然”、感受自然的途徑(用身、用心、用科技手段)、感受自然的結果(自然離我們“遠”“近”),作者用7個自然段將其掰開揉碎、扣得很充分。其三是題材簡。全文就地取材,就寫田邊地頭,就寫真情實感,人物少、情節(jié)明、環(huán)境“簡”,很有“實戰(zhàn)”價值。此外,本文文體特征突出,文情(天人合一)理(光大發(fā)揚孝文化)并茂,詳略處理亦無不當。
3.用眼去看,用心去聽廣東考生 星野道夫曾言:“同一個地方,不同的人通過自己的角度去看,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感知自然的途徑參差多態(tài),或打開電視欣賞色彩鮮艷的熒屏,或輕點鼠標瀏覽千奇百怪的世界。而我認為,惟有走出房間,走進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聽,才能讓我們感受到自然的無限魅力! ⊥ 過虛擬的信息網絡途徑去了解大自然也未嘗不可。隨著信息多元化的發(fā)展,身處網絡信息時代的我們只需輕輕按動手中的電視遙控器或是鼠標,只要是我們想看到的 信息和圖片,都將毫無保留得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正如網友侃言:“如今的每一個人都是身處茅廬而心知天下的諸葛亮!毙涡紊淖匀伙L光當然也無一例外得被囊 括在其中。人們坐在舒適的家里便知曉南極企鵝的生活習性,了解撒哈拉沙漠的廣闊無垠,清楚四川九寨溝的風景怡人。這種種體驗都是前人無法想象的! ∪ 而,虛擬的網絡途徑只讓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冰山一角。坐在沙發(fā)上或電腦桌前,你也許可以知曉南極企鵝的生活模式,卻無法了解身處天寒地凍的環(huán)境中,那 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如何抗爭自然給予的挑戰(zhàn),是如何書寫生命帶給它們的壯歌。躺在舒適的床上,你也許深知無邊的沙漠帶給探險者們的種種艱辛與困難,但無法 體會那炎熱的空氣給人的窒息般的痛苦和那干燥的沙粒給人帶來的絕望。正如你觀賞著眼前九寨溝的斑斕色彩,卻永遠無法享受那溪流的清冽與拂面而來的清風之柔 和。由此可見,僅從虛擬的途徑了解自然是遠遠不夠的! 〖热蝗绱,不如走進大自然,與它擁有一個心貼心的擁抱吧!當你踏進綠綠的草地,自 然給你的不再只是一張翠綠的圖片,而是沁人心脾的幽草芳香和生機勃勃的小動物樂園。當你走進寬闊的大森林,自然給你的不再是一幅幅野獸的畫像,而是地球之 肺給人帶來的清新空氣和舒適的蔭涼。比起在網絡中源源不斷的海量自然信息,你不僅收獲了自身親歷的難得體會,而更多的是自然贈予人類的無限美好。還在等什 么?難道要放棄掉那用再多的金錢都買不來的自然厚禮嗎?而只有通過自身經歷的途徑才可真正了解那份禮物的厚重與美好! ×_素有言:“參差多態(tài)乃幸福本源!辈灰俅糇谏嘲l(fā)上或電腦前,走出一成不變的生活,用眼去看這大自然的參差多態(tài),用心去聽聽大自然脈搏的跳動。惟有此途徑,人類才能知曉自然母親的美好與神奇! ∮醚廴タ矗眯娜ヂ。 點評: 本文圍繞“走進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聽”立論,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論證周密。文章開門見山,于首段提出中心論點,主體部分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論證:先從 反面論證“通過虛擬的信息網絡途徑”去感知自然雖然“未嘗不可”,但是“遠遠不夠”,再從正面論證只有走進自然才能收獲“自然贈予人類的無限美好”,結尾 再次點題。行文連貫,照應嚴密。語言整飭流暢,句式長短結合,富有節(jié)奏,蘊涵情感,顯露出較為堅實的表達功底。稍微有些美中不足的是,個別引文不盡準確, 個別地方“得”“地”不分,個別句子因存在掉字現(xiàn)象而損害到語言之美。
4.走進香山之中廣東考生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個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的美,如同一處火的海洋。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呱舷闵降牧珠g小道,踩著落葉吱吱作響,微風吹動,一片片綠的、黃的、紅的樹葉輕飄飄地散落,帶著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們的嗅覺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的柔軟,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塊海綿上,時不時浸出一點水來,使鞋子沾滿土的氣息。落葉鋪在地上,形成一道紅火的小徑,待秋天一過,它們化為養(yǎng)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樹長得更加茂盛,也讓這里的風景更加美麗! ∶⒌臉渖嫌续B類鳴叫,婉轉的歌聲猶如天籟之音,引得我們幻想這些鳥類的模樣,它們的樣子肯定是極可愛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鳥兒從一處枝頭撲棱撲棱地飛向空中,帶著自己的希望向天邊飛去時,也讓我知道了這個自然的神奇,鳥兒帶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這里的樹,紅中夾帶著黃與綠,錯落有致,樹的根須向地下垂直蔓延,突出它們的年齡以及經歷過的滄桑。這里的樹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們的名字呢?我們是來親近自然,而不是辨別自然的,自然這么美,為什么不多去體驗呢?你看這火紅的樹葉飄散是否會讓你想起“霜葉紅于二月花”?這里美麗的景象是否會讓你“停車坐愛楓林晚”呢?自然啊,你為何這么美?讓我站在香山里為你駐足! 天氣不似預期,天空中風起云涌,樹葉沙沙作響,散落的葉片層層高。雨,毫無預兆地下了起來,香山中的花果清香、叢林氣息霎時間融入雨水中。人們似乎在雨水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愛。當你也隨我撐起雨傘走上半山腰,再俯視山下的樹林,雨模糊了它們,卻給它們帶來一場美麗的交響樂,也給它們繪制出一幅美麗的油畫,這等美景是在電視與電腦中體驗不來的,因為這里還有自然的氣息與自然的聲音! ∮隄u小,自然的氣息依舊彌漫在空中。可惜時間給予我領略自然的太少了,匆匆忙忙踩著混和樹葉與雨水的土地,帶著這里的自然味道跟隨旅行團離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c評: “香山那么美,我想去看看”。這篇作文是記敘散文,選材立意都符合題意,而且中心突出。文章表達符合文體要求,語言有文采! 》项}意表現(xiàn)在,作者自始至終緊扣材料,比如作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具體生動地描寫了香山的紅葉、鳥語、樹木;作文的第五自然段,細致地寫了香山的秋雨,同時又寫出了香山叢林的氣息。 中心突出表現(xiàn)在,這篇文章從頭至尾都在寫用視覺、用聽覺、用嗅覺、用觸覺、用心靈去感知香山這個小小的生態(tài)圖! ∵@篇文章文情并茂,記敘散文特征突出!八~紅于二月花”、“停車坐愛楓林晚”等詩句的引用,非常自然妥當。第二、三自然段的后半部分,聯(lián)想想象非常優(yōu)美,富有詩情畫意,值得“點贊”! 〔蛔阒幵谟冢倪x材的新穎度有限,全文寫作的難度系數(shù)一般。此外,文章的層次還可以更有邏輯性,目前的次序是紅葉——鳥語——樹木——秋雨,可以改為紅葉——樹木——鳥語——秋雨。